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之戰文言文閱讀答案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鉅鹿之戰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習題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鉅鹿之戰》原文閱讀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當此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皆走入鉅鹿城①。

  楚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悅之,因置以為上,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②。

  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③;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且掃境內而專屬於,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支吾④。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諸侯皆屬焉。

  《鉅鹿之戰》閱讀習題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戰勝則兵罷  罷:通“疲”,疲憊

  B.故不如先鬥秦、趙鬥:使……相鬥

  C.立羽為假上假:假扮

  D.救鉅鹿下者十餘壁壁:營壘,軍營

  小題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項羽有勇有謀的一組是 ***  *** ***3分***

  ①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

  ②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

  ③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

  ④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

  ⑤項羽為魯公,為次將

  ⑥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

  A.①②③B.②④⑥

  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充分地表現出項羽及其軍隊的勇猛和超強的戰鬥力,為後文埋下了伏筆。

  B.項羽認為,雖然若論坐于軍帳,運籌決策,他比不上宋義;但是披堅甲,執銳兵,勇戰前線,宋義比不上他。於是作為次將的項羽心裡不服宋義為上。

  C.由於宋義不戮力救趙攻秦,拒諫飾非,飲酒高會,“久留不行”,所以項羽殺了他。

  D.項羽軍破釜沉舟,抱著必死決心,於是士氣大增,無不一以當十,勢如破竹地戰勝了秦軍和諸侯的軍隊,最後諸侯軍“無不膝行而前”地臣服。

  《鉅鹿之戰》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2:B

  小題3:C

  《鉅鹿之戰》閱讀拓展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以十月為歲首,秦二世二年為前209年十月至前208年後九月,該年閏月***,秦軍上章邯打敗並殺死楚地反秦義軍首領項梁後,認為楚地已不足憂,於是渡過黃河,匯合前來增援的王離軍20萬***長城軍***一起攻打趙國,大敗趙軍。這時候,趙歇為王,陳餘為大將。張耳為國相,都逃進了鉅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包圍了鉅鹿,自己的軍隊駐紮在鉅鹿南邊,築起兩邊有牆的甬道給他們輸送糧草。陳餘作為趙國的大將,率領幾萬名士卒駐紮在鉅鹿北邊,這就是所謂的河北軍。

  無奈之下趙王派使者向楚懷王以及各國諸侯求援。當時秦軍十分強大,救趙諸軍駐紮在鉅鹿城北,陳餘曾派陳澤率五千人先去試試秦軍的力量,結果是到了那裡就全軍覆沒了,自此,諸侯聯軍沒有人敢前去迎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後九月***閏月***,楚懷王陣營分兵兩路,一路以卿子冠軍宋義為上,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鉅鹿之困;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帥,進攻關中。楚懷王許諾說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王。

  楚國援趙大軍進至安陽***現在山東曹縣東南***後,宋義稱最好等秦趙兩敗俱傷後楚軍再收漁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進。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秦二世三年為前208年十月至前207年九月***,項羽痛斥宋義並殺死了他。楚懷王遂封項羽為上,並令英布和蒲兩支楚軍也歸其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