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芙蓉路一路修到湘潭去打造中華第一路

全國最長的城市公路總長60公里,歎為觀止!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去領略祖國的風采!

★長沙-湘潭的芙蓉大道、湘潭-株洲的紅易大道明日同時開工,明年底前竣工通車   

★芙蓉大道起於長沙暮雲鎮附近,到湘潭市板塘鋪,全長近21公里。紅易大道起於株洲紅旗收費站,終於湘潭株易路口,全長19公里。   

★芙蓉路與芙蓉大道全面拉通後,總長達61公里,成為中國目前最長的城市道路,比北京長安街還長14.3公里,被稱為“中華第一路”。

省委省政府2008-2009年重點建設專案的長株潭城際快車道——芙蓉大道、紅易大道明日同時開工建設,計劃明年年底以前全面竣工通車。長沙縣政府相關負責人透露,長沙市內的芙蓉路與湘潭市內的芙蓉大道完全對接後,總長度大約為61公里,成為我國目前最長的城市道路。

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路”

同處於長株潭城市群內的芙蓉路與芙蓉大道全面拉通後,總長達61公里。該路是一條路面寬敞、綠化亮化配套的現代化道路,比長達45.7公里的北京長安街還長15.3公里,因而又被稱為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路”。

長沙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境內現已拉通的芙蓉路,北起開福區與望城縣交界的沙河收費站,南達長沙生態動物園以南1公里處,全長約38.5公里;加上目前正在往南修建的1.6公里和明日動工的4.6公里路段,全長將近45公里

最初的芙蓉路,專指伍家嶺至南二環的14公里路段。後來長沙把伍家嶺以北的金霞路、長湘公路以及南二環以南的長沙大道全部劃歸芙蓉路,近兩年長湘公路按城市化道路予以改造,而芙蓉路又從韶山路延伸到生態動物園以南,成為長沙市內最主要的南北主幹道。

拉通連城路刻不容緩

芙蓉路(湘潭境內稱芙蓉大道)是首條連線長沙、株洲、湘潭的現代化城市道路,儘快拉通該道路刻不容緩。

按照省委省政府“兩型社會”建設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將形成以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為主要運輸方式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路,但三市之間往來的交通基礎設施還遠遠不能適應“兩型社會”建設要求,三市城際幹道技術等級偏低,網路效應差,城際交通不便,無法承載三市融合後的巨大人流、物流,長株潭基礎交通急需擴容。

將於明日動工建設的芙蓉大道起於長沙縣暮雲鎮附近,往南經易家灣、株易路口,到湘潭市板塘鋪,全長近21公里,其中,長沙境內約4.6公里,湘潭境內約16公里。紅易大道起於株洲紅旗收費站,終於湘潭株易路口,由老320國道和蓮易高等級公路提質改造形成,全長19公里,其中株洲境內約14.5公里,湘潭境內約4.5公里。

芙蓉路串起長株潭三市

省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芙蓉大道與湘潭的昭山大道、板塘大道對接,整條芙蓉路往南將可直抵湘潭,湘潭又通過紅易大道與株洲對接。屆時,芙蓉路就像一根巨大的綢帶,串起長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

長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依湘江蜿蜒呈品字形分佈,市中心兩兩相距約30-50公里,加之周圍依附眾多的大小城鎮,形成一個水乳交融的城市綜合體。從1980年開始,我省致力於長株潭一體化建設的探索,其中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一體化一馬當先。   芙蓉北路北段、芙蓉南路暮雲段以及芙蓉大道貫通後,芙蓉路往北可貫穿金霞開發區,往南可直抵湘潭,成為長株潭主要通道。芙蓉大道的建設縮短了三市間的距離,長沙中心區至湘潭、株洲將由原來1小時車程,縮短為不到半小時。   

助推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

一直備受民眾關注的湖南省2008年“一號工程”長株潭城際快車道——芙蓉大道和紅易大道將於明日正式開工建設。這兩條城際快車道建成後,屆時,三市之間往來只需20多分鐘。

如果把長株潭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對外,長株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為主要運輸方式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對內,三市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顯然難以適應“兩型社會”建設要求,而這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三市城際幹道技術等級偏低,網路效應差,城際交通不便。按照省委省政府“兩型社會”建設規劃,在路網方面,長株潭將突出“七縱七橫”城際主幹道,“3+5”城市群間建設高速公路網,同時加快長株潭城際輕軌、長沙地鐵、武廣高鐵以及滬昆高鐵建設;水運方面,加快推進“五港一樞紐”建設,打通對接長三角的江海聯運通道;航空方面,加快黃花國際機場擴建,增加國際航線,建成中部地區的國際航空中心。

芙蓉路將長沙與株洲的雲龍新區、河東新區、河西城區連線起來,將湘潭的九華新區、河西城區、河東城區連線起來,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大長沙”南北交通瓶頸將被徹底打破,三市將沿芙蓉路主幹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