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赫梯帝國強盛時期的介紹

  赫梯帝國,又翻譯為西臺帝國,或音譯為希塔託、比泰多,是小亞細亞地區奴隸制國家,那麼你知道赫梯帝國的強盛時期是什麼時候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赫梯帝國強盛時期的詳細資料,希望能幫助到你。

  

  赫梯帝國***HittieEmpire***,小亞細亞地區奴隸制國家。前19世紀時期出現赫梯國家,公元前17世紀拉巴爾納斯始建赫梯帝國。約公元前14世紀達到鼎盛。首都先在庫薩爾,後遷至哈圖沙。公元前12世紀瓦解,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勢力被亞述帝國滅亡。

  赫梯人赫梯國發源於小亞細亞東部的高原山區,在哈利斯河***今名克澤爾河***上游一帶。這裡的原始居民稱為哈梯人,他們既非閃米特人,也與古代其他民族沒什麼關係。約公元前2000年代,1支屬於印歐人的涅西特人遷入此地,與當地的哈梯人逐漸同化,形成了赫梯人,他們說的赫梯語的主要成份是涅西特語。

  赫梯王國公元前2000年代興起於小亞細亞這一古老的文明地區。小亞細亞是近東文明與愛琴文明聯絡的橋樑和紐帶。亞述人曾經於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在小亞細亞建立了若干商業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尼什商業公社。亞述人還把楔形文字帶到了小亞細亞。

  公元前20~前19世紀,小亞細亞逐漸形成庫薩爾、涅薩、哈圖沙什等城邦。

  公元前18世紀,庫薩爾王皮哈那及其繼承者安尼達向外擴張,征服鄰近的城邦,遷都涅薩,結束亞述的殖民活動。

  公元前17世紀,拉巴爾納斯***約前1680年—前1656年在位***獲得庫薩爾王位,號大王,庫薩爾王,始建赫梯古王國。其子哈圖西利斯一世統治期間***約前1650年—前1620年在位***遷都哈圖沙什,征服西里西亞,其疆界達到地中海岸。穆爾西利斯一世***約前1620年—前1590年在位***繼位後,與幼發拉底河中游的喀西特人城邦哈納結盟,約公元前1595年攻佔並毀滅哈爾帕城,接著滅亡巴比倫第一王朝。穆爾西利斯一世死於宮廷陰謀。此後赫梯進入大動盪時代,篡奪王位事件不斷髮生,至泰利皮努斯***約前1530年—前1510年在位***即位時,赫梯版圖縮小,僅限於安那託利亞中部一帶。約公元前14世紀,國勢漸盛,發展成赫梯帝國。後在小亞細亞建立了赫梯王國。

  形成於公元前19世紀中葉的赫梯國家當初只是若干小國。人們知道的最早的統治者是庫薩爾的皮哈納及其子阿尼塔。在皮哈納時期,庫薩爾毀滅了涅西特人的哈圖什城,其子阿尼塔兩次戰勝了皮烏斯提統治的哈梯人的國家,並征服了普魯斯漢達。阿尼塔時期,已不復存在亞述商業殖民地。

  赫梯國家記載自己的歷史從庫薩爾的另一位統治者拉巴爾納時開始。拉巴爾納徵服了小亞東部的地區,使赫梯國家的版圖從地中海擴大到黑海。拉巴爾納二世***哈圖西里一世***使北部敘利亞的阿拉拉赫臣服於自己,還戰勝了該地區的烏爾蘇和哈蘇這兩大城市。此時“赫梯”作為一個國家的名字開始用於表示整個赫梯人的國家。

  拉巴爾納二世死後,赫梯發生了所謂“王子們的奴隸的起義”。即被庫薩爾征服的地區人民的起義。王親貴族們在哈圖什爾一世的繼承者穆爾西里一世的聯合下,鎮壓了這次起義,並遷都哈圖什。他野心勃勃地把征服的矛頭指向了兩河流域南部,於公元前1595年奪取並毀壞了巴比倫城。古巴比倫王國從此一蹶不振哈圖什爾和穆爾西里兩人的征服活動使赫梯國家成了當時近東地區的一個大國。

  穆爾西里一世死於宮廷陰謀,赫梯王國陷入王位爭奪的內戰之中。赫梯國王鐵列平於公元前16世紀後期進行了改革,解決了赫梯王國的王位繼承問題。改革前的赫梯國王的權力受到彭庫斯會議***公民會議***和圖裡亞斯會議***貴族會議***的制約。這兩種會議有權決定王位繼承,還管理司法等事務。王位繼承問題常常造成政治上的***。

  鐵列平確定了王位繼承的原則,即首先應由長子繼承王位,長子如果不在,由次子繼承,依此類推;如果沒有王子繼承,就讓長女選擇丈夫做國王。王室內部互相爭鬥殺戮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國王不得任意殺戮其兄弟姊妹,王室內部糾紛由彭庫斯會議做出裁決,國王親屬犯了罪,只由其本人負責,不得牽連其家屬,也不得沒收其財產。改革使赫梯的王權得到鞏固,國勢日盛。

  之後的赫梯君主蘇皮盧利烏瑪斯一世,在完善都城哈圖沙什城的防禦之後,發動了對米坦尼的戰爭,收復伊蘇瓦城,繼而攻佔其都城瓦蘇岡尼,滅米坦尼王國,敘利亞中部部分地區歸於赫梯版圖。

  蘇皮盧利烏瑪斯一世駕崩後,由長子阿爾努旺達二世即位,僅一年後,他死於宮廷陰謀。

  赫梯由幼子姆爾希理二世繼位,這位驍勇善戰的年輕皇帝,在迎娶代表戰爭女神伊修塔爾的國家最高女祭司為側妃後,攻陷了卡赫美士城,完成了對敘利亞的征服。

  同年,被稱為世界中心的巴比倫加喜特王朝,也迫於其強大的軍事,向姆爾希理二世敬獻公主作為其側妃後,龜縮在巴比倫尼亞平原的一隅苟延殘喘,就此,赫梯帝國正式登上了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安那託利亞高原,這塊廣闊土地之上主角的位置。

  公元前15世紀末至前13世紀中葉是赫梯歷史上的新王國時期,正值赫梯王國最強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編制了《赫梯法典》。在國王蘇庇努裡烏馬什統治時期,赫梯摧毀了由胡裡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的實力,攻佔了米坦尼王國的首都瓦努坎尼,扶持了傀儡國王。他自己的兒子也成為其他一些小國的國王。

  赫梯在新王國時期在敘利亞同埃及進行了爭霸戰爭。霍連姆赫布、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這些埃及第19王朝前期的法老們同赫梯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交戰雙方在卡迭什戰役中受到慘重損失。在赫梯新王哈圖西里二世執政時,赫梯同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83年締結了和約。公元前1246年,國王哈圖西里三世採取和親政策,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後來發現於埃及卡納克廟宇牆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繪了當時埃及法老迎娶赫梯公主的情景。

  赫梯帝國的社會關係

  奴隸制有較大的發展,頻繁的對外戰爭使大量戰俘奴隸流入赫梯。國王將戰爭中掠奪的奴隸、牲畜、土地賜於大臣、貴族,促進了大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大臣、貴族、大奴隸主及神廟均擁有巨大的農、牧場,役使大批奴隸和依附勞動者耕作或放牧。有的奴隸制牧場甚至成為國中之國,奴隸受到殘酷的剝削和虐待。赫梯古王國時期即已出現的農業奴隸仍大量存在,他們有一定數量的份地,須繳納沉重的租稅。家庭奴隸***僕人***地位較高,他們佔有一定數量的土地和財產,可與自由民女子結婚***但須交付較高的聘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奴隸。另外,還出現了債務奴隸。

  王室直接控制大量耕地,除賞賜大臣貴族外,相當大部分是以份地形式分配給為王室服役之人。據赫梯法典,領有份地者有兩個等級:①“部從”或份地佔有者; ②“工具***武器***之人”,即手工業者***工匠***等級的成員。“部從”身份來自國王,工匠身份來自地方長官。來自國王的份地不得買賣、轉讓,只能繼承,領有份地的條件是為王室服軍役,“部從”身份改變後,份地歸還王室。來自地方長官的份地可以買賣、轉讓,領有份地的條件是承擔大部分普通城市的徭役。工匠身份改變後,份地由當地公社接收。

  自由民階層產生嚴重分化,有的淪為“希帕拉斯”,被束縛於公共組織“勞動組合”中,地位近似奴隸;有的成為“繼承份額人”,依附於軍人***替其耕地或出征*** 或神廟,受其剝削和壓迫。

  赫梯帝國的經濟狀況

  早期赫梯國家的生產力雖屬青銅時代,但赫梯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赫梯的鐵兵器曾使埃及等國家膽寒。亞述人的冶鐵術就是從赫梯人那裡學來的。赫梯帝國時期,農牧業均較發達,普遍使用青銅犁、鐮。大量開採銀、銅、鉛礦,已掌握鐵的開採和使用,並以之供應其他文明世界。貿易發達,是其主要經濟部門之一。赫梯以農業為主,工業除冶金之外,還有陶器製造、紡織等下工業部門。商業貿易也算繁榮,與埃及、腓尼基、塞普勒斯、愛琴海諸島等地都有往來。

  手工業出現更細的分工,有製陶、木器、皮革、裁縫、紡織等行業。由於經濟的發展,赫梯帝國時期的政治體制已不再是城邦或城邦聯盟,而是中央集權制帝國。國王是統攬軍事、行政、外交、司法、宗教等權力的最高統治者。“太陽”取代古王國時期的“塔巴爾那”,成為國王的王銜。國王死後被尊奉為神。

  赫梯人是一個習慣於征戰的民族,世代征戰讓赫梯人認識到沒有強勁的軍隊是不行的。赫梯歷代國王保持有一支人數多達30萬的軍隊。他們的武器先進,使用短斧、利劍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