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戰役拿破崙失敗的原因
萊比錫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拿破崙以18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30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戰爭性質
萊比錫戰役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萊比錫會戰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發生在萊比錫城下,戰爭的一方是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瑞典組成的聯軍約30萬人,另一方是拿破崙一世統帥的法軍及萊茵聯邦的軍隊約20萬人。最後拿破崙失敗,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拿破崙在呂岑,包岑和德累斯頓連戰皆捷之後,終於又在萊比錫被徹底打垮,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拿破崙在執政初期所進行的戰爭,儘管有著為其帝國擴張領土,為自己爭奪霸權的成分,但是從客觀上來說,仍然有著某些進步的意義,因為當時的主要矛頭,還是指向各國的封建王室和他們賴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壓迫人民歡迎的。而在執政後期,當他成為歐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後,法國所進行的各決戰爭,已經不是給歐洲各國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給他們帶來沉重的戰爭負擔和苦難,因此,曾經獲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國再來壓迫他們,反對拿破崙又把戰爭加在他們的頭上。所以,拿破崙晚期的戰爭是與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相牴觸的。
同時,各國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前期對拿破崙的戰爭中失敗後,也被迫實行了某些改革,利用了人民不滿法國榨取財富的情緒,鼓動了部分人民起來反抗法軍的起義運動。這樣,法軍就被迫在充滿敵意的國家進行作戰,缺乏人民的幫助,不能及時得到情報,零散人員經常受到襲擊,後勤補給日益困難。法軍中的一些外籍士兵,多次出現陣前譁變。所有這些,給法軍的士氣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2:皇帝的高度集權
拿破崙戰爭的後期,作戰地域不斷擴大,參戰的兵力日益增多。這樣,集最高統帥與前線指揮職務於一身的指揮體系,已經不適應作戰的要求。為了在寬廣的戰場上指揮幾十萬大軍,不僅需要有一個得力的參謀班子,而且需要有能夠獨當一面擔任戰場指揮重任的得力將才。然而,拿破崙對於元帥們的要求,只不過是唯唯諾諾,象鐘錶那樣準確地執行命令而已。長年累月,慢慢形成一種習慣:拿破崙在場,一切都是生龍活虎,指揮系統能夠高度發揮作用,一旦拿破崙不在,他的元帥們,包括總參謀長在內,常常不能發揮主動性,甚至不敢做出一個那怕是很小的決定。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聯軍參戰的兵力急劇增加,經常進行多路作戰,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單靠拿破崙一個人已經不能應付情況多變的局面,更何況他的元帥們又不能發揮主動性呢?儘管拿破崙到處奔波,不停地作出各種指示,但畢竟不能及時掌握並處置各方面的情況,以致法軍常常陷於被動。例如,在萊比錫會戰過程中,拿破崙曾口頭指示,要在艾爾斯特河上增架橋樑,以確保法軍的退路。但是,總參謀長貝爾蒂埃的辦事方針是:沒有拿破崙的書面命令便不能貿然行事,因此,他並未積極落實拿破崙的架橋指示,這就使得法軍在撤退時只有一座石橋可通,因而造成了嚴重損失。又如,在包岑作戰中,內伊率軍進行迂迴,比拿破崙規定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敵人的背後,但因為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指示,就一直消極地停留在那裡,待新的命令到達時,已經貽誤了戰機,形成了被動局面。
3:作戰原則
忽視了機動殲敵的傳統戰法。本來,高度地集中使用兵力,是拿破崙指揮作戰的一貫特點和優點。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他卻多次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結果,即使在初步獲勝的情況下,也不能達到徹底擊潰或殲滅敵軍的目的。例如,在呂岑和德累斯頓作戰中,他一再分兵去攻打柏林,以致在決勝時刻,因為兵力不足而影響到勝利的成果。其實,當時只要殲滅俄軍,柏林自然就成了法軍的囊中之物。在最後的萊比錫決戰中,他也沒有把漢堡的達烏軍和德累斯頓的聖西爾部集中起來。特別奇怪的是,他在臨戰前,把本來抽調聖西爾部北上萊比錫參戰的決心改變了,讓聖西爾率領幾萬人馬空守德累斯頓城,實在是毫無意義。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拿破崙一反過去機動作戰和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原則,過分地看重了地理目標的奪取。始終盯住柏林而必欲攻佔這座城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就當時形勢來說,奪取柏林對於達成戰爭的目的只具有次要的意義,可拿破崙卻一再追求攻佔柏林的目的。又如,在德累斯頓取得勝利以後,如果實行最初的計劃,繼續追殲敵主力波希米亞軍團,直指布拉格和維也納,那麼戰場的主動權就有可能完全轉到法軍方面。可惜的是,拿破崙居然不敢放棄德累斯頓和易北河防線,致使原來的計劃流產。約米尼後來在他的《戰爭藝術》一書中評論說:“如果拿破崙在德累斯頓取勝後乘勝窮追,進軍波希米亞,那麼他可能避免庫爾姆的慘敗,甚至可能威脅布拉格,從而把聯軍拆散。”
4:拿破崙缺乏騎兵
不能在廣闊的戰場上及時獲得敵方情報和擴大戰果。法軍新兵成分比重過大,也對拿破崙的失敗有著重要影響。
聯軍方面所以取得勝利,一是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二是採取了靈活的戰術。聯軍決定,專門攻擊法軍元帥們所指揮的部隊,避免同拿破崙本人交鋒,這正是抓住了拿破崙指揮體系的致命弱點。從整個戰爭程序來看,聯軍的行動是小心翼翼的,是遲緩穩重的,這就使他們少受了過去常常遭受的那種損失。在聯軍陣營中,普軍老將布呂歇爾的積極大膽的行動,對整個聯軍起了帶動作用。他大膽渡過易北河與北路軍團會師,從西北方向插入法軍的側後,既帶動了過分謹慎的貝爾納多特,也配合南路波希米亞軍團造成了夾擊和圍攻法軍的有利態勢,從而牢牢地奪得了戰場的主動權。
萊比錫戰役戰敗不久,拿破崙被迫回到法國,然後組建了新軍以擋住聯軍。然而,他現在是在法國本土進行作戰,而國內厭戰情緒開始升高,立法院對拿破崙的徵兵行動採取不合作的態度。
拿破崙指揮軍隊進行了著名的1814年戰役,在此期間他連續打勝仗。2月10日到14日一連串的輝煌勝利表明拿破崙正處於最佳狀態。他又重新煥發了年青的拿破崙早年在義大利戰役中曾經表現出來的激情與活力,而毫無當年在博羅季諾、包岑和德累斯頓諸戰役中使其才智黯然失色的那種死氣沉沉、猶豫不決的精神狀態。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蒙米賴周圍的這幾場戰鬥都是他親自指揮的。名義上雖然內伊仍在現場指揮近衛軍,但拿破崙卻將所有命令直接下達給各師師長。
但是布呂歇爾的韌性戰鬥拖垮了拿破崙,此刻,聯軍以壓倒之勢,兵臨巴黎城下。馬爾蒙率領那支七零八落的部隊,走投無路,不得不於30日簽署了投降書。次日,聯軍進入巴黎。路易十六倖存的長兄普羅旺斯伯爵被宣佈為法蘭西國王,號稱路易十八。1814年戰役就此告終。
當拿破崙得知此事後,一切都完了。但他並不甘心就此罷休。他仍舊擁有達九千人的忠實的近衛軍,儘管經過長途跋涉已疲憊不堪,他依然打算率領他們進軍巴黎。科蘭古和元帥們***貝爾蒂埃、內伊、烏迪諾、麥克唐納、蒙塞和勒費弗爾***堅定地向他指出這只不過是一種無謂的犧牲。拿破崙終於讓步,同意退位。但提出擁立年幼的兒子,並由皇后攝政。聯軍拒絕了這一條件。最終於4月11日正式批准併為楓丹白露條約所確認的退位令根本就沒有理會這一點。前幾天,蘇爾特也在圖盧茲向威靈頓投降。
拿破崙戰敗後,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爾巴島,他保留了皇帝的名號,然而他的主權僅限於那個小島,法蘭西第一帝國宣告滅亡,後來拿破崙招集舊部返回巴黎又登上了王位,開始了至高無上的百日政權,維也納會議各國聽說拿破崙復辟也迅速組建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拿破崙又一次宣佈退位,又被流放到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並被剝奪了帝號。在1821年拿破崙死在了那個小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