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甲魚養殖方法

  野生甲魚具有更加高的營養價值,為了更好的發展甲魚養殖業很多養殖戶都在進行野生甲魚的養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養殖野生甲魚的方法,歡迎參考。

  野生甲魚怎麼養

  餌料臺的安放與清洗:餌料臺最好安放在養殖池四周的池邊上,並與水面成30—45度的角,這有利於甲魚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擾。每次投料前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過毒的刷子清洗餌料臺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餌料的製作與投放:鮮料的新增量一般為10%—40%。使用鮮料時,必須經過消毒、清洗處理,並現配現用,以免腐敗變質。投料時應採取投喂的形式,餌料離水面2—3釐米即可。甲魚膽小,投料時應儘量減少對它的干擾。投料量以1—1.5小時吃完為標準,剩餘餌料應及時收撿,以作它用。高溫季節的投料時間應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時開始投喂為宜。

  水質調節:養殖水體應定期換水排汙,每次換水量以不超過1/3為宜,如有條件採用微流水養殖效果會更好。在養殖過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製劑0.5—1ppm、漂白粉2—3ppm、強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潑灑消毒,施藥2—3天后全池潑灑5ppm左右的光合菌製劑,能起到調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水面種青,搭建晒背臺在池塘中離餌料臺1米左右處圍一個1.5米長寬的框,種植水葫蘆。水葫蘆根系發達,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而起到調水的作用,還有利於甲魚隱藏、晒背、乘涼等。池塘邊坡地較少的養殖池應在池中搭建晒背臺。

  定時巡塘,及時清除病死甲魚巡塘是為了及時瞭解甲魚攝食、生長活動、病害及池塘水質、設施等情況。池中死甲魚應及時撈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魚也應及時隔離治療。

  

  一、科學投喂

  飼養稚鱉要求選用優質、新鮮、營養全面、適口性好、蛋白質高的餌料。一般稚鱉出殼後2~3天卵黃囊吸收完後,便開始攝食,這時可投喂一部分小紅蟲、搖蚊幼蟲、蚯蚓絲、熟蛋黃等食物。經飼養7天后,可投喂新鮮的豬肝、絞碎的鮮魚肉、螺蚌及動物內臟,有條件的地方可人工飼養蚯蚓投喂***由於蚯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及礦物質,投喂蚯蚓飼養稚鱉生長快,成本低、成活率高***。飼養稚鱉要堅持"四定":即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養成稚鱉定時定點的攝食習性。高溫季節在早9點投喂一次,下午5點鐘投喂一次。秋後則每天投喂一次、飼料要投在食臺上接近水面處。食臺可用木板或石棉瓦架設在水下10釐米處,成25度坡度。為了避免稚鱉攝食時爭奪與撕咬,可多設幾個投食點。投食量要根據稚鱉實際吃食情況而定,讓稚鱉吃飽下次投喂無剩餘為度。在水溫25℃~30℃時,一般投飼量可佔稚鱉體重10%~20%。所投餌料要求新鮮、無腐爛、無黴變現象。每天在投食前要對食臺進行清掃消毒,防止沾汙新投飼料和汙染水質。

  二、嚴格水質管理

  稚鱉面板細嫩,易受外界機械損傷,加之剛出殼的稚鱉有互相撕咬的惡習,在高密度人工飼養情況下極易被咬傷,受傷後的稚鱉若生活在水質不好的池水中,很容易被感染致病而死。所以飼養稚鱉要求水質肥嫩、新鮮、淡綠色、無汙染、無病菌,透明度一般在25釐米左右,ph值7~8。由於稚鱉池較小、水又淺***一般水深20~30釐米***、放養密度大,水質極易敗壞,必須在2~3天內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為水體總量的l/3左右。換水水溫要和養殖池內水溫保持一致。飼養稚鱉的水以綠色為好。養殖池內可放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水浮蓮、水花生等,這樣能使稚鱉在隱蔽狀態下飼養生長,減少稚鱉互相撕咬,提高稚鱉成活率。

  三、及時防治病害

  稚鱉在放養前,要對養殖池進行徹底消毒處理。可用10ppm漂白粉、或150ppm生石灰潑灑浸泡,經7天后放人新水備用。稚鱉下池前要進行鱉體消毒,用8ppm高錳酸鉀浸泡稚鱉20分鐘***水溫20℃***。或用20ppm呋喃唑酮浸泡25分鐘,也可用3%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以殺死病菌。在飼養過程中,可用15ppm生石灰或lppm漂白粉交替潑灑,一般15天潑灑一次。為了預防病害,可在飼料中拌入磺胺藥物,或與抗菌素兩種藥物交替投喂。在稚鱉飼料中加入一點ve、vc增強稚鱉抗體。飼料中加入2‰的甜菜鹼可增加稚鱉的誘食量。

  對受傷的稚鱉要及時用2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或用紫藥水塗抹傷處,防止病菌感染。發現病鱉要及時隔離治療。對發病池要徹底換水,可用10ppm福爾馬林潑灑,並且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

  四、冬眠期管理

  越冬是稚鱉養殖中的一個難關。由於當年孵出的稚鱉個體小***一般只有10~15克***,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少,越冬期長,消耗量大,容易因體質弱而生病大量死亡。自然水溫20℃時,有溫室的要及時轉入溫室進行加溫養殖。沒有溫室的,在水溫15℃以下時,將稚鱉及時轉入越冬池。越冬池宜選擇向陽、背風、防凍保溫的室內或塑棚內,池底墊20釐米的細砂,再注入10釐米的水,將稚鱉用20ppm呋喃唑酮浸泡25分鐘,每平方米投放稚鱉200~250只,稚鱉會自行鑽入砂中。如稚鱉數量不多,可放入缸內、桶內、盆內裝人細砂蓄水越冬。越冬期間要保持適溫***一般越冬要求水溫在2℃~6℃***,嚴防室內溫度時高時低、以免稚鱉從冬眠中甦醒過來,不利於冬眠。對池水一般不用換,如水位下降可增加一點水,但是必須使水溫與越冬池內水溫一致。在天氣變化較大時,要及時採取防凍措施。通過多方面的科學飼養管理,稚鱉經冬眠後,一般成活率在95%左右。

  甲魚的科學飼養法

  一、親鱉飼養

  親鱉一般以6齡左右為宜。放養的親鱉雌雄比例以3:1為好。此時要正確識別雌雄,性成熟的雌鱉尾短,不能自然伸到裙邊以外,雄鱉尾尖,可伸到右裙邊以外。放鱉前先放乾池水,用石灰消毒,過半個月再注水放養,親鱉可在淺水池中用0.1%福爾馬林消毒1次,每畝放養300~400只。

  二、投喂飼料

  根據甲魚品種的食性、生長階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拌和,再投飼。現介紹幾種飼料的配方。

  ①豆餅粉5公斤,蠶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廳配合成的伺料,甲魚較喜歡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爛後,搗成粥狀,然後加入適量的米糠,少量食鹽和蘇打粉等拌勻配合成飼料。

  ③30公斤牛糞、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餅、2.5公斤花生麩、1.5公斤麥麩。1公斤魚粉、1公斤蠶蛹粉和少量粘合劑,可提高利用率,易於甲魚消化吸收。

  ④20%黃豆蔓、20%稻殼類、10%蠶沙、15%菜籽餅、35%甘薯,製成配合飼料,甲魚喜食,增重快。

  ⑤20%稻穀、30%麩皮、10%黃豆、40%統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摻上1公斤食鹽、40克磺胺,製成膨化顆粒飼料,飼餵甲魚效果好。

  ⑥以魚蝦、蚯蚓、動物內臟、螺肉、蛙鼠蛇肉為主,配以熟麥粒,餅類及瓜菜等,效果最佳。

  三、產蛋孵化

  在常溫池裡6~8月份產蛋,蛋殼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圓點的是受精蛋,收集和孵化時乳白色部分必須朝上、否則孵不出稚鱉。孵化溫度以30℃左右為宜,砂子含水量5%~25%都能孵出,埋藏深度5~20釐米。一般45天左右可以孵出稚鱉。孵化方法根據具體條件選用。如有溫水池,可將池水放淺至30~40釐米,水溫保持30℃左右,在20釐米的孵化盆中鋪7釐米厚的砂子固定種蛋,再蓋上5釐米砂子,放入水池中13~14釐米深,不要進水。這樣孵出的稚鱉可自然進入飼養池。稚鱉宜喂水蚤、絲蚯蚓等餌料,以後可喂鰻魚配合飼料。

  四、加溫養殖

  加溫養殖又稱快速養殖。一般的自然養殖因受水溫影響較大,因而養成商品鱉需要4~5年,而採用加溫養殖可將此年限縮短至l年左右,即利用溫泉水或工廠餘熱水加溫。並且使飼料中含蛋白質45%~50%,再新增3%~5%油脂可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生長速度。

  稻田養鱉技術

  鱉不僅是一種名貴食品,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隨著人們對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人工養鱉發展較快。但是稻田養鱉卻是近年才興起的一種養殖方法。

  稻田養鱉,由於鱉的生活環境寬暢,活動、攝食、晒背範圍大,所以生長髮育快、增重率高。稻田養鱉,稻***生,鱉可為稻田疏鬆土壤和捕捉害蟲,同時,稻田養鱉,還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一、稻田選擇:養鱉稻田應選擇便於看護,如房前屋後離住處較近的田塊。同時,應用的地勢要低窪,水源條件好,水流通暢,排灌方便。

  二、防逃設施:鱉有用四肢掘穴和攀登的特性,防逃設施的建設是稻田養鱉的重要環節。應在選好的稻田周圍用磚塊、水泥板、木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50釐米的圍牆,頂部壓沿內伸15釐米,圍牆和壓沿內壁應塗抹光滑。並搞好進、排水口防逃設施。

  三、開好鱉溝:應在稻田內開鱉溝。也可用田邊的條溝代替,鱉溝是投喂飼料和鱉冬眠的場所。一般鱉溝上寬3米,底寬、深1.5米,長度根據稻田面積確定,一般佔稻田總面積的20%。在田中央建沙灘,以供親鱉產卵繁殖和晒背所用,一般為南北向,長5米,頂寬1米,高出正常水位0.8米。

  四、鱉苗投入:稻田養鱉要根據條件合理放養,掌握好放養密度。過稀浪費水面,過密影響鱉的生長髮育。根據經驗,一般情況,放養2齡以上的鱉種,每畝300~600只為宜。如果準備繁殖仔鱉,則每畝可加放50~60只6齡親鱉,雌雄比例為2:1或3:2。養鱉的稻田一般應放養少量大規格鰱魚,以淨化水質。

  五、飼養方法:鱉是偏動物性飼料的雜食性動物,喜食動物性飼料及動物屍體。幼鱉多食水生昆蟲、蝌蚪、小魚、小蝦、水蚯蚓等。成鱉主食螺類、小魚、動物屍體及其內臟,也食大豆、玉米等植物性飼料。

  如果有條件,最好投喂部分人工配合飼料。投喂時,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六、水質管理:水質和水溫對鱉的生長髮育影響很大,要注意觀察水色,分析水質,經常加註新水,適當控制水位,一般水深應掌握在15~20釐米之間。還要調節水溫,高溫季節,在不影響水稻生長的情況下,可適當加深稻田水位。同時,為防止中毒,養鱉稻田一般不用農藥治蟲。

  以上是對野生甲魚怎麼養,的介紹。甲魚是主要生活於淡水中的兩棲類爬行動物。在野生條件下,喜歡棲息在底士為泥質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庫和山澗溪流等淡水水域中,尤其喜歡棲息在水流湍急而離岸不遠的岩石洞內,或溪河交匯處且底部有岩石的急流中。潛伏在泥底或岩石洞中,伺機襲擊遊近的魚類和其它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