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楊奐傳閱讀答案

  楊奐是元代官員、文學家,其事蹟見於《元史楊奐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元史楊奐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元史楊奐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楊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母嘗夢東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筆授之,已而奐生,其父以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奐。金末舉進士不中,乃作萬言策,指陳時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歸,教授鄉里。

  歲癸已,奐微服北渡,冠氏帥趙壽之即延致奐,待以師友之禮。門人有自京師載書來者,因得聚而讀之。東平嚴實聞奐名,數問其行藏,奐終不一詣。

  戊戌,試諸道進士。奐試東平,兩中賦論第一。從監試官北上,謁中書耶律楚材,楚材奏薦之,授河南路徵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奐將行,言於楚材曰: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願假以歲月,使得撫摩瘡痍,以為朝廷愛養基本萬一之助。楚材甚善。奐既至,招致一時名士與之議,政事約束一以簡易為事。按行境內,親問鹽務月課幾何、難易若何。有以增額言者,奐責之曰:剝下欺上,汝欲我為之那?即減元額四之一,公私便之。不逾月,政成,時論翁然,以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在官十年,乃請老於燕之行臺。

  世祖釋召奐參議京兆宣撫司事,累上書,得請而歸。疾篤,處置後事如平時,引筋大笑而卒,年七十。賜謐文憲。

  奐博覽強記,作文務去陳言,以蹈襲古人為恥。朝廷諸老,皆折行輩與之交。關中雖號多士,名未有出奐右者。奐不治生產,家無十金之業,而喜賙人之急,雖力不贍,猶勉強為之。人有片善,則委曲稱獎,唯恐其名不聞;或小過失,必盡言勸止,不計其怨怒也。所著有《還山集》六十卷、《天興近鑑》三卷、《正統書》六十卷,行於世。

  ***選自《元史楊奐傳》,有刪改***

  《元史楊奐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B.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C.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D.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紀年法。

  B.微服是指為隱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換成平民的服裝,古代專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訪。

  C.請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D.行輩,即排行和輩分。儒家文化強調論資排輩,漢族重宗族的觀念一直延續至今。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3分***

  A.楊奐出身有傳奇色彩,他受人尊敬。他出生之前,母親夢見東南方的陽光照在自己的身上;趙壽之將他請來,以師友之禮相待,嚴實詢問他的行止。

  B.楊奐關心民生,辦事堅持原則。他巡視河南轄境時,過問鹽稅情況,嚴厲批評提出增加鹽稅的人,下令減少鹽稅,官府百姓兩相便利。

  C.楊奐敢言勸諫,心直口快。他作萬言策上奏皇上,批評當時的弊政;他向耶律楚材吐露心聲,得到稱讚;別人有小過,他毫不顧忌地予以指出。

  D.楊奐為文喜新,著作豐富。他寫文章絕不因襲古人,務必去除陳詞濫調;他著有《還山集》和《正統書》等,一共一百多卷流傳於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功分***

  ***1***奐既至,招致一時名士與之議,政事約束一以簡易為事。***5分***

  ***2***而喜賙人之急,雖力不贍,猶勉強為之。***5分***

  《元史楊奐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D***原文標點為僕不敏,誤蒙不次之用,以書生而理財賦,已非所長又況河南兵荒之後,潰民無兒,烹鮮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擾之,糜爛必矣***

  5.B***專指有身份的官吏錯誤,還有帝王***

  6.C***他作萬言策上奏皇上錯,萬言策並沒有上奏皇上***

  7.***1***楊奐已經到任,招來當時的名十與他們商議,政事法令一概用簡略便易處理

  ***2***卻喜好賙濟他人的急難,雖然財力不足,仍然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