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飯量最大的男人

  吃飯胃口有多大,看飯量就知道,小編整理了關於的資料,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僅供參考。

  世界飯量最大的男人—古代

  張齊賢:字師亮,洛陽人,原籍曹州。幼時家貧,飯量特大,一人敵五人,曾一次吃掉5大盤牛肉;進士出身,先後擔任通判、樞密院副史、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分司西京洛陽太常卿等官職。終年72歲。

  畫地十策,兩度拜相,抗擊遼軍,糾正錯案,工作中有建樹。

  飯量雖大,度量卻小,與事計較,遭人非議,個性上較另類。

  翻閱史書,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張姓人士當皇帝的不多,但當宰相的很多,歷史上共有63個張姓宰相。僅唐宋時期,就有張九齡、張說、張齊賢等好幾個張姓宰相。

  其中的張齊賢,是北宋頗有個性的宰相。他的故事,挺有趣。

  張齊賢是個很有特點的人,特別能吃。他的胃,好像永遠處於不飽和狀態,一個人的飯量,竟能敵得上五個人。

  他幼時家窮,常常沒有飯吃。到了十七八歲,飯量大增,但從來不敢放開肚皮吃,只有逢年過節殺豬宰牛敬神時,才可大吃一次。有一天,他實在太餓了,看到別人殺牛,就坐在那裡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剝下來的牛皮給了他,他回去不知怎麼弄了弄,就全吃進肚裡去了。

  這一天,正趕上宋太祖趙匡胤出巡西京洛陽。張齊賢早早起來,準備來一個毛遂自薦。別人自薦,採取的是“投檔”的辦法,就是把事先寫好的自薦信,恭恭敬敬遞交有關部門,然後轉呈皇帝。但張齊賢自薦,實在太魯莽:直接上路攔駕,面見皇上。

  當時宋太祖正在洛陽巡視,車駕儀仗,十分威嚴。但就在這種氛圍裡,一個人跑過來就擋了駕。隨從官員問他幹什麼,他說要向皇上提一些合理化建議,為國家建言獻策。咦?趙匡胤一聽,這是好事情啊。就對隨從說:“把這個人帶上,回到宮裡再談。”

  可到了宮裡,張齊賢卻不抓緊時間彙報方案,而是吸著鼻子到處聞。原來時值中午,該吃飯了。宋太祖說:“讓這個人和侍衛們一起吃飯吧。”

  誰知張齊賢鼻子尖,眼睛也管用,看到廚房有一大盤子熟牛肉,抓起來就吃,三口兩口,就把一盤牛肉吃完了。一旁的人看到他的吃相,都驚得目瞪口呆,連宋太祖也感到吃驚,招手對侍衛說:“再給他端些肉,看他能吃多少。”又一盤牛肉端上,張齊賢並不搭話,低頭便吃。

  這樣又吃了一盤,他好像還沒吃飽,不看皇帝,只看廚房。於是又一盤牛肉端了上來,這盤牛肉堆得像小山一樣。宋太祖看張齊賢吃起來沒完,走過來敲敲他的頭。說:“停一下,停一下,我問你幾個問題,看能不能回答上來?”哎呀,這個張齊賢真是出奇,儘管頭被敲得咚咚響,但還是連頭也不抬,一個勁兒往嘴裡塞牛肉,邊塞邊說:“皇上您問吧,我邊吃邊答。”

  於是宋太祖一連問了十個問題,張齊賢邊吃邊答,嘴裡忙不過來時,就用腳畫地,進行“圖解”,總之是不耽誤吃肉。就這樣,又一大盤牛肉下了肚,這才回答完皇上的提問,然後抹抹嘴,站在一邊。

  宋太祖對他很滿意,連連點頭:“奇人,奇人,飯量大,學問也好。還能吃嗎?”張齊賢有點不好意思,滿嘴油乎乎,低聲說道:“就看皇上讓不讓我吃了。要讓我吃,還能吃三大盤。”此話一出,在場的人轟地大笑起來。宋太祖也憋不住,笑著說:“難道你就吃不飽呀?”轉身對還沒吃上飯的侍衛說:“你們乾脆也別吃了,把熟牛肉都給他帶上,讓他回家再吃。再給他一些金銀,讓他安心讀書,來年好去應試。”

  宋太祖回到京城汴梁,對他的弟弟趙匡義說:“我這次巡視西京,最大的收穫是發現了一個奇人,名叫張齊賢,他將來可以做你的宰相。但這個人我現在還不能用,讓他再讀些書,再歷練歷練。”

  世界飯量最大的男人—現代

  體重384斤,但時他的年齡才10歲。男孩叫雅利亞,是印度尼西亞人。訊息及圖片一出,震驚了很多人。一個年幼的孩子承受著本來不應該超標的體重,由於食量大,家裡的經濟條件拮据。父母親也因為孩子的生活起居煩惱不止。據悉,男孩體胖穿不下衣服,每天只能裹著一塊布。生活中除了吃。洗澡就是睡覺。

年僅10歲,體重就已經是成年人的3倍。他叫雅利亞,來自印度尼西亞,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他的食量是普通成年人的兩倍。由於太胖,他沒法找到合適的衣服,只能每天裹著一塊布。雅利亞是家中的老二,他的父親是個普通的農民,每個月收入約900人民幣。雅利亞出生時體重約***斤,體重正常。

雅利亞每天要吃五餐飯,包括米飯、魚、牛肉、蔬菜湯,還有約兩個成人食用量的豆餅。因為肥胖到幾乎無法走路,雅利亞不得不退學。“他經常覺得疲勞,還老是氣喘吁吁。他不是在吃飯就是在睡覺,如果他沒做這兩件事,他會跳進浴池裡待幾個小時,”雅利亞的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