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勵志成語故事

  很多中學生時常會想找一些勵志成語故事作為寫作素材,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德高望重

  北宋時期,有個名叫富弼的人,字彥國。他出身貧寒,從小讀書勤奮,知識淵博,舉止豁達,氣概不凡。當時有位前輩見過他後,讚歎說:“這是輔佐帝王的賢才啊!”

  富弼二十六歲踏上仕途。四十多年裡,他對北宋王朝竭誠盡忠,在處理外交、邊防、監察刑獄、賑濟災民等事務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不斷加官晉爵,先後擔任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為天子倚重、百官景仰的名臣。

  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北方的契丹國屯兵邊境,要求宋朝割讓關南的大片領土。朝廷決定任命富弼為報聘使者前往敵營談判。在交涉中,他不顧個人的安危,慷慨陳詞,列舉兩國數十年來結盟友好的歷史,勸說契丹王放棄割地的要求,成功地維護了本國的利益。他先後兩次奉命出使,第一次赴任,正逢女兒因病去世;第二次上路,又聞報小兒子出生,他都沒有回家看上一眼。歸國以後,朝廷為了褒揚他的功績,先後授予他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和樞密副使等要職,他都謙遜地再三辭謝,不肯就任。

  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商胡決口,洪水氾濫成災,河北六七十萬災民倉皇南下,湧向京東地區。當時,富弼正遭到政敵的讒言誹謗,貶謫到青州為官,他在境內騰出公私房屋十多萬間來分散安排災民,並出榜向當地百姓募集糧食,加上官倉中的全部存糧,都運送到各地散發。到第二年,河北小麥大熟,很多災民都扶老攜幼返回家鄉。富弼為國家招募到兵員一萬多人,民間頌聲載道。天子特派使者前來慰勞,並授任他為禮部侍郎,富弼卻辭謝說:“這是臣應盡的職責。”

  富弼為人謹恭慈和,即使當了宰相以後,也從不居功自傲,以勢傲人。無論下屬官員或平民百姓前來謁見,他都以平等之禮相待。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富弼年老退休,長期隱居洛陽。一天,他乘小轎外出,經過天津橋時被市民發現,馬上紛紛跟隨觀看,使熱鬧的集市頃刻之間變得空無一人。

  司馬光曾稱頌他說:“三世輔臣,德高望重。”這個評價是非常符合事實的。

  ——《辭人對小殿札子》

  【求解驛站】意指道德高、聲望重。多用來稱頌年老而有名望的人。

  【活學活用】王校長~,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妙語點撥】在北宋的宰相中,富弼和文彥博是老壽星:文彥博活到92歲,富弼活到80歲。八十載悠悠歲月,六十年官宦生涯,富弼的人生長河可謂波瀾壯闊。這裡擷取的幾朵浪花,可以觀照到他勤學苦讀,克己奉公,為官清正,賑濟災民,視民如子,謹恭慈和,無愧於“三世輔臣,德高望重”的稱號。

  【近義】德隆望重、年高德劭

  【反義】無名鼠輩、德淺行薄

  :精衛填海

  傳說,炎帝神農氏最寵愛的女兒女娃,模樣長得纖秀,卻有著堅強的性格。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動,游泳划船,跳水衝浪。

  一天清晨,風和日麗,正是出遊的好時光。女娃駛著一葉輕舟,在碧波盪漾的東洋大海上游蕩。海風輕輕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她載著小舟往大洋深處漂去。

  年輕單純的女娃,不知世道險惡,仍陶醉在溫柔的藍色大海里。突然,平靜的大海變臉了,微笑的太陽不見了,輕輕海風變得比刀刃還銳利,軟軟海浪變得比鐵錘還剛硬。女娃憑著高超技藝,劈波斬浪,左避右擋,與大海周旋。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大海的浪濤越來越高,女娃的力氣越來越弱。

  夜幕降臨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概星星們閉上了眼睛,不忍瞧見慘劇的發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大海吞噬,喧囂的濤聲掩蓋住了女娃的求救聲。但她不甘心被水淹死,她的精靈變成一隻美麗、勇敢的小鳥,她飛翔時總叫著“精衛!精衛!”所以她被叫成“精衛”。

  精衛住在佈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一心要填平可恨的東海,每天從西山銜一枝樹枝或一顆小石子,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它們投入海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雨雪霏霏,它不間斷地叫著“精衛、精衛”,以激勵自己的鬥志,它要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將東海填平。

  東海惱怒了,東海咆哮了,浪濤喧譁,白沫四濺:“你為什麼要把我填平?你為什麼恨我這麼深?”

  天空中傳來精衛鳥仇恨的啼鳴:“因為你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因為你還將奪走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

  “算了吧,小鳥兒!就算你填上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

  精衛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就算填到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填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將你填平。”

  從此,精衛更加不停息地往返於發鳩山和東海之間,把西山樹枝和石頭銜投東海。

  ——《山海經·北山經》《述異記》

  【求解驛站】比喻堅毅不拔,不畏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活學活用】有了~、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妙語點撥】精衛真是了不起!她明明知道大海是不可能被她填平的,可還是不停地填。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不管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有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有所作為。千萬不能因為有困難就半途而廢。再者,善良的精衛遭遇不幸時,想到的是不能讓別人重複自己的悲劇,併為此付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如果我們都來學習精衛這種無私的品德,那麼,我們生活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近義】矢志不移、愚公移山

  【反義】虎頭蛇尾、半途而棄

  :塞翁失馬

  古時候,北方邊塞住著一個老頭,人們都管他叫塞翁。

  有一天,塞翁家的一匹馬撒起野來,跑到塞外胡地去了。他的鄰居們得知此事,跑到他家裡,勸慰他不必過於傷心。誰知塞翁聽了眾人的話,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丟了一匹馬嗎,沒什麼大不了的!依我看,馬兒跑走了,說不定會給我帶來好處呢!”鄰居們聽得目瞪口呆,誰都不相信會有什麼奇蹟發生。

  過了一段日子,塞翁家的那匹馬由於過不慣胡地的生活,自己跑了回來,並且還帶來了一匹胡人的駿馬。鄰居們知道後,又都不約而同地趕來向塞翁祝賀。他們拍著那匹胡馬,嘖口稱讚。可這塞翁並不為此感到高興,皺著眉頭嘆息道:“這有什麼值得慶幸的。沒花分文得了一匹胡馬,弄不好會給我家引來災禍啊!”鄰居們聽了不以為然,心想:塞翁肯定是老糊塗了,不然,怎麼連好事壞事都分不清了。

  塞翁的兒子很喜歡騎馬,自從家裡添了那匹胡馬,就整天騎出去遊玩。誰知那匹胡馬未經馴化,很不服人管教。一天,胡馬把塞翁的兒子掀翻在地,他被摔斷了一條腿,落得個終身傷殘。

  鄰居們聞此不幸的訊息,紛紛趕來向塞翁表示慰問。可塞翁一點也不難過,反而勸慰大家:“各位不必為我的兒子憂傷,他的腿瘸了,雖然很不幸,但也可能因禍得福啊!”

  果然,一年之後,胡人揮戈南下,大舉入侵邊塞。邊塞上的所有青壯男人都應徵入伍,與胡人展開激戰,其中大部分人都死在戰場上。塞翁的兒子因傷致殘,是個瘸子,就沒有去當兵打仗,因而和年邁的塞翁一起保全了性命。

  ——《淮南子·人間訓》

  【求解驛站】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活學活用】王教授不小心碰倒了器皿,卻意外地發現了想要的東西。真是~,焉知非福。

  【妙語點撥】塞翁失馬中禍與福相依的現象,正好應證了“矛盾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的辯證原理。這啟示我們,跌倒了可以站起來,犯了錯誤改正就好。切忌用僵化的、不變的觀點看問題,而要用發展、變化的眼光。吃一暫、長一智,經過努力,失敗可以轉化為成功,落後可以轉化為先進。在現實生活中,不必患得患失,過於計較眼前的一得一失,不可用一時的對或錯論成敗,要學會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難關及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