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大橋多少公里

  世界上最長的大橋是中國的丹昆特大橋,長165公里。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這條世界上最長的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大橋是中國的丹昆特大橋簡介:

  丹昆特大橋***丹陽至崑山特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橋樑,它是京滬高速鐵路江蘇段一座長達164.851千米的高架橋,為之前吉尼斯世界紀錄所記載的世界第一長橋——美國龐恰特雷恩湖橋的四倍多,東起蘇州崑山市,西到鎮江丹陽市。由4000多孔900噸箱梁構成,2008年4月7日灌注首根樁,2009年5月24日完成橋樑架設,2010年11月6日完成鋪軌工作,2011年6月30日隨全線正式開通運營。

  為什麼要修建一座這樣的大橋呢?

  因地質原因和出於節省土地的考慮,該橋全部採用高架橋樑通過。該橋縱貫的蘇南地區屬平原河網化地貌,水面寬度在20米以上的河道有150餘條。因處於經濟發達地區,路網縱橫,該橋需跨越各型別等級道路180餘條。跨公路、跨鐵路、跨水路,丹昆特大橋以一種現代化高速鐵路橋的傲然姿態,跨越著整個蘇南大地。

  丹昆特大橋位於京滬高速鐵路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之間。由於江蘇南部處於長江三角洲衝擊平原之中,地理特徵為低窪軟土廣佈,運河、湖泊水網密集。同時由於此地區經濟發達,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因此使用高架橋可以減少沉降,並節約土地,並避免與橫穿鐵路的行人、車輛可能發生的相撞事故。這座橋的大致走向與長江平行,在它的南方5到10千米處***蘇州段距離較遠***。其中蘇州市境內有一段長9千米的部分跨越陽澄湖。為避免對陽澄湖水質產生破壞,此處建橋採用採用泥漿外運的方法。

  世界上最長的大橋丹昆特大橋的建設意義:

  根據規劃,丹昆特大橋將建常州、無錫、蘇州、崑山等高架站,這些城市也如顆顆珍珠被串在了一起。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的蘇南是極其活躍的經濟增長點,尤其“蘇錫常”三市,總面積佔全國0.3%,人口占1.7%, 進出口額卻佔17%,GDP排名全國第四。對於正積極謀求共贏“大太湖時代”的蘇南來說,丹昆特大橋將會開啟一條新的通道,不僅加速區域內資源整合,還可憑藉交通優勢,促進整個長三角的經濟共振。

  相關拓展:

  青島海灣大橋——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工程總投資:95.3億元

  工程期限:1993年——2011年

  2011年6月30日上午10點,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青島海灣大橋全長3***8公里,成為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比杭州灣跨海大橋長0.48公里。這也是我國北方冰凍海域,第一座特大型橋樑,共耗用鋼材45萬噸,混凝土230萬立方米。

  青島是山東省東部第一大城市,由於膠州灣的阻隔,將青島市區分為東西兩部分。紅島位於膠州灣北部,三面環海,與青島、黃島隔海相望。黃島開發區位於青島市區西部,中間相隔6公里寬的膠州灣口。拉近黃島開發區與青島核心腹地的距離,改變膠州灣天塹阻隔實現“大青島”發展規劃,是青島多年來的城市發展夢想。

  同樣,可以預想未來,當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貫通,從青島核心腹地到開發區由原來的一小時,變成20分鐘,當巨量的人流、物流突破目前的單純依靠膠州灣高速以及慢吞吞的海上輪渡時,流通量由原來的涓涓細流變成江河之水時,開發區必將迎來質變的歷史時刻。

  早在1993年青島市就提出在大青島概念下啟動“南隧北橋”的方案,可謂極具前瞻性,但整個方案從提交到最終實施並非順利,在經歷了十幾年研究之後,青島終於啟動了“南隧北橋”專案,多年來一直不曾捨棄的夢,終於在青島落地生根。

  這個“南隧北橋”計劃,即在膠州灣南部灣口建設一條6.17公里的海底隧道,在膠州灣北部建設一條35.4公里的海灣跨海大橋,解決青島—黃島間的交通問題,並帶動紅島等區域發展,構建“三點佈局、一線展開、組團發展”大城市框架。

  目前黃島開發區已經是青島發展最快的區域,膠州灣跨海大橋與海底隧道的貫通,或許不會如浦東驚天動地,但足以改變膠州半島格局,大青島的概念才會真正走向現實。海灣大橋的建設,將實現半島城市群區域內各中心城市之間形成“四小時經濟圈”,區域內中心城市與本地市內各縣市形成“一小時經濟圈”的道路網路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