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是什麼

  蜜蜂的種類分很多種,即大蜜蜂、黑大蜜蜂、小蜜蜂、黑小蜜蜂、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當然也有體型最大的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希望你們喜歡。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加魯達

  世界上最大的黃蜂是在印度尼西亞偏遠島嶼蘇拉威西島發現的。發現者以傳說中一種半人半鷹的神獸的名字將其命名為“加魯達”,這種黃蜂的下顎長度超過前腿這種黃蜂的下顎長度超過前腿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011年8月29日訊息,印度尼西亞偏遠島嶼蘇拉威西島發現一種新黃蜂,被稱之為“戰士黃蜂”。這個可怕的黃蜂家族新成員顎部巨大,長度超過前腿。如果遭到它們的攻擊,絕對是一場噩夢。這種黃蜂綽號“科莫多龍”,雄蜂的身長可達到2.5英寸***約合6.35釐米***。

  在最近對蘇拉威西島進行考察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昆蟲學系昆蟲學家林恩-希姆塞遭遇“科莫多龍”。她表示之所以選擇“戰士黃蜂”這個文字是因為巨大的下顎讓人聯想到日本忍者。這位同樣身為伯哈特昆蟲博物館負責人的昆蟲學家說:“它的下顎非常巨大,閉合後將頭部的一側完全包裹。雄蜂下顎開啟時的長度超過前腿。我不知道它們如何行走。”

  讓人感到慶幸的是,戰士黃蜂更喜歡吃昆蟲,但如果受到人類的威脅,它們也會發動攻擊,在人的面板上留下一個大傷疤。希姆塞打算將其命名為“加魯達”,這個名字來源於傳說中一種半人半鷹的神獸,是印尼的一個國家標誌。據悉,這種黃蜂是在蘇拉威西島東南部的麥康迦山***Mekongga Mountains***地區發現的。

  蘇拉威西島位於婆羅洲和新幾內亞島之間,是一座很少有人探索的島嶼。希姆塞將其稱之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三大島嶼之一,另外兩個是澳大利亞和馬達加斯加。除了巨大的黃蜂外,這座島嶼還生活著小野牛和殖民蜘蛛,所編織的巨網面積可達到數英畝。

  希姆塞和一組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被竦夢??年總額250萬英鎊***約合407萬美元***的經費,用於研究蘇拉威西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迄今為止,她已經三次到島上考察,據她估計,所能發現的新物種可達到數百種,甚至數千種。希姆塞希望戰士黃蜂以及其他驚人新物種的發現能夠提高公眾的意識,關注這一地區獨特而寶貴的生態環境。她說:“目前正在磋商建立一個生物圈保護區,保護這座島嶼。蘇拉威西島上生活著很多罕見的瀕危物種,可能是絕大多數人從未見過的。”

  蜜蜂的基本資訊

  普通特性

  蜜蜂***Bee/Honeybee***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一樣寬;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它們被稱為資源昆蟲。成蜂體長約2公分~4公分。

  基本結構

  蜜蜂不完全以花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後者有時調製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如同對花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係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製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雄蜂通常壽命不長,不採花粉,亦不負責餵養幼蜂。工蜂負責所有築巢及貯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結構組織以便於攜帶花粉。大部分蜜蜂採多種花的花粉,不過,有些蜂只採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採某種顏色花的花粉,還有一些蜂只採一些有親緣關係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採集和攜帶的器具,似乎能適應各種不同種類的花。蜜蜂會發出聲音,這是因為它有發聲器官,這個發聲器官位於蜜蜂腹部的兩個極其小的黑色圓點。

  蜜蜂的基本生活特徵

  蜂王在巢室內產卵,幼蟲在巢室中生活,經營社會性生活的幼蟲由工蜂餵食,經營獨棲性生活的幼蟲取食雌蜂貯存於巢室內的蜂糧,待蜂糧吃盡,幼蟲成熟化蛹,羽化時破繭而出。家養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蟲、蛹或成蟲越冬。

  一般雄性出現比雌性早,壽命短,不承擔築巢、貯存蜂糧和撫育後代的任務。雌蜂營巢、採集花粉和花蜜,並貯存於巢室內,壽命比雄性長。

  在蜜蜂社會裡,它們仍然過著一種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變化過程。在它們這個群體大家族的成員中,有一個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負責產卵繁殖後代,同時“統治”這個大家族。蜂王雖然經過交配,但不是所產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據群體大家族的需要,產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發育成雌蜂***沒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產下未受精卵,24天后發育成雄蜂。當這個群體大家族成員繁衍太多而造成擁擠時,就要分群。分群的過程是這樣的:由工蜂製造特殊的蜂房 ——王臺,蜂王在王臺內產下受精卵;小幼蟲孵出後,工蜂給以特殊待遇,用它們體內製造的高營養的蜂王漿飼餵,16天后這個小幼蟲發育為成蟲時,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領一部分工蜂飛去另成立新群。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義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飼養的益蟲,在飼養過程中,新蜂王出世後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則會有一個蜂王帶領一批工蜂離開蜂巢飛走而損失蜂群的生產力。

  蜜蜂的飛翔時速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內,有效活動範圍在離巢2.5千米以內。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採集花蜜是一項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採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只蜜蜂平均日採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進蜜囊的同時即混入了上顎腺的分泌物——轉化酶,蔗糖的轉化就從此開始,經反覆釀製蜜汁並不停的扇風來蒸發水份,加速轉化和濃縮直至蜂蜜完全成熟為止。根據種類的不同,工蜂的數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隻的範圍內,它們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還會將花蜜和花粉傳送到特定的地方,這要通過跳特殊而嚴格的舞蹈而獲得。他們的職責包括釀蜜,做蠟狀蜂房的巢室,這些都是為食物儲存和幼蟲居住,還有照顧蜜蜂和蜂王,守擴蜂巢。蜜蜂是一個多年生群體,將會不斷地有新蜂王被撫養起來,老蜂王然後和一群工蜂離開蜂房到別的地方重建一個家。

  雄蜂數目很多,在一群體內可能近千個。雄蜂的唯一職責是與蜂王交配,交配時蜂王從巢中飛出,全群中的雄蜂隨後追逐,此舉稱為婚飛。蜂王的婚飛擇偶是通過飛行比賽進行的,只有獲勝的一個才能成為配偶。交配後雄蜂的生殖器脫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時這隻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沒能與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後,只知吃喝,不會採蜜,成了蜂群中多餘的“懶漢”。但是,這些雄蜂在蜂巢中會不斷扇動翅膀,無意中也維持了蜂巢中的溫度。但是日子久了,眾工蜂就會將它們驅逐出境。養蜂人也不願意在蜂群內保留過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對它們進行人工淘汰。由此看來,工蜂在這個群體中數量最多。養蜂者對一個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節而異,一般為2萬一5萬個工蜂。工蜂是最勤勞的,兒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採花蜜,釀蜜糖”,僅是指工蜂說的。除採粉、釀蜜外,築巢、飼餵幼蟲、清潔環境、保衛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務。

  從春季到秋末,在植物開花季節,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暫休閒時期。但是,寒冷的天氣、蜂巢內的低溫,對蜜蜂是不利的,因為蜜蜂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周圍環境的溫度改變。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辦法抵禦嚴寒。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溫過多。據測量,在最冷的時候,蜂球內溫度仍可維持在24℃左右。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蜜蜂的主要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