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為何鄙視自己
紀伯倫,是黎巴嫩阿拉伯詩人、作家、畫家。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代表作《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中,紀伯倫為何要鄙視自己,這裡面有著什麼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紀伯倫鄙視自己
紀伯倫鄙視自己出自於《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一文。紀伯倫鄙視自己是紀伯倫以“自己的靈魂”為名義,向世人揭示人性弱點的一首詩歌作品。《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被收錄於《沙與沫》中,紀伯倫旨在借人性七個方面的弱點,號召人們洗滌自己的靈魂,以追求高尚、高潔的品質。
紀伯倫《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被譯為多個版本,其中冰心、錢滿素等學者,都翻譯過這篇詩歌。《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非常簡短,全詩文只有七句。“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慾來填充;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錯,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在這前四句中,作者訴說了人性的弱點,分別是懶惰、追求愛慾、避重就輕和逃避責任。看似紀伯倫以“我”的口吻,說出了自己的弱點,其實作者指出的是世人全部的弱點。就拿現在來說,這首詩歌內容依然適合大眾心理。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付諸實踐的卻沒有多少人。年輕的人們本該在奮鬥的年紀力爭上游,卻因為得過且過的心態虛度光陰。即使在工作中出了差錯,也只會推卸責任寬慰自己,根本不知道找出原因解決問題。
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紀伯倫鄙視自己,其實是在鄙視“我們”。
紀伯倫故事
提起紀伯倫故事,很多讀者都知道紀伯倫與瑪麗、梅婭兩位女子的柏拉圖式愛情故事。除去這段愛情經歷來說,紀伯倫故事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則故事便是講述紀伯倫成長。紀伯倫於1883年在黎巴嫩北部的貝什裡村出生。
紀伯倫的父母都是典型的普通百姓。紀伯倫在黎巴嫩生活時,恰好是黎巴嫩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期。紀伯倫因不堪奧斯曼帝國對黎巴嫩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紀伯倫12歲時便跟隨母親前往美國波士頓生活。紀伯倫和母親並沒有充足的錢財,所以倆人一直在波士頓唐人街過著清貧的生活。
1898年,年僅15歲的紀伯倫回到祖國黎巴嫩上學。4年之後,紀伯倫再次回到美國生活。當他回到美國僅一年多的時間,紀伯倫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肺病奪走了紀伯倫妹妹的生命,此時紀伯倫的妹妹年僅14歲。
紀伯倫的妹妹臨死之前,想要見到父親和紀伯倫一面,但是這個願望還沒來得及實現,紀伯倫的妹妹便離開人世了。不久之後,紀伯倫同父異母的哥哥也病倒去世了,紀伯倫雖然和哥哥不是一母同胞,但是紀伯倫非常喜愛哥哥。
得知哥哥去世訊息之後,紀伯倫深受打擊。紀伯倫的母親在陸續失去兩個孩子的打擊之下也一病不起,隨後撒手人寰。這對紀伯倫來說,無疑是巨大地打擊。正是因為紀伯倫早年經歷了生死離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對文學創作的慾望。後來,紀伯倫對人生反覆無常的感慨,也在《先知》中展現了出來。
紀伯倫簡介
紀伯倫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和詩人,他的作品至今深受各地讀者的喜愛。關於紀伯倫簡介,很多書籍中都有提及,而通過紀伯倫簡介得知,紀伯倫生於1883年,卒於1931年,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紀伯倫是阿拉伯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因此素有“黎巴嫩文壇驕子”和“藝術天才”的美譽。
1883年1月6日,紀伯倫在黎巴嫩北部的鄉卜舍裡出生,等到紀伯倫12歲時,他跟隨母親前往波士頓,時隔兩年之後,紀伯倫回到黎巴嫩。隨後,紀伯倫在貝魯特希克瑪學校學習法文和美術。紀伯倫在學校一面學習文化教育課程,一面利用課餘時間主辦《真理》雜誌。
紀伯倫因受西方文化教育的薰陶,所以當他回到國內之後,紀伯倫看到社會現狀,便有了激進的態度。1908年,紀伯倫時年25歲,他因發表《叛逆的靈魂》一文,而惹怒了政府當局。
第二年,紀伯倫遷往紐約,隨後紀伯倫在紐約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此後,紀伯倫一直在紐約生活,直到他1931年離世。早年間,紀伯倫的創作主要是小說領域,從1920年起,紀伯倫創作重心主要由小說創作轉向了詩歌和散文創作。
1920年,紀伯倫發表了《先驅者》、隨後在1923年,發表了《先知》,隨後又陸續發表了《沙與沫》、《人之子耶穌》、《流浪者》等多部作品。紀伯倫在文學領域有突出的成就,因此他和泰戈爾、魯迅等文學家一樣,都是引領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