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的勵志故事

  快樂沒有本來就是壞的,但是有些快樂的產生者卻帶來了比快樂大許多倍的煩擾。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他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山水畫家,大自然就是他的家,遊山覽水逛名勝是他的必修課。  二月的洱海猶如一輪明淨的彎月,靜靜地鑲在群山之間。就在他展開畫板,要用畫筆把這一美景勾畫出來之際,一個冰冷的女聲在他的身後響起:人人都把洱海比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美輪美奐。我卻覺得它美的有點孤寂,悽風冷雨,形影自守,就像死海一樣。  這或許就是美的另一面吧,為了不讓這洱海孤寂,你做我的模特兒吧。她點頭應允。  一個小時後,躍然紙上的她和洱海相得益彰,她心裡第一次有了一種心動的感覺。他索性把那幅畫作送給了她。  突然有一天,她又收到了他的畫作,在她開啟畫的一剎那,她驚呆了。  整個畫面春色融融,翩翩起舞的她在蝴蝶紛飛的明空之下,她笑的燦若桃花,不遠處的洱海清水漣漪,幾隻水鳥在追逐、嬉戲。  原來他的愛就像這幅畫一樣,早已化作了縷縷的春風,漸然溫暖了她那顆冰冷的心扉。

  篇二:

  她一直對母親把一顆心都掏出來給父親的活法,頗有微辭。她不怎麼喜歡父親,過半百的人了,還像個孩子似地任性頑固。脾氣暴躁不說,對母親討好他做的一切事,還要橫挑鼻子豎挑眼地發幾句評論。  她當然看不過去,總會像兒時那樣,英勇無畏地站到他們中間,怒目直視著父親。做父親的,倒是有幾分怯她;但也抹不下面子,求饒,或是說幾句溫柔的玩笑話,將這場小小的爭吵馬虎過去。他總是忿忿地“哼”一聲,轉身就往門外走。  接下來,便是最讓她氣憤不過的場面。母親不顧一切地追上去,拉住父親的胳膊,當著她的面,幾乎低聲下氣般地求他:又瘋跑到哪兒去?說好了中午給你和真兒做喜歡吃的紅燒魚,怎麼又給忘了?父親倒是不再往外邁步,卻也不會低頭看母親一眼,而是揹著手又氣哼哼地鑽到書房裡去,半天也不出來,直到母親忙活完了,又親自把他拉出來為止。  她一點都不明白,為什麼母親會這麼縱容著父親。她覺得父親的壞毛病幾乎都是母親一點點慣出來的。所以在自己找男友的時候,便格外地留了心,凡是男孩子身上有一丁點父親影子的,一律Pass掉。這樣挑來挑去的,便一晃過了28歲。一向對她的婚姻不管不問的父親都生了氣,親自在家設宴,幫她考察一個老戰友介紹過來見面的優秀軍官。  軍官言行舉止確實都很得體,事業上也是百裡挑一的出色。卻在最後與父親下象棋時,犯了她心目中完美愛人的大忌,竟是在未來岳父面前逞英雄,連個小卒子都不肯讓。父親當然也是不肯相讓。看著這樣兩個臭味相投的軍人,她微微一笑,便在心裡,又像以往,輕輕將他Pass掉了。  這一次,父親真的發了火,說你自己都不完美,有什麼資格苛求別人?  她一賭氣,搬到姨媽家去住。晚上躺在被窩裡向姨媽控訴父親的劣行,沒想到姨媽卻是微微嘆一口氣,說:你不知道當年多少姐妹,嫉妒你母親找了這麼一位好丈夫呢。你父親和他的頂頭上司都看上了你母親,而且當時又是你父親提拔上尉的考察期。結果他卻是寧肯不當上尉,也要把你母親搶過來呢。  他的不肯讓,不僅感動了你母親,還贏得了那位領導的讚賞。又有一年他執行任務,一失足從山崖上摔了下來,全身沒一塊好骨頭。在送手術室的路上,怕你母親擔心,他還咬緊了牙,非得和你母親謊報了平安,才肯進手術室呢。其實,在大事上,為了你母親,他是堅決不肯對別人忍讓半步的。你母親,其實亦是如此。否則,當年嫁給你父親的,就是我,而不是她了。  她竟是覺得有些陌生,像在聽別人的故事;故事裡痴戀著的男女主人公,為了彼此,既會忍讓,亦會執拗地堅守,不讓別人一兵一卒。讓與不讓,其實都是為了,能夠一生廝守。  在父親“沒好氣”地打電話來請她回去的那一刻,她才終於明白,原來一輩子的幸福,不在於是否有一個完美的愛人;而是,兩顆心,在讓與不讓組合成的圓裡,能否用自己的愛與溫柔,寬容地將對方的稜角,環住,永不鬆手。

  篇三:

  爺爺沉默寡言,常常蹲在院子裡,嘴裡銜著一根長煙杆,侍弄花草,滿臉的皺紋在煙霧繚繞中漸漸舒展。  奶奶快人快語,每每安排完家務活,還常常邀一幫年紀相當的戲迷樂上一樂。鑼鼓鏗鏘,絲竹悠揚,爽朗的歡聲笑語能傳出很遠。  有一次,我禁不住問奶奶:“你和爺爺一生真誠相守的祕訣是什麼?”奶奶沒有直接告訴我,而是講述了下面的故事——  “新婚之夜就是我和你爺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那一年,夏秋兩季莊稼欠收,人們無法填飽肚子。新婚不久我臥病在床,好長時間有氣無力。你爺爺有一天突然對我說,我要出去做活,而且沒容我回答就動身了。  兩個月後,他回來了,給煤礦出了兩個月的苦力換回了一小袋糧食,還買了一隻雞。說是一隻雞,其實是一個很小的雞仔。你爺爺道歉地說,不是不關心我,而是連生存下去都是問題的時候,他必須在斷炊之前,為我們再找一口糧食。  看到他那消瘦的面龐和手上的累累傷痕,我沒說什麼。一隻才幾兩重的雞仔,他硬是為我燉了幾天的湯。到最後連肉都燉得沒影了,實際上是開水上漂著油花。每當他把雞湯端到床前,我都問他喝了沒有,他總是說鍋裡還有呢。最後一次,我留了個心眼,沒喝他端的雞湯,掙扎著下床,偷偷來到廚房,才發現鍋裡什麼也沒有,他躲在灶臺後,把我吃剩下的雞骨頭嚼得津津有味。”  奶奶說著說著,臉上盪漾著幸福的笑容:“孩子,從那一刻起,我就發誓這一輩子要好好待你爺爺。因為在極度貧窮的日子裡,一個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為你燉雞湯的人,一定會一生珍愛你。把一生託付給這樣的人,值!”  真沒想到,像爺爺和奶奶那一輩人,在他們看似平淡的表情後面,激情的潛流是那麼洶湧澎湃。他們的真愛就如同那碗雞湯那樣,平淡而實在。這使我頓悟:不能以為每一分愛都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