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盪口古鎮導遊詞
盪口古鎮是個很好的旅遊景區,導遊要向遊客詳細介紹盪口古鎮的特色,讓遊客瞭解盪口古鎮。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
盪口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里,因位於鵝肫盪口而得名。古鎮位於無錫東南鵝湖鎮境內,西鄰鴻山越國貴族墓群和泰伯墓,東與蘇州、常熟接壤。這裡歷史遺存眾多,有四個***13處***省級文保單位,一個市級文保單位,一個控保單位,50處歷史建築。2004年被公佈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確定為無錫市五個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名鎮***之一,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4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
秀麗的鵝湖孕育了歷史名鎮。鎮內居民以華氏居多,其祖先華貞固熟讀諸子百家,著有《慮得集》行世,族內子孫代代相傳。因此,這裡孝義之風盛行,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名人輩出,經濟社會發展快速,成為江南糧賦第一鄉。這裡河道縱橫、湖蕩密佈,小橋流水、環境幽雅。歷經數年保護開發,盪口古鎮已打造成為了一個集旅遊、休閒、觀光、度假為一體的江南水鄉古鎮。
篇2
遊遍無錫鄉下殘留的殘敗破舊的所謂古鎮,雖不至於賞心悅目,但在把玩和追憶的心境下,也別有一番滋味了。
走到春江花園,搭乘712路公交車,三十幾分鍾後就可以到達鵝湖鎮,也就是古盪口鎮所在地。古時有“金甘露”、“銀盪口”之說,二者現在統統劃歸鵝湖鎮了。從地名的變遷,到古蹟的修復,國人一直在惡搞。古城的拆掉與重建,當然具有時代的價值和意義;即使地名的變遷,也在求新和懷舊中進行著多向度的重構。
雖然鼻子下面有嘴,近來還是不大願意問路。遊蕩在這些古村落中,希望的就是從斑駁的牆面與世俗的鄉風鄉情中,看到一二略可追憶和懷念的東西,以致不枉行程。雖然有造作的嫌疑,但又有幾人能分得清自然和造作的區別。於是,信馬由韁,心之所至,景物也就紛至沓來。
從新揚路下車,左拐沿紅星路往東二里地左右,就是鵝湖鎮南北向的人民路。人民路,也是一個見慣不怪的路名。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人民路,時代的象徵和產物,但經久不衰,也許是人民的牛逼吧,但人民真的牛逼過嗎?先往南走,一直到一座新修的橋上,可以望見鎮東的鵝真蕩,似乎沒有古鎮的跡象。在輾轉反側,往東到鎮東側的圓通寺院,也在維修,就沒有進去。旁邊有一個藕塘,殘破的荷葉,零落地散在湖面上,有些蕭颯的感覺。
回到人民路上,往北走。街面上,老店新店參差不齊地交錯著,有些氛圍,有些感覺。一座高大的歐式建築映入眼簾,是當地名人王鴻生的故居。曾被日軍佔領過,又充做過盪口鎮的鄉公所,近時又是鎮文體中心,現在則掛著盪口古鎮旅遊公司和盪口古鎮修復工程管理委員會兩個牌子,這也是常見的,兩套班子,一套人馬,包圓齊活了。據說,這棟高大氣派的洋樓,蔡鴻生本人本人並未真正入住,只是在其母親壽辰時熱鬧了一番。洋樓較早使用了諸多現代建築的元素,突破了當地木結構的建築傳統,而碎玻璃飾面、水磨石地面、馬賽克貼面、水泥拉毛牆面的使用則是其時非常時髦的了。
接著往北,過學海路,可以看見一座石橋,叫“人民橋”,兩側有紅色簷廊。走上去,首先看見的是橋東側的殘破建築,屋山牆上掛著一張黃布,其上赫然寫著“古鎮修復工程”之類的字樣,才知這才是盪口古鎮的中心地帶。橋下的河,名曰“北倉河”,兩岸皆是古舊房屋,鱗次櫛比,雖然正在拆遷中,但依然無法掩飾其過去的繁華。北倉河,人民橋往東段,北岸叫做團結街,南岸叫做勝利街;橋往西段,北岸叫做進步街。顯而易見,這是建國後的街名,原名不知其詳,不知古鎮修復後,是否恢復前名。這是古蹟保護的重大問題,是盲目地回到過去,還是正式歷史變遷中的錯綜複雜與千絲萬縷。
勝利街是一條窄小的弄堂,走進去,腳踩青石板路,很是幽深,彷佛若有聲。其時,已很少人家,只有街口的彈棉花者還在運作著,不知時隙。有座小石拱橋,上面竟然有隻貓,懶洋洋地,眯著眼,似乎在睡覺。穿過橋,就是團結街,還是拆遷後殘破的景象,還是有幽深的宅院,木門上都鐵鎖把門,無法進入。有一處宅院,三四進的樣子,牆皮脫落,已然有雜草從牆縫裡瘋長著。牆壁上游毛主席語錄,從房間前的號碼上,可以看出後曾充做過倉庫。前生今世,誰又能像今人一樣隨便地幻想著穿越著呢。
走向進步街,地上皆是碎玻璃,屋頂上還傳來“咚咚”的拆牆聲,翠花很是擔心,不敢過。我趕緊拉著翠花穿過,就看見了“華氏義莊”。一個基本輪廓已經修復好的古建築,開始無法進入,臨近返回時才看到開門,就進去參觀,只是還沒有物品陳設。說起江南這些古村落,總要提出些概念,才能進行修復性開發,比如浙江嘉善西塘長長的廊棚、安徽徽州巨集村的牛胃型村莊、江蘇蘇州木瀆的私家園林。即使放到無錫來看,城區已經被現代化改造的面目全非,不中不洋,不古不今;但某些小片區的古村落,也是提出一些概念,惠山古街的祠堂文化、南長街清明橋的運河文化、嚴家橋的工商文化等。說到盪口古鎮,就是義莊文化。
義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由某一姓氏家族創辦的慈善機構。這是為本族做好事的經濟實體,一般建在鄉村、集鎮,故稱“義莊”。我國曆史上最早的義莊,始於宋代范仲淹在蘇州建立的範氏義莊,而無錫的義莊則始於盪口華氏。史載,盪口華氏第二十二世孫華進思,國學生,累積致富,擁有土地2200多畝。乾隆八年,“獨置義田一千三百四十畝贍族”,建立義莊。進思無子,侄兒公弼為嗣,乃蘅芳、世芳之五世祖。公弼繼承父志,移建義莊於所居之右,即通常所說的華氏義莊***老義莊***。而新義莊,為清代光緒初年,盪口鎮巨族華芬遠捐義田兩千餘畝建立華芬義莊,即以後通稱的華氏新義莊。此外,盪口還有徐義莊、錢義莊、襄義莊,因此盪口號稱“江南第一義莊”。義莊,一般是為本族貧寒子弟提供助學的地方,如華氏義莊的“果育鴻模小學”;又為本族貧寒之家提供可資接待之處,也可以領取錢糧。
而盪口華氏,則為無錫第一大家族。不僅有古時銅活字印刷代表人華燧、“華太師”華察,還有近代的數學家華蘅芳、華世芳兄弟,傑出的刺繡藝術家華圖珊,音樂家華秋萍,養蜂大王、民族實業家華繹之,美術家華君武等。進步街新當裡,有華蘅芳故居,還是進不去。
華氏義莊東側,有一條黃石弄。無錫東北鄉黃土塘有一條黃石條鋪就的老街,此處的黃石弄雖沒有前者有名,但也頗為幽深。走在其中,看著斑駁的牆壁,雜草叢生的屋簷,還有漫步的老人,駐足一望,時光荏苒,恍如隔世,竟不知今日何時,身在何處。
江南地區,河網密織,星羅棋佈,吳人“不能一日而廢舟楫之用”。前面所說的這些古鎮,往往建在河灣港汊之處,交通便利,商業繁盛。盪口即與八千畝水域的鵝真蕩毗連,周邊河叉密佈,土地肥沃利於耕種,又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成為一個水路中心的商埠重鎮。而今,無錫這些還有些古鎮氣息的地方,皆位於遠離市區的偏僻之地,不知是幸,還應是憾。近三十年來飛速的現代化程序,已經把城區改造掉,城郊也盡是高樓大廈;而此處,竟然遺留下來,真不容易。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
非常高興能成為您這次南嶽之旅的導遊,我將引領您遊覽南嶽最古老的小鎮,小鎮之古,古在它平整的青石路面上,古在它悠久的文化上,古在它悠然不絕的嫋嫋檀煙上,古在它淳樸自然的民風上,經過一天的遊覽,想必大家對南嶽大廟的雄偉壯麗;祝聖寺的華麗端莊;祝融峰的巍峨挺拔早已驚歎不已。這些都是組成南嶽“五嶽獨秀”的元素,但是,您來了南嶽一定不能不去古鎮走一走,雖然,它沒有那些雄偉建築的美輪美奐,但它也有其自己的獨特魅力。如果說南嶽大廟是儀態萬千的大家閨秀,那南嶽古鎮也不乏為一位秀麗可人的小家碧玉。
南嶽古鎮形成的具體年代已不可考了,但絕對是在唐代之前。因為早在唐代時便形成了香市,那時,香火鼎盛時期,每天往來的香客絡繹不絕,您看腳下的這條青石路面,經過千年的洗刷,已經被磨的光可照人,鞋跟踩在上面發出清脆的響聲,宛若在敲擊每一位香客心中的那盞香燈。每一塊石板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南嶽古鎮的古還在於北街的那座牌坊,牌坊上挺拔勁秀的“天下南嶽”四個字是宋徽宗親筆所提,當時,皇帝來南嶽進香朝神時,踏過的便是我們此時腳下的這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大家不妨發揮一下您的想象,去尋找當年浩大巨集偉的場面,牌坊所在的北街也因為皇帝走過,所以身價倍增,被封為御街,如果按我們今天的經濟法來看,這大概就是黃金效應了吧!走過牌坊,古鎮的大體面貌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清一色的朱瓦白牆。高高翹起的屋簷,雕著雙龍戲珠的屋尖。仿古建造的茶樓、客棧、無一不體現出南嶽古鎮的古樸、清幽、靜坐在小鎮的茶樓裡品一盞清茗,感悟中國佛教的博大精深,回味這一天所觀所感,一定會受益非淺。
古鎮雖小,卻也五臟俱全,飯店、旅館、甚至還有透著油墨香味的書屋應有盡有,夜晚盞燈時分,家家戶戶都燃起溫暖的燈火,此時,您是否有些飢腸轆轆了呢?古鎮到了晚上還是一條美食街,從街頭到街尾,滿街都飄著山珍野味的香氣,南嶽山上物產豐富,南嶽人便有了口福,鮮嫩營養的野生蘑菇,口感絕妙的衡山豆腐,去了衡山不嚐嚐當地的豆腐真是可惜,就像去了西安不看兵馬俑、去了北京不看香山、去了天津不進十八街買根大麻花、吃四川麻辣火鍋不放花椒一樣。來了南嶽不嚐嚐衡山的豆腐,便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古鎮有自己的文化內涵,不要小那些古老破舊的木屋,說不準哪一幢還是明清時代的文物呢,每一根木樑上的凹凸間都記錄著古鎮的興榮,它們就像是歷史的見證者,真實的向人們訴說當時的繁華與滄桑,古鎮上還有一大景觀便是在自家門前晒太陽的老人們,他們的臉上那一道道的皺紋,那充滿睿智的眼睛,那用青絲寫成白髮的故事,都顯示著老人們的智慧與無爭,南嶽的老人們普遍都是90歲以上的壽星,所以,南嶽又有壽嶽之稱,“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便是獻給南嶽老人們的壽禮!
走過了寫滿滄桑的青石板路,走過了印滿歷史的古棧民居,走過了一段盪滌心靈的佛教文明之路,您的心裡是否也亮起了一盞明燈?是否對南嶽的秀麗又產生了一種不一樣的情愫?南嶽古鎮的古樸秀麗是否能讓您對冠秀五嶽的衡山除了巍峨挺拔之外還多了一份人情味、一份耐人的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