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人但丁評價是怎樣的

  但丁,生於1265年,死於1321年,是13世紀著名的義大利詩人,奠定了義大利語的基礎,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者之一。他的作品有哪些?人們又是怎樣評價?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詩人但丁的評價是怎樣的

  阿利蓋利·但丁***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他被認為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寫於1307年至1321年,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淨界***及天堂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反映出中古文化領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帶有“百科全書”性質,從中也可隱約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在這部長達一萬四千餘行的史詩中,但丁堅決反對中世紀的矇昧主義,表達了執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對歐洲後世的詩歌創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但丁,為人比較呆板,很固執的相信人有永生,就像小孩子一樣。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喊叫的聲音足夠大,那麼死了的人就可以聽見。另一方面,他又很熱情,尤其是對光線這種無形的事物,非常專注研究。在這方面,使得他與同一時期的科學家以及哲學家聯絡更為緊密。但丁,有非常高的想象力水平,道德心、以及智慧和才華,他對羅馬的認知與見解,融合了那個時代很多人的觀點,在此基礎上,作了整理和總結,形成了綜合全面的、有序的歷史神學論。

  但丁的出現,標誌著中世紀封建的結束和現代資本主義新紀元的開始,所以他既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也是新紀元開始的第一位詩人,恩格斯給予了但丁這樣高的評價。在他的詩作上,泰戈爾這樣評價他,很多詩人並不能用創造詩歌的方式來創造自己的生活,他們所寫出來的詩要麼充滿對理想生活的嚮往,要麼充滿了對現實生後的批判。但但丁卻不同,它能夠用創造詩歌的方式來實踐自己的生活,足見他的藝術造詣以及對自己生活的追求。他的詩更多的採用了魔幻色彩,加之黑色幽默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

  詩人但丁作品有哪些

  但丁作品有很多。其中,《新生》是但丁給自己的愛人貝雅特里齊創作的作品。《新生》裡面涵蓋了31首抒情詩,以散文的形式表達。書中寫到但丁9歲的時候初見貝雅特里齊被她可愛如天使的形象吸引。9年後但丁再次見到貝雅特里齊,但丁就愛上了貝雅特里齊。但丁害怕別人看到他對貝雅特里齊的愛,就假裝愛上別的姑娘,後來貝雅特里齊去世了,但丁為此而難過,後來以貝雅特里齊的形象創作了《新生》。

  《饗宴》是但丁所寫的一部類似於有著百科全書性質的的作品。但丁用自己寫的詩歌,把知識通俗地介紹給讀者,作為一種精神上的糧食,所以這本書叫做《饗宴》。《饗宴》可以看出出但丁的知識淵深,而且但丁有著他獨到的見解。《饗宴》是一本強調理性的書,不過受時代的局。但《饗宴》是義大利第一部用俗語寫的一種學術性著作。

  但丁作品《論俗語》是最早一部用拉丁文寫的關於義大利語和其他文體的作品。書中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義大利的民族語言還有在文學上用法。

  但丁作品《帝制論》是一部表達但丁的政治觀點的拉丁文作品,有著空想主義的色彩。以此為出發點,表達了政教分離的意思,認為教皇沒有權利干涉政治的觀點,向神權論提出挑戰,在當時的意義重大。

  而《神曲》這部作品運用了中古夢幻文學的形式,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