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著名的寓言故事

  著名的寓言故事,那是成人也低擋不住的魔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江邊姑娘

  在大江之濱的一個小村子裡,住著10來戶人家。雖然村裡的人經過一年到頭辛勤的勞動,基本上能夠養家餬口,但是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的生活樸素而節儉。每天晚上,男人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家,晚飯後不久就得歇息。女人們在男人休息之後還要做一些收拾屋子、縫補漿洗的事。勤勞儉樸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往下傳,村裡各家各戶的少女也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練就了一雙靈巧、能幹的手。她們不僅在白天幫助家裡做一些燒水做飯、養雞養畜的工作,到了晚上,還要搞手工編織、做針線活。

  因為經濟上都不寬裕,點燈用燭成了一道難題。為了節省一點燈燭錢,村裡的姑娘們商量決定,大家分攤著湊一些蠟燭,每晚集中起來在一戶住房較寬的人家一起幹活。

  有一個因家境貧寒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每天晚上也到村裡姑娘集體活動的那戶人家去做夜活。日子一長,那些出了蠟燭的姑娘開始嫌棄這個少女。她們風言風語地想攆她出去。

  這個少女面對和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同伴們的無理做法慍而不發,並且很有禮貌地說道:“我因為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到這裡來借光。我不能力這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出一份錢,可是我多少能為大家出一點力。每天晚上我來得最早,一來就打掃屋子、整理坐席,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等你們都到齊的時候,這間房子並不顯得擁擠;我每次坐在你們的後面,藉著牆面反射的燭光幹活,並沒有遮擋你們的光線。我對你們沒有任何妨礙,你們為什麼要吝惜牆面反射的一點餘光呢?我對你們並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一定要把我趕走呢?”那些看不起這個少女的姑娘們聽了這番話以後,覺得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議論,她們終於決定把這個少女留在全村做夜活的姑娘們的隊伍中。

  一群農村姑娘,在生產力很低的古代社會,自發結成集中勞動的群體,這是有益於社會進步的一件好事。那個因為家貧而買不起蠟燭的少女被做夜活的姑娘們所接納的事實,告訴我們,集體主義的互助合作精神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篇2: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為了招徠生意,他總是將店堂打掃得乾乾淨淨,將酒壺、酒罈、酒杯之類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門外還要高高掛起一面長長的酒幌子,上書“天下第一酒”幾個大字。遠遠看去,這裡的確像個會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卻很少有人問津,常常因賣不出去而使整壇整壇的酒擱酸了,變質了,十分可惜。

  這個賣酒的宋國人百思不得其解,他於是向左鄰右舍請教這好的酒竟然賣不出去的原因。鄰居們告訴他:“這是因為你家養的狗太凶猛了的緣故。我們都親眼看到過,有的人高高興興地提著酒壺準備到你家去買酒,可是還沒等走到店門口,你家的狗就跳將出來狂吠不止,甚至還要撲上去撕咬人家。這樣一來,又有誰還敢到你家去買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裡等著發酸變質啊。”

  您看,一匹惡狗看門,就能把一個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門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個國家讓壞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門,其後果必然是忠奸顛倒,社會腐敗,百姓遭殃。

  篇3:韓娥善歌

  從前,韓國有位歌唱家名叫韓娥,要到位於東方的齊國去,不想在半路上就斷了錢糧,從而使基本生活都發生了困難。為了度過這一難關,她在經過齊國都城西邊的雍門時,便用賣唱來換取食物。韓娥唱起歌來,情感是相當投入的,以至在她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後,她那美妙絕倫的餘音還彷彿在城門的樑柱之間繚繞,竟至三日不絕於耳;凡是聆聽過韓娥歌唱的人,都還沉浸在她所營造的藝術氛圍之中,好像她並沒有離開一樣。

  有一天,韓娥來到一家旅店投宿時,店小二狗眼看人,見她窮愁潦倒,便當眾羞辱她。韓娥為此傷心至極,禁不住拖著長音痛哭不已。她那哭聲瀰漫開去,竟使得方圓一里之內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幼都為之動容,大家淚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難過得三天吃不下飯。

  後來,韓娥難以安身,便離開了這家旅店。人們發現之後,急急忙忙分頭去追趕她,將她請回來,再為勞苦大眾縱情高歌一曲。韓娥的熱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內的老人和小孩個個歡呼雀躍,鼓掌助興,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歡樂之中,將以往的許多人生悲苦都一掃而光。為了感謝韓娥給他們帶來的歡樂,大家送給韓娥許多財物和禮品,使她滿載而歸。

  韓娥的故事說明:真正的藝術家,應當紮根於人民大眾之中,與大眾共悲歡,成為他們忠實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