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是怎麼死的

  拜倫是英國19世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還是舉世公認的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寫下了很多詩歌,他的詩歌被譽為是“抒情史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拜倫因為操勞過度而患病,並且久久沒有痊癒,在1824年的4月9日,出行遇雨,當天因為受寒而病倒。。第二天病情變得更加的嚴重,一再昏迷,到4月18日,拜倫知道自己不行了,於是就說:“不幸的人們!不幸的希臘!為了她,我付出了我的時間,我的財產,我的健康,現在,又加上我的性命。此外,我還能做什麼呢?”晚上的時候,拜倫在昏迷中還在不停的囈語:“前進——前進——要勇敢!”在4月19日,拜倫逝世。當全希臘人知道這個訊息後,都感到悲痛萬分,希臘的獨立政府宣佈拜倫的死將為國葬,全國哀悼三天。在6月29日,靈柩運到了倫敦。

  所以拜倫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而逝世,他就是因為疲勞過度,最後病逝的。拜倫逝世於1824年4月19日,這位偉人從此就離開了人世間,世界上也從此失去了這樣一位有才華的人。他的去世,全世界都在哀痛。畢竟像拜倫這樣的偉人或許一個世紀都不會有一個,所以他的死對英國、對希臘乃至對全世界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拜倫的意志

  《拜倫的意志》主要講的是拜倫從生下來就是跛足,他十分的自卑,經常被同學欺負。有一天,他在操場上看高年級的同學打球,一個名叫印斯的同學,一定要他一起打球。拜倫一再說自己是跛足不能打球,但印斯怎麼也不聽,硬將拜倫拖進球場,又找來一隻竹籃,強迫拜倫將一隻腳伸進去,要他在操場上繞一週。拜倫從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於是發誓要戰勝印斯,洗刷恥辱。

  就這樣,拜倫每天堅持鍛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拜倫的體質強壯了,還掌握了拳擊的技巧。於是他決定向印斯挑戰,正好碰到運動會,於是拜倫就要求與印斯一組,一決高下。最後,拜倫憑藉他的意志最終將印斯打到。拜倫以頑強的意志,精湛的拳技,洗雪了他的恥辱,同時也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拜倫激動地喊道:“我勝利了,我終於勝利了!”

  原本都看不起拜倫的人,但拜倫自己經過不斷的鍛鍊和努力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也不再瞧不起他,欺負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向拜倫學習,學習他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不放棄的品質,最終憑藉自己的意志、力量和耐久力而勝利,大家也為他這種毅力而鼓掌。所以《拜倫的意志》給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拜倫是同性戀嗎

  拜倫長大成年後就長的十分帥氣,他身高有1.78米,體重在60—89之間,他少年時候肥胖,但在進入劍橋大學後,減肥成功,甚至因為漂亮而出名。之後拜倫很在意外表,甚至用節食來保持體形,睡覺頭上還要戴捲髮紙。

  在拜倫二十四歲的時候,隨著《恰爾德·哈洛爾德》的出版,便紅透英倫。當時的英國,拜倫形象類似現在的當紅偶像,這不僅是因為他充滿浪漫、激情和反抗精神的詩作,也因他的貴族身份、令人驚歎的英俊相貌、放蕩不羈的私生活以及同性戀、***這樣驚世駭俗的緋聞。只要拜倫愛過的人,他都會為他們寫詩。在哈羅的時候,拜倫就意識到了自己不一樣的性取向,進入劍橋之後,開始了一段讓他終生難忘的同性戀情。他在劍橋遇到了十五歲的唱詩班少年約翰·埃德勒斯頓,直到多年之後,拜倫描述這段戀情:“強烈的、純真的愛和激情”,還寫道:“我愛他勝過世間萬物”。他們曾經交換的信物,拜倫都隨身佩戴,直到去世。

  兩人這種親密無間的關係持續了兩年,最後貧苦出身的埃德勒斯頓因為生計離開劍橋,之後還寫信給拜倫,希望能幫他找份工作,拜倫也想過包養埃德勒斯頓,但是一方面他自己因揮霍無度而債臺高築,另一方面他又沉溺於聲色犬馬的放縱生活,於是很快就將他拋到了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