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寓言故事

  寓言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蘊含深刻的思想哲理和著名的故事情節。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江邊姑娘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10來戶人家。雖然村裡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家餬口,但是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儉。每天晚上,男人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飯後不久就得歇息。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後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村裡各家各戶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幹的手。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裡做一些燒水做飯、養雞養畜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因為經濟上都不寬裕,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村裡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蠟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幹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裡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戶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長,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慍而不發,並且很有禮貌地說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到這裡來借光。我不能力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這間房子並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後面,藉著牆面反射的燭光幹活,並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你們為什麼要吝惜牆面反射的一點餘光呢?我對你們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趕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後,覺得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議論,她們終於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一群農村姑娘,在生產力很低的古代社會,自發結成集中勞動的群體,這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告訴我們,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篇2:韓娥善歌

  從前,韓國有位歌唱家名叫韓娥,要到位於東方的齊國去,不想在半路上就斷了錢糧,從而使基本生活都發生了困難。為了度過這一難關,她在經過齊國都城西邊的雍門時,便用賣唱來換取食物。韓娥唱起歌來,情感是相當投入的,以至在她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後,她那美妙絕倫的餘音還彷彿在城門的樑柱之間繚繞,竟至三日不絕於耳;凡是聆聽過韓娥歌唱的人,都還沉浸在她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之中,好像她並沒有離開一樣。

  有一天,韓娥來到一家旅店投宿時,店小二狗眼看人,見她窮愁潦倒,便當眾羞辱她。韓娥為此傷心至極,禁不住拖著長音痛哭不已。她那哭聲瀰漫開去,竟使得方圓一里之內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動容,大家淚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難過得三天吃不下飯。

  後來,韓娥難以安身,便離開了這家旅店。人們發現之後,急急忙忙分頭去追趕她,將她請回來,再為勞苦大眾縱情高歌一曲。韓娥的熱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內的老人和小孩個個歡呼雀躍,鼓掌助興,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歡樂之中,將以往的許多人生悲苦都一掃而光。為了感謝韓娥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大家送給韓娥許多財物和禮品,使她滿載而歸。

  韓娥的故事說明:真正的藝術家,應當紮根於人民大眾之中,與大眾共悲歡,成為他們忠實的代言人。

  篇3:爬得很高的牽牛花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他用拇指和中指捏著一個蘋果,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有哪位同學聞到蘋果的味了嗎?”

  有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回答說:“我聞到了,是香味兒!”

  “還有哪位同學聞到了?”蘇格拉底又問。

  學生們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們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回到講臺上後,他又問:“大家聞到蘋果的氣味了嗎?”

  這次,絕大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學生中間,讓每位學生都嗅一嗅蘋果。回到講臺後,他再次提問:“同學們,大家聞到蘋果的味兒了嗎?”

  他的話音剛落,除一位學生外,其他學生全部舉起了手。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舉起了手。他的神態,引起了一陣笑聲。

  蘇格拉底也笑了:“大家聞到了什麼味兒?”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香味兒!”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