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讀後感

  科學家的故事含義深刻,內容豐富。讀完科學家的故事後,大家都寫有哪些讀後感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我選了其中之一的《數學怪人》陳景潤,故事講述了有人到福州市英華中學作過調查,發現好多書卡上都有陳景潤的簽名。不僅有自然科學還有許多大學裡的書,有的書還借過兩次,從這些簽名中可以看出陳景潤準備開始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了,果真,他作出了貢獻。

  比起一般的人,陳景潤的確有點怪。他的衣著很隨便。比如,鞋子忘了繫鞋帶,鈕釦沒有扣齊等等。他的吃飯也很隨便。有時過了吃飯的時間,他就吃冷饅頭,舀點開水喝,算是一頓飯。

  陳景潤不愛玩,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研究上,在美國一個多月,連最近的紐約也沒去過,他除了在飛機上看過兩場電影,在美國5個多月居然沒看過別的電影。在美國只花了2500美元,其餘的獻給了國家。

  陳景潤攻克了一個數學難題。國外成為“陳氏定理”,但他認為自己只翻過了一座小山包。

  陳景潤是個高尚、謙虛、勤奮的人,那“怪”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罷了。

  篇二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一位著名的學者,也對科學研究十分重視,一旦開始思索邊難以自拔,以至於羅馬士兵把刀架再阿基米德鼻尖時,他才發現了羅馬士兵,這位愛科學勝過愛生命的科學家竟然說:“等一下殺我頭,讓我把這道幾何定律證明完畢。”但羅馬士兵不由分說便砍下了他的頭,這是一個天才的遺憾,如果羅馬士兵沒有殺死他,他一定能給後人做出更多的貢獻!阿基米德雖然早已犧牲了,但他的勤奮卻被後人代代傳頌。

  徐霞客是明朝的一位地理學家,他從22歲開始便開始四處考察、旅行。他的好奇心十分強烈,在旅途中,他遇到高山,便一定要登上頂峰,遇見山洞,也一定要鑽進去考察一番。而且他堅持每天寫日記,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最能體現他不畏艱辛的還是他51歲時候的遭遇,當時約了三個同伴一起前行,可是沒走多久,這三個同伴,一個吃不了苦回家了,一個途中不幸病死了,還有一個,竟然偷了他的錢財逃走了,但是,徐霞客在這樣困難的環境下仍然堅持考察,無所畏懼。他那種不怕任何艱難險阻,向科學頂峰攀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篇三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簡樸。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簡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變這種簡陋。

  而後來,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因為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這種做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簡樸,甚至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摳”的地步吧。

  面對這麼簡樸的居里夫人,你能夠想象她是什麼打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就是居里夫人。

  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與眾不同,或許她是不拘小節吧。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她對儀表的華麗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重視,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實驗,只有她的研究。也許,對科學熱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知道嗎,據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必之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許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之能。勤儉節約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迷失了。

  是的,我們應該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簡樸的生活,而不是在紙醉金迷中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