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罐有哪些使用方法及作用

  艾灸罐又稱灸療罐或者通元罐,屬中醫醫療器械類,為盛放艾灸的器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艾灸罐的用法

  艾灸罐的使用其實簡單的,應該是最好使用的。這個艾灸罐簡單,輕便,比較好用,只是你們還不習慣使用,當你使用習慣後,您覺得比隨身灸要好用的多。在使用艾柱之前,請先把艾柱用牙籤橫軋一個眼,這樣便於插在鋼絲上,然後把艾柱撕一個口,這樣便於點燃。在放入布套之前,請您用2-3層紙巾先包裹好,在放入布袋,這樣比較乾淨,無煙、還隔熱。只要你把艾灸罐包裹的很好,一個艾柱,可以使用1個小時。 如果太燙外面再裹上毛巾,就可以使用很長時間的,而且還不會太燙。我家艾柱是最好的,不會再使用的過程中中途熄滅,也不會散落。而且燒完後,會有一個完整的艾灰柱懸掛在鋼絲上。而且,用紙巾包裹後,很多艾煙吸到了紙巾上,外面的布套就不會顯得很髒或吸滿煙垢。

  包上紙巾後,外包裝的布套就會很乾淨了,而且沒有一點菸。

  只有艾灸罐會利用艾灸的極致,所以我喜歡使用艾灸罐,因為艾灸罐可以解放我的雙手使我還可以做任何事情。

  同時如果一根艾條在艾灸盒裡面艾灸,大約只能使用60分鐘到90分鐘。

  如果一根艾條您截斷以艾灸罐的方式來艾灸,大約可以使用6個小時左右。

  因為艾灸罐的層層包裹使艾灸的時間延長,熱量持久。

  但是如果你是患有面板病的病人,在面板病的位置我們不建議使用艾灸罐,這裡需要使用艾灸盒或手持艾條薰灸,使面板與艾灸之間有一個距離,這樣就不會直接附著在面板上艾灸,使其有疾病排出的路徑。

  面板完好的,和住集體寢室的完全可以使用艾灸罐來艾灸。

  艾灸罐的作用

  ①溫通經絡、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

  ②有引導氣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氣或引氣下行,可治中氣下陷、肝陽上亢之證。

  ③回陽固脫、補氣固本,治陽氣虛脫證。

  ④行氣活血、散瘀消腫,能治療各種痛證和寒性癤腫等。

  艾灸罐的特徵

  在於所述罐體艾療時溫度調控方便,可精確控制艾條燃燒點與人體之間的位置,提高灸療效果;艾條燃燒速度適宜,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節省艾條使用量,可防範火種隱患,隔熱外層保證使用時外殼溫度適宜。

  艾灸的主要作用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執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靈樞·禁服》亦云:“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執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執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痺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佈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執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溼、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區域性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鍼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洩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洩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洩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鍼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鑑·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齧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鍼灸大成》提到灸足三裡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