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周邊元旦旅遊好去處

  時光飛逝,又是元旦將至,假期去哪玩好呢?武漢周邊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武漢市東湖景區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簡稱東湖風景區,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漢東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為核心,湖光山色為特色,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旅遊景區,武漢東湖每年接待遊客達數百萬人次,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風景遊覽地,2014年前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漢中心城區擴大,東湖居武漢市江夏區的湯遜湖之後,是中國第二大城中湖。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面積88平方公里,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館五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郁,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

  2:宜昌市長陽清江畫廊景區

  長陽清江畫廊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榮膺全國民族文化旅遊十大新興品牌,2013年1月成功躋身國家AAAAA級景區。長陽,巴人發祥地、土家族的搖籃、“長陽人”的故鄉。 這裡,歷史源遠流長,19萬年前的“長陽人”在這裡點燃了長江流域人類文明的第一堆篝火,四千年前,向王天子在這裡吹響了巴國拓土開疆的第一聲號角。

  清江是土家的母親河,洋洋灑灑八百里宛如一條藍色漂帶,穿山越峽,自利川齊躍山逶逶西來,橫貫鄂西南10多縣市,隨著隔河巖、高壩洲、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在清江流域內形成386萬畝的亦江亦湖的奇妙自然景觀,兩岸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峰巒疊峰,直刺蒼穹,湖內數百翡翠般的島嶼星羅棋佈、燦若綠珠。如黛江水煙波浩渺,高峽綠林曲徑通 幽,人稱清江有長江三峽之雄,桂林灕江之清,杭州西湖之秀,風光無限,無與倫比。清江的山,清江的水,清江的人,清江的民族………融匯在一起的是一江生生不息,浩浩蕩蕩, 博大精深的文化,如詩,如畫,如夢,如歌。倘佯期間,足以使人驚愕 、亢奮、醉然。

  3:宜昌市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罈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遊覽、科教、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4:十堰市武當山風景區

  武當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在丹江口市境內,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風景區主要由金頂景區、紫霄景區、五龍景區、南巖景區、太子坡景區、老營景區等組成。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巖、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臺等。武當山還儲存有規模巨集偉的道教建築群和眾多的文物古蹟。古建築群分佈在主峰以北,多集中在古東神道兩側。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5:恩施州神龍溪縴夫文化旅遊區

  神農溪縴夫文化旅遊風景區是華中地區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俱佳的景區,湖北十佳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神農溪擁有龍昌峽、鸚鵡峽、神農峽、綿竹峽四個峽段,四個峽段景緻風格各異,或險峻,或秀麗,或幽深,或雄奇,整體構成了神農溪清秀峻奇的山水風格。在神農溪60餘公里的漂流旅途中,依次分佈著神農峰、九孔巖、魚泉瀑布、神農溫泉、燕子洞等十餘處神奇的自然景點,同時沿途不時出現散發著濃郁土家風情的人文景觀:婉轉悠揚的山歌,依山而建的吊腳樓,置放於巖壁洞穴的懸棺,轉動不止的水磨,漸行漸遠的新嫁娘……山重水複,美景疊出。神農溪縴夫文化旅遊區是以神農溪為主軸,以自然生態為支撐,以縴夫文化為靈魂的自然生態文化旅遊區,東連宜昌三峽大壩,西鄰巫峽,北靠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南接張家界,既是長江三峽旅遊區的中心點,又是湖北省“一江***長江***兩山***武當山、神農架***”旅遊圈的節點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重要支點。

  武漢元旦特色美食攻略

  1、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最負盛名的傳統早點。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 麵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芝麻醬等各色調料,成品麵條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歷史上雖以“蔡林記”熱乾麵最為出名,可街頭巷尾的各式熱乾麵也風格各異,毫不遜色。

  2、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後作為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豆皮製作過程中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煎好後油光閃亮,色黃味香。以“老通城”三鮮豆皮最為出名。

  3、“四季美”湯包

  武漢的“四季美”小籠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做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的武漢風味特色,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

  4、面窩

  面窩是武漢獨有的地方性小吃,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呈凹狀而被稱為“面窩”。其實用“面”來修飾“窩”並不貼切,因為它的成分中麵粉只佔少數,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漿,還要加一定比例的黃豆漿,加蔥花、細鹽。炸時用鐵勺子,直徑約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炸成後像個圓圈圈,吃在嘴裡,酥、脆、軟三種感覺混合。

  5、糊湯米粉

  要說武漢的糊湯米粉,那確實是獨特,它的獨特,就在這“糊湯”上。這個湯,一定要是用小魚熬的,將魚洗淨放在一口大鍋裡面熬爛,熬得完全不見魚肉,只剩下魚骨頭,然後用撈子把魚骨頭、魚刺都撈出來,撈乾淨,湯裡面是不能有魚刺的,再放上各種調料。

  吃的時候,先把粉條在開水鍋裡燙熱,放在碗裡,再把“魚膠糊”澆在粉條上,拌勻了,吃上一口,那魚香的味道十分鮮美。正宗的吃法,是要就著油條吃,有的將油條蘸著糊湯吃,有的將油條撕成小段,泡在湯裡吃,不管怎麼吃,都別具風味。

  6、煎包

  煎包是武漢另一特色美食,剛出鍋的生煎包冒著熱氣,上面灑著蔥花和白芝麻,金黃薄脆的底子,一個個看著就覺得可愛,味道鮮中帶甜。好的生煎包不但是口味上佳,重量也是要控制好的。通常做包子的人都知道跟小籠湯包一樣,皮和肉的標準是對半,皮四錢,肉四錢,一個包子是八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