動人的民間故事

  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集體創作的語言藝術。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狐仙青青

  從前,在王莊南頭住著母子倆,娘叫王氏,兒子叫王生,日子過的很苦,大年到了,王氏把兒子叫到跟前說:兒呀,娘給你二兩銀子,你去集市上賣點年貨吧!

  王生來到集上,左看右看,東挑西挑,好的嫌貴,便宜的又不喜歡,眼看太陽轉到西邊,王生看見在東牆角有一個賣畫的白鬍子,他就走到老頭跟前,問:“這幅畫多少錢一張?”老頭看他問:小夥子,你是不是王家莊的王生?我就這一張美人圖了,不多要,就要你而兩銀子吧!王生想:這麼貴的畫?手卻忍不住去拿,他掀開畫一瞧呆住了,畫上是一個漂亮姑娘,正衝他抿嘴笑呢,再仔細一看,那畫上的姑娘跟真的一樣,好像要跳出來一樣,王生也顧不得買年貨了,掏出僅有的二兩銀子,拿起畫來就跑回去了。

  回到家裡,看見老孃正在門口等著他,他低著頭走過去說::“娘,兒不孝,把買年貨的錢買了一幅畫,你責怪孩子吧?”王氏說:“這張畫賣得好娘不怪你!”

  王生把這張畫掛在牆上,怎麼看這張畫這麼順眼,他想我王生這麼大連一個媳婦也討不上,我能娶個這樣的媳婦也就知足了。正當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娘在外邊喊:“兒呀,你快點去二嬸家借點米,咱好做點飯,”王生來到二嬸家門口,見她家門口上掛著大鎻,就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家裡,娘正等著他借米下鍋,王生看到餓了一天的老孃,不由得心裡一酸,想:不是我買這一幅畫,娘能愛餓嗎?想到這,大步邁進屋裡,就要伸手撕畫,可以看美人的笑臉又捨不得了,他走到鍋前看看什麼能下鍋,他掀開鍋一看,見鍋裡放著熱氣騰騰的白饅頭和肉菜,就說:“娘你騙人,你做好了這麼多菜,還叫我去借米?”王氏想,兒子是不是餓瘋了,哪有這麼好的事呀?可走到屋裡一看,就是這樣,也沒說別的,娘倆就吃了一頓。

  從這裡開始每天都是這一樣,到了吃飯的時候,掀開鍋就是饅頭、肉菜。王氏很納悶,自己這輩子修了好?這麼好的事兒,偏讓我們碰上了,她這幾天留意看也沒有人來家裡,莫非是兒買回來的那張畫是寶畫?等到做飯的時候,王氏就躲在門後偷偷看,一會兒畫上的美人像仙女一樣飛下來,走到屋裡就做起飯來,等做好後又悄悄低飛回畫上。王氏看到這些,又是高興又是害怕,等到王生下地回來,就把這些告訴了王生。

  這天又到了做飯的時候了,美女又下來,悄悄地做起飯來,王生急忙跑進屋,就把牆上的畫扯下來,扔進火裡。一陣火煙,血腥味直撲過來,王生猛抬頭,看見做飯的姑娘,臉色蒼白,眼淚汪汪地走到他跟前,說:“原想跟你好好過日子,原想等我功過煉成以後,跟你好好過一輩子。你現在把我的衣裳給燒了,我只好回家了。如果你不害怕,就等一年後去正南孤家墳找我,我叫青青。”說完就化作一縷青煙走了。

  一年後,王生想起青青,就拿起盤纏,向南走,盤纏糧食都吃完了,才到了一個村莊,村口寫著狐家墳,坐著一個老頭,沒等王生說話,老頭就問:“你是王生吧?你還認得我嗎?”王生仔細一看,正是買畫的老頭,就著急地問:“你可知道青青在哪裡?快領我去見她吧!”老頭笑哈哈地說:“青青是我的第九個閨女,你現在這裡住一些時候,要是能住慣,你倆再離開這兒。”

  白鬍子老頭邊說邊領著王生走進一個庭院,急忙喊出自己的八個女兒來與王生一一見過。從這兒,王生就和他們像一家人一樣過日子,可好長時間也沒有見青青的面,只是她的八個姐妹與她說笑玩耍。王生在這兒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山珍海味。過了一段時間想起了在家的老母親,就找到白鬍子老頭說:“我在這兒住了一段時間了,我母親還在家中受苦,青青我也沒能見上一面,現在能不能讓我見見她,領她一起回家?”白鬍子老頭笑嘻嘻地說:“看你也是個忠厚老實人,我在這裡也不瞞你,青青和我們大家得道的狐仙,不是你們凡人,你燒掉的畫就是她身上的狐皮,現在已經養好了,如果你不嫌的話,就一起過日子去吧!”說完,向八個姐妹招了招手。

  不一會兒,八個姐妹擁著青青走來,青青讓王生和自己站在一起,先向老人磕了三個響頭,又向八個姐妹行了大禮,讓王生合上眼走了。

  王生合上眼睛,只聽一陣吱吱的叫喚聲,覺得身子一鬆,就飄了起來,越飄越高,越飛越快,不一會兒,就聽青青喊:“睜開眼吧,到家了。”王生睜開眼一看,村裡發生了很大變化,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正著急時,青青指著一位白髮老婆婆說:“那不是你的母親?”王生仔細一看,就是自己的母親,就說:“娘,孩兒讓您受苦了,才走了幾日,你就老成這樣子?”王氏看王生說:“奇怪,怎麼你走了二十年還是原來那個樣子?”這時青青就對他母子倆說:“我們那裡一天,就是你們這裡一年,如果你老人家不嫌棄,就讓我伺候你一輩子吧!”

  以後,王家又過起了好日子。

  :撥亮燈花思親人

  在過去沒有電燈和蠟燭照明的年代裡,生活在鄉村裡的人們日常生活最常使用的便是煤油燈和豆油燈照明瞭。當勞累了一天的男人和淘氣的孩子們都進入夢鄉的時候,家庭主婦們便手拿針線,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針線活。每當回憶往事時,腦海裡總是閃現出女人們用針尖挑起火苗、撥亮燈花的情景。一旦想起便很難忘記,祖母和外祖母講述的那個令人心酸的故事來。

  從前,有一對兄妹住在一個小村子裡,他們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雙親,兄妹倆相依為命,哥哥又當爹又當娘,日子過得很苦。有一天,七歲的哥哥把五歲的妹妹留在家裡,一個人去山上打柴。到了中午哥哥還沒回來,妹妹餓了,便到村邊上的野地裡踩了幾個野果子吃,吃完了回到家裡就躺下睡著了。等哥哥砍柴回來見妹妹睡著了,急忙抱柴燒火做飯。當他做好飯招呼妹妹起來吃飯時,只見妹妹睜開眼睛,嘴裡卻說:“哥哥,你回來了,我的眼睛怎麼看不見你啊!”哥哥問她:“今早我走時你還好好的,我沒在家你吃什麼東西沒有?”妹妹說:“我就吃了幾個野果!”哥哥一聽,知道壞事了。妹妹準是吃野果中毒把眼睛弄瞎了。心裡這個後悔呀,沒有照顧好妹妹,對不起死去的爹孃。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治好妹妹的眼睛。

  第二天,他安頓好妹妹,給她預備點乾糧,告訴她千萬不要走出屋子。然後就上山爬嶺去尋方討藥。一晃一年過去了,妹妹的眼睛還是什麼也看不見。再一晃十年又過去了,哥哥長成了大小夥子,妹妹也長成了大姑娘。可是哥哥走遍了高山峽谷,訪遍了名醫,也沒有找到能治好妹妹眼睛的靈丹妙藥。他心裡火急火燎,不治好妹妹的眼睛她將來怎麼嫁人?妹妹嫁不了人我這當哥哥的有何臉面娶媳婦呢?就在他望著天邊出神,感到絕望的時候,忽然有一隻啄木鳥在他頭頂上盤旋,他感到很奇怪,就問啄木鳥:“你為什麼在我頭上飛來飛去?難道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嗎?”啄木鳥說:“我看見你總是愁眉苦臉的,不知道你遇到什麼難處了?能對我說說嗎?”哥哥問啄木鳥:“我的妹妹吃野果弄瞎了眼睛,治了十來年也沒治好,你能告訴我,世上有什麼藥能治好妹妹的眼睛麼?”啄木鳥告訴他:“世上只有一種藥能治好你妹妹的眼睛,我不敢說,就怕你做不到啊!”哥哥說:“沒事的,你說吧!只要能治好妹妹的眼睛,什麼我都能做到。”啄木鳥說:“那我說了,只有你的心!”啄木鳥說完頭也不回地飛走了。

  哥哥聽後定了定神,一想到只要拿出自己的心,妹妹的眼睛就能重見光明瞭,二話沒說進屋拿起一把菜刀,剖開胸膛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來。妹妹吃了哥哥的心,眼睛一點點地明亮了,哥哥卻倒在地上,含笑死去。人們按照哥哥的囑託,不讓妹妹看到他血肉模糊的屍體,趁她睜開眼睛之前悄悄地把屍體埋葬了。

  等妹妹睜開眼睛時再也沒有看到哥哥,也沒有人對她說出事情的真相。人們只告訴她說,哥哥上很遠的山上去採藥還沒回來。等了一天又一天,再也不見哥哥的身影,她傷心極了。於是每天晚上點亮油燈,呆呆地望著燈花出神。嘴裡不住地念叨:“哥哥我好想你啊!妹妹的眼睛睜開了什麼都能看見,可就是看不見你啊!我的哥哥!你什麼時候能回來啊?”她邊哭邊數落,淚水模糊了雙眼,燈花也隨之黯淡下來。她抹了一把淚水,拿起針來去撥燈花,只見燈花裡映出了哥哥的笑臉,她驚喜的叫道:“哥哥你可回來了!”誰知話音未落,哥哥的笑臉又不見了。燈花在她眼前忽明忽暗,哥哥的臉龐在燈花裡時隱時現。她心裡難過極了,伸手又去撥燈花,卻不料把燈碰倒了,等她把燈扶起來時,卻突然發現燈花下面長出來一個燈座來,燈花正好坐在燈座上,有燈座牢牢地託著燈花,這回怎麼碰燈也不倒了。人們便傳說:燈花是妹妹,燈座是哥哥,哥哥看到妹妹這樣想念他,又不能回到妹妹身邊。於是自己就變成燈座把妹妹托起來,好幫她照亮人生的路。

  從打那以後,婦女做針線時撥燈花成了習慣,久而久之民間便留傳下了這種習俗,人們在思念遠方或已故親人時總是習慣把燈花撥亮,燈花越亮,親人的面孔越清晰。呵呵!信不信由你,故事終歸是故事,只不過是人們以此來寄託心中對親人的一種思念罷了。雖說點油燈撥燈花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但故事卻一代代地流傳至今,讓人無法從歲月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