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主要內容
孔子帶著弟子周遊列國,途中發生的小故事你知道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途中孔子與弟子間的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周遊途中故事
故事一
孔子誤會了顏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啟示 :常言道:“眼見為憑”,但眼睛所見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們可能經常以自己所見而下了判斷,判斷的根據可能依就以往的經驗,而經驗的形成卻是依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各種因素而累積的,或多或少夾帶著個人的主觀意識。如果只憑所見與經驗,同樣的事件卻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人”無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對“事”可能因目標錯誤而功虧一簣。
故事二
顏回輸冠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又從空樹幹中走了出來。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便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故事三
兩小兒辯日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的魯國。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兩個孩子正爭得面紅耳赤。孔子上前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事爭得不可開交呀?”
兩個孩子爭先恐後地告訴孔子,他們正在爭論早晨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近。
一個孩子說:“我認為早晨太陽出來時離人近,中午的時候離人遠。因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有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只有菜盤子那麼小。這不就說明早晨的太陽離我們近才顯得大,中午的太陽離我們遠才顯得小嗎?”
孔子聽了覺得有道理。但還沒等他點頭稱是,另一個孩子馬上反駁說:“早晨太陽出來時,到處涼氣襲人,中午卻熱得像站在沸水邊一樣難受,這不是因為早晨太陽離我們遠才覺得涼,中午太陽離我們近才覺得熱嗎?”
孔子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斷定兩個孩子誰說的真有道理了。兩個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樣子,急得直跺腳,一個拉著孔子一隻手說:“孔大人,您可得給我們評個準理,看到底誰說得對呀!”
兩個小孩子給滿腹經綸的孔子出了個難題,大學問家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搞不清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十分失望,望著孔子遠去的背影取笑說:“還說他學問大得很呢!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雖然當時的孔子已經是聲名赫赫,可是依就敢於在兩個小孩子面前承認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無知,可以說是謙虛、誠實的表現,為後人感動。正如他自己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與弟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故事四
韋編三絕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像《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為,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孔子韋編三絕的讀書精神,值得後世所有讀書人學習、敬仰。
故事五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春秋時期,孔子帶他的學生子路周遊列國宣揚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隊,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柺杖挑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四肢不勤快,五穀不分,誰是你的老師?”說完,便扶著柺杖去除草。子路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就道歉,拱著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原諒了子路,還邀請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返回去再拜見他。子路到了那裡,可老丈已經走了。孔子知道後,認為老農是位隱士,心中敬佩、感嘆不已。
故事六
欲速則不達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故事七
後生可畏相傳孔子到東方遊歷,在荊山下碰到了三個小孩。其中兩個在一起玩耍,另一個小孩站得遠遠的。孔子對此非常奇怪,他問站在一邊的小孩為什麼不去玩耍。那個小孩回答說,激烈的打鬧能傷害人命,拉拉扯扯的玩耍會傷害人的身體,退一步說,即使不傷害身體,有時也可能撕破衣服,總之沒有任何好處。後來,又有一個小孩用泥土堆積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裡面,眼看孔子的車子要過來,他還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