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代神話傳說

  上古時代,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夏禹妃女嬌的傳說

  女嬌是上古時代傳說中塗山氏的女兒,夏禹姒文帝的妃子,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當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詳。關於女嬌的傳說故事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為你分享精彩的神話故事!

  傳說大禹跟女嬌結婚後,只在家待了四天,便忙著離家治水去了。留給女嬌的,就只有守望的流光,13年過去了女嬌也成為一位中年婦人了。但她沒有怨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把對大禹的愛深埋在心底,採桑織布,教養幼兒,不使大禹分心,大禹才得以安心治水。

  此外,還有另有一傳說,大禹與女嬌舉行了婚禮,自辛日結婚,到甲日***前後只有4天***就外出治水去了。女嬌追隨大禹,也在附近的安邑安了家,照顧大禹的飲食起居。那幾日工程正處於關鍵時刻,為了早日結束原始居民的哭聲,贏得打通軒轅山戰役的勝利,把奔流肆虐的洪水引向大海,大禹不得不旰衣宵食,吃住都在工地。大禹便與女嬌約定,為了搶時間,在工地上設張鼓,女嬌聽見鼓聲就來送飯,否則勿來。

  可是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大禹不慎碰落一塊山石,石落擊鼓。女嬌聽到了,就連忙帶著食物來到了工地。卻看見自己的丈夫化作一頭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釺,一爪執斧,在河中浪頭跳躍,專注地開鑿軒轅山。

  原來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頭面目猙獰的大熊,女嬌大驚失色,扔下手中的食物,慌亂又驚恐地奔逃而去。

  大禹見狀,也趕緊追了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釋清楚。急切中,他居然又忘了要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他邊追邊喊,可是他越喊,女嬌越不敢停留。就這樣,一追一逃間,女嬌跑到了嵩山之下,終於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塊大石。夏禹心急如焚。大禹的部屬聞訊趕來,也都十分唏噓。細心的伯益發現,女嬌的石像中傳來空洞的聲音,原來女嬌已經懷孕了。

  大禹見母子俱化為石,更是悲痛不已,他對石頭喊道:“還我兒子。”石像的肚腹應聲開啟,一個男嬰就此降臨人世。

  由於是啟石而生,天賦異秉,他的名字便叫“啟”,他就是未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禹開鑿軒轅山,喪妻得子的故事見於《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軒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因此,《楚辭天問》裡屈原問道:“焉有龍虯,負熊以遊?”“龍虯”指大禹,“熊”指鯀。鯀腹生禹,那麼禹變成大熊也是可能的了。

  禹即天子位後,曾兩次會盟諸侯,所選的盟址一次是塗山,另一次則是在會稽山。禹之所以把第一次諸侯會盟大會的地址選在塗山,就有報答妻子部族的意思。

  為了紀念女嬌夫人,至今嵩山南麓仍然建有啟母闕。

  :上古神器之神農鼎

  古時候,神農架有一對男女青年彼此相愛,情深意篤。山上有個叫馬皇的山霸,得知那女子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便生惡念,帶上一群婁羅下山,想將那女子搶上山寨做“壓寨夫人”,將那男子捆綁上山作為奴僕。那對青年男女聞訊而逃,山霸隨後緊追不捨,趕到山頂時,正要用毒箭射殺他們,恰巧被上山採藥的炎帝神農氏遇見,神農氏隨手撒下一大把“竹米”,頃刻之間在山腰間化為無數箭竹,將那山霸團團圍住,活活困死在竹林裡,其屍體腐化後變成了山螞蝗,神農氏上前用雙手撫摸那兩個逃難的青年後,那男的就變成了蒼勁挺拔的冷杉,女的變成了嬌豔嫵媚的杜鵑。從此以後,他倆就在這裡結為伴侶,相依相守,永不離分了。

  :女媧造人的故事

  天地開闢以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了,可是單單沒有人類。這世間,無論怎樣說,總不免顯得有些荒涼寂寞。

  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神通廣大的女神,叫做女媧。據說,她一天當中能夠變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個池子旁邊蹲下來。澄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笑;她假裝生氣,池水裡的影子也向著她生氣。她忽然靈機一動:“雖然,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可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裡揉團著,揉團著,揉團成了第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她把這個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傢伙,剛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並且開口就喊:“媽媽!”

  接著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

  女媧看著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她給她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體雖然小,但據說因為是神創造的,相貌和舉動也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氣概。

  女媧對於她的作品,感到很滿意。於是,她又繼續動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黃泥做了許多能說會走的可愛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使她精神上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安慰。從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獨、寂寞了。

  她工作著,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佈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工作。

  她一心要讓這些靈敏的小生物佈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許久,還沒有達到她的意願,而她本人已經疲倦不堪了。

  最後,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入一個泥潭裡,攪成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這麼一揮灑,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模樣一般無二。“媽媽”“媽媽”的喊聲,震響在周圍。

  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工作,果然簡單省事。藤條一揮,就有好些活人出現,不久,大地上就佈滿了人類的蹤跡。

  大地上雖然有了人類,女媧的工作卻並沒有終止。她又考慮著: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創造一批嗎?這未免太麻煩了。怎樣才能使他們繼續生存下去呢?這可是一個難題。

  後來她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綿延下來,並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