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內戰的結果是什麼

  羅馬內戰,發生在公元前88年至公元前31年,是古羅馬奴隸制國家內部為爭奪政權和建立軍事獨裁而進行的一系列戰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羅馬內戰的結果

  羅馬內戰是指發生在前49年至前31年間羅馬發生的內戰,這場戰爭是反對共和制的新勢力和維護共和制的舊勢力之間的鬥爭,羅馬當時已經是強大的奴隸制經濟,這種經濟要求羅馬建立帝制,但舊勢力還非常的強大,不甘心就這樣退出歷史舞臺,因此新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就以戰爭的形式爆發了。下面詳細說一下羅馬內戰的結果。

  羅馬內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愷撒發動的戰爭,發生在公元前49年之後,愷撒通過戰爭打敗了龐培和代表著舊勢力的元老院,成功的登上了羅馬軍事獨裁者的寶座,從此開始了其獨裁統治,但是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的一位親信布魯圖斯與同夥卡西烏斯在元老院會議廳向愷撒連刺23劍,於是愷撒沒有死在東征西討的戰場之上,卻死在了自己的部下手裡。

  愷撒死後,安東尼作為愷撒的親信與愷撒的另一個親信以及愷撒指定的繼承人屋大維走上了歷史的前臺,公元43年,三個人建立了“後三頭同盟”,共同治理羅馬,並且劃分了勢力範圍。共治期滿之後,屋大維通過武力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和政治權利,通過戰爭打敗了安東尼,從此之後屋大維成為羅馬唯一的統治者,從此之後羅馬帝國誕生了,結束了羅馬共和國的時代。

  通過羅馬內戰的結果可以看到新舊勢力之間的鬥爭是殘酷的,但是舊勢力始終不敵代表著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勢力,新勢力最終建立起適合經濟發展的政治體制是歷史前進的必然結果。

  羅馬內戰簡介

  羅馬內戰是指發生在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31年之間的羅馬反共和制力量與共和制擁護者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是羅馬奴隸制發展到一定階段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可以說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要求,但是支援共和制的羅馬舊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從共和制向帝制的轉變需要通過殘酷的戰爭來實現,下面做一下羅馬內戰簡介。

  羅馬內戰簡介:公元前60年,愷撒、克拉蘇和龐培結成了“前三頭同盟”,互相支援對抗舊勢力。

  公元前53年,克拉蘇因為出征安息國失敗,在戰爭中死亡,三頭只剩下了兩頭。龐培看到愷撒在高盧戰爭中逐漸的強大起來產生了忌憚之心,於是要求與元老院一起要求愷撒解除職務,否則就宣佈其為國家敵人,

  公元前49年1月10日,愷撒進攻羅馬,龐培等逃往希臘。後來愷撒再次率兵進攻希臘,並且將龐培戰敗,龐培逃往埃及,愷撒再次追到埃及,埃及國王為了取悅愷撒殺死了龐培,從此愷撒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獨裁統治。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被共和派刺殺。

  公元前43年,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結成“後三頭聯盟”,大肆報復,株連甚廣。

  公元前42年,布魯圖斯等共和派一敗塗地。

  公元前40年,後三頭再次劃分勢力範圍,開始了三人共治羅馬的局面。

  公元前36年,屋大維肅清了龐培之子小龐培的勢力,又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只為他保留大教長的虛銜,二頭鼎立遂變成兩雄對峙。

  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大戰於希臘的阿克興海角,安東尼戰敗。

  公元前30年夏,屋大維進軍埃及,安東尼和克列奧帕特拉自刎身亡。

  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尊號,從此羅馬帝國誕生,結束了羅馬共和國的內戰。

  羅馬內戰的意義

  羅馬內戰是發生在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31年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羅馬的新舊勢力之間,羅馬的新勢力逐漸的強大起來,代表著經濟發展的要求,羅馬的舊勢力則抱著已經不適合經濟發展要求的羅馬共和制不放,兩股勢力於是產生了矛盾,最終以戰爭的形式爆發出來,這就導致了羅馬內戰。下面說一下羅馬內戰的意義。

  羅馬內戰的意義一:羅馬內戰之中愷撒將軍事藝術推向了新的巔峰,愷撒是羅馬最傑出的軍事家和統帥,愷撒善於結合當時當地的情形選擇採用適合的戰略戰術,在解決重大戰略問題的時候擁有超出常人的戰略眼光,他的繼承者屋大維也是一位具有出色的政治頭腦和軍事領導能力的領袖,能夠從政治的高度上來把握軍事問題,從而實現了政治目的與軍事目標的完美結合。可以說羅馬內戰對推動軍事學術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羅馬內戰的意義二:在戰略戰術方面愷撒和屋大維均有自己的獨立創造性發揮,他們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的運動不同的戰略戰術,特別是建立了預備隊,這是軍事史上的偉大創舉。

  羅馬內戰的意義三:通過羅馬內戰羅馬結束了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的共和制,建立起了羅馬帝制,使得代表著經濟發展方向的新勢力得以上臺執政,戰爭的結果推動了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這場戰爭推動了羅馬社會的前進。

  羅馬內戰的勝利原因

  羅馬內戰是指發生在前49年至前31年之間的羅馬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代表新經濟發展的新勢力和維護共和制不想變革的舊勢力之間,在這場戰爭中有新勢力有兩個出色的領袖,一個是愷撒,另一個就是愷撒的繼承者屋大維。兩個人在羅馬內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新勢力得以勝出的重要因素。下面說一下羅那內戰的勝利原因。

  羅馬內戰的勝利原因一:羅馬內戰是羅馬新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在這場鬥爭中代表著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勢力的強大是使得新勢力在羅馬內戰中能夠勝出的重要原因。愷撒代表著新勢力,愷撒的勢力是非常強大的,通過高盧戰爭,愷撒不僅僅擁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且掠奪到了大量的財富,無論從經濟能力還是軍事力量來說,舊勢力是無法比擬的,這是造成愷撒戰無不勝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後來的屋大維繼承了愷撒的王位,掌握了愷撒那支戰無不勝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擁有了愷撒的鉅額財富,因此屋大維也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雄厚的實力是新勢力能夠勝出的關鍵。

  羅馬內戰的勝利原因二:無論是愷撒還是屋大維都是出色的政治家和領導者,他們能夠審時度勢,根據當時的情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戰略眼光是使得其能夠在新舊勢力的鬥爭中獲得勝利的直接原因。

  總而言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強大的新勢力在擁有出色的領導能力的英雄人物的帶領之下取得羅馬內戰的勝利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