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傳說故事

  張家界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濫殺功臣。留侯張良想到淮陰侯韓信死前講的那句話:“狡免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不禁打了幾個寒顫,便想效法當年越國範蠢,隱匿江湖。可是到那裡去好呢?入江淮,乃劉氏腹地;至留縣封國,不能久安;秦嶺、巴山,虎豹成群,不是養生延年之處;西北方,匈奴騷擾……他思來想去,只有到南方,找赤松子仙師去!昔日三間大夫屈原被放,曾遊荊州、武陵,還給沅、澧二水諸名山留下了許多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想那裡必有人間仙境,必多養生樂趣,於是,他便循著赤松子的足跡,上了天門山。以後,又輾轉登上了青巖山。這裡別有天地,正是張良要尋求的。‘世外仙境”!從此,他便在這裡隱居下來,修行學道,並留下了一脈張氏子孫。據說,張良為了讓青巖山水更美,曾在青巖山南側植了七棵銀杏樹。這七棵銀杏樹長得又高又大,就象七把巨傘,撐在半山腰。

  許多年後的一天,一個叫張萬衝的朝廷官吏,穿起長袍馬褂,乘起八抬大轎,帶著妻室兒女,上青巖山遊玩。當他看至***這七棵銀杏樹,象巨人般立在那裡,頓起邪心,便想以這七棵樹為界,把青巖山這塊神奇的土地,通統劃為己有。於是,他請來一名雕刻匠,要他在每一棵樹上雕刻一個大字。這雕匠刻呀、雕呀,七七雕了四十九天,才刻成七個大字:“指揮使張萬衝界”。字刻完後,張萬衝偏著腦殼又看。他一邊看,一邊念,一邊笑:“嘿嘿,這下好了,萬古千秋,歸吾所有!”當下,他貼出門板大的告示,規定以七棵銀杏樹為界,方圓五十里,從鑼鼓塌至黃石寨,從朝天觀到止馬塌,一概禁止通行,違者砍頭。並將山寨上所有張氏家族都趕走,他張萬衝一脈要在這仙山福地繁衍生息!他的這道禁令,害得周圍的百姓連打柴放牧都得繞道走,害得張氏族人攜兒帶女,流離失所。

  有一天,獵戶張家雄進山趕老虎,恰從七棵銀杏樹下路過,他見每棵樹上都流著黃水,如淚人一般。張家雄最初感到驚奇,不知道銀杏樹為什麼會流淚,後來他看到了“指揮使張萬衝界”七個大字,才恍然大悟,他頓時火冒八丈,猛地拔出獵刀,“嚓嚓”幾刀,將“萬衝”二字,改成了“家雄”。又“嚓嚓”幾刀,把那塊告示牌劈得稀巴爛!

  張家雄的這一舉動非同小可,寨裡寨外的人們齊聲叫好,只有張萬衝氣急敗壞,暴跳如雷。他調來三百親兵,把青巖山一帶圍得水洩不通。他四處抓人,八方搜山,捉不到張家雄,就在寨民頭上出氣。他把寨民趕到銀杏樹下,聲言要用大家的人血染紅那七個大字。正危急時,只見樹上閃光,樹口十吐雲,樹枝嘶叱,樹幹上突地噴出七股桶大的黃水,直朝著張萬衝的人馬射來!一霎時,狂濤巨浪,鋪天蓋地,把張萬衝三百兵馬一齊捲進金鞭溪去了!寨民們見此陣狀,嚇得一個個忙對著銀杏樹作揖叩頭,呼天叫地,求蒼天保佑。這時,猛聽得雲頭上有人發下話來:“寨民民們聽著:此地本是天造地設,人間仙境,哪能容得張萬衝這個不肖子孫橫行!吾神已令白果仙人將他葬人海底。此地現歸張氏共同所有,永世永代生息!”說罷,他將拂塵往七棵銀杏樹上一指,只見七棵銀杏樹上立即現出了“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金燦燦的大字。眾人抬頭一看,只見那仙人一副書生模樣,頭挽高髻,身穿麻衣,鶴須童顏,一派仙風道骨。人群中有幾個懂學問的長者,一見大頻驚說:“那不是跟赤松子大仙同遊天門山、青巖山的子房公公麼?”眾人聽了,忙一齊伏地禮拜。那仙人輕甩水袖,笑盈盈地隱人茫茫雲海,向黃石寨方向飄然而去。

  因為是張良仙人賜名,此後,人們便把青巖山叫做“張家界”。

   篇【2】

  “神鷹護鞭”之名的來歷是這樣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用一塊塊巨石建造萬里長城。全國上下,男女老幼,一概應徵。觀音娘娘同情賣苦力的民工,便剪下自己的一束頭髮,送給每個民工一根拉運巨石。秦始皇想,一根頭髮能拉走一塊巨石,要將這些頭髮編成一根辮子,不就可以趕走一座山麼?於是他把髮絲全收上來編織成一條金鞭,用金鞭趕山造長城,果真法力無邊,於是當即將它命名為趕山鞭,並揚言要用它趕山填海。趕山填海之事惹怒了海龍王,海龍王召集蝦兵蟹將商量對策,定下一條妙計。一天,秦始皇見到一位貌似大仙的少女,便下令納為妃子,誰知這少女就是海龍王的女兒,洞房之夜,龍女見秦始皇的趕山鞭一刻也不離身,便要秦始皇解下趕山鞭才能入洞房,秦始皇欣然答應了,並立即吩咐將士擺酒宴慶賀。龍女向秦始皇頻頻敬酒,待他喝得爛醉如泥後,龍女用假金鞭換走了秦始皇壓在枕頭下的趕山鞭,悄悄返回了龍宮,第二大,秦始皇發現龍女不見了,趕山鞭也被換走了,一怒之下,將假鞭一甩便回阿房宮去了。龍王知道後就派了一隻老鷹守護金鞭,一直守到現在。

   篇【3】

  赤松子,相傳為神農雨師,執掌耕雲播雨之事,與鬼谷子同尊為神。天門山、武陵源等地,古有張良從赤松子遊的傳說。

  相傳為神農時雨師。能入火自焚,隨風雨而上下。記載其事之典籍,當以《淮南子·齊俗》為最早,繼以《列仙傳》而詳其事。赤松子曾服用水玉這種藥物袪病延年,並把這種方法教給神農氏。他還能跳入火中去焚燒自己而無任何損害。他常常去神仙居住的崑崙山,住在西王母的石頭宮殿裡。他還能隨著風雨忽上忽下戲耍。炎帝的小女兒追隨他學習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與他一起隱遁出世。到了高辛氏統治時,他又出來從當雨師布雨,現在天上管布雨的神仙仍是赤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