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星誰最大誰最小

   ,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說明一下。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特指太陽系的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小到大,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八大行星和冥王星:

  數十年來,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但隨著一顆比冥王星更大、更遠的天體的發現,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爭論愈演愈烈。一是由於其發現的過程是基於一個錯誤的理論;二是由於當初將其質量估算錯了,誤將其納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是否要給冥王星“正名”成為了大會的焦點,為此,天文學家給出了各種方案。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26屆大會,經兩千余天文學家表決通過——

  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因為根據“保守新行星定義”:一是必須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二是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圓球狀;三是其軌道附近應該沒有其他物體 。

  冥王星對最後一條條件不符,冥王星的軌道是和海王星有所交集的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將它定義為大行星。

  行星檔案:

  大小和物質密度都處於中等水平。只是因為它離地球較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體。其它恆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即使是最近的恆星,也比太陽遠27萬倍,看上去只是一個閃爍的光點。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3%、氦約佔27%,其它元素佔2%。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和對流區、太陽大氣。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質分成各個圈層,即從內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看見太陽內部的結構。但是,天文學家根據物理理論和對太陽表面各種現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陽內部結構和物理狀態的模型。這一模型也已經被對於其他恆星的研究所證實,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誰最大,誰最小?

  離太陽的遠近排列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在八大行星中,他的體積排列倒數第一,但是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金星:金星按照距離太陽的遠近次序是第二顆行星,在日落的任何時間裡,在西方的上空看見一個發光的天體就是金星。金星自己不會發光,它是反射了太陽的光才發亮的。

  地球:地球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三顆行星,是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地方。

  火星:火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四顆行星,又叫“紅色星行”,它一出現在天上,就可以看到他那淡淡的紅色。

  木星:木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為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是地球半徑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16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

  土星:土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六顆,是太陽系裡的第二大行星,它有七個美麗的光環,他的光環鮮豔奪目,因此有人把土星成為“星中美人”。

  天王星:天王星按照距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排列是第七顆,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他的體積位居第三。,因為它的大氣層中含有甲烷,因此天王星呈藍綠色。

  海王星:海王星是環繞太陽執行的第八可顆行星,他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他是典型的氣體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