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面描寫的文章精選

  描寫有正面也有側面,也可正側面結合。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送奶工

  天早上七點,樓道里總會響起那熟悉的腳步聲和洪亮的叫門聲“牛奶來了!每當聽到這一聲響起時,我便知道那為送奶工來了,我就會爬起被窩去開門.

  那位送奶工很普通,是一位50多歲的伯伯.那位伯伯的面板黝黑黝黑的,一看就知道是長年在外風吹日晒的結果;在他花白的頭髮下,有一雙不大卻炯炯有神的眼睛.卻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裡.

  因為他的流奶又濃又香,所以很多樓層的住戶都訂了流奶的.其中一家在六樓,六樓那家訂戶也就是我們家,12層樓,這上上下下一趟,不拿東西就已經把人累得夠嗆了,何況那牛奶瓶又圓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壞幾瓶.

  冬雪覆蓋了大地,萬物披上了銀色的時裝,漫長而又寂寞的嚴冬提前來到了.但不管颳風還是下雪,那位伯伯總是會來送流奶.

  清晨,還是跟往常一樣冷.“丁零”門鈴又響了起來,我還想在被窩裡睡覺,可又必須去開門,無賴中,我慢吞吞的去開門.開啟門,只見往常一樣站在門口,面帶著微笑,穿著一件黑大衣,額頭上有深深的皺紋,好像能把蚊子夾住似的,但是這樣看起來也很有精神.我隨手拿過流奶瓶,哪知流奶瓶一下重重地摔倒了地上,我失望地自言道:“哎,今天的流奶算是泡湯了!”那位伯伯笑呵呵地說:“不打緊,今天再補一瓶,不收費.”我接過流奶,道了一聲謝.

  又是寒風呼嘯的早晨,這位伯伯又來送奶,他小心翼翼地把流奶遞給我,當我接過牛奶瓶時,發現他的手都已經被無情的寒風給吹裂了,面板好象老松樹的皮,皺皺巴巴的,有一道道的口子,他的頭髮被冷風吹的微微顫動,我見他的嘴皮在顫抖,顯然他非常冷,儘管還是笑著的.我問他:“天這麼冷,您不帶手套嗎,要不我叫爸爸送你一雙?”他邊說邊指著瓶子:“你看,這瓶子外有一層冰珠,戴上手套,瓶子就容易滑掉,而且我已經習慣了.”他走時,我趁他沒注意,把爸 爸的黑色手套輕輕放在了他的框裡.

  又一天清晨,“送流奶啦!”我打來門,只見那雙手帶了一個黑色的手套,對方微笑著,當然我心裡也在開心的笑.

  我的外婆

  輕聲細語,平易近人卻又不失儀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又從未張揚過.經歷多少滄桑,卻又極其心地善良.這就是我的外婆———一個有著高雅氣質令我終生難忘的人.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電視裡傳出這首曲兒的時候,外婆總是不禁走出房間來,輕聲問道:“可不可以給我看看?”雖然她的語氣極其平靜,溫和,但終究還是透著一股強烈的慾望.往往這時,我和媽媽總會陪伴在她身旁,邊看著電視上的“林妹妹”邊聽外婆講敘著林妹妹與賈寶玉的愛情故事,她總是不厭其煩的講著,我們也總是不厭其煩的聽著.

  才貌雙全、善解人意、聰明伶俐,那雙含淚的眼睛,那纖瘦的身子總是讓人由心憐之,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認為外婆與林妹妹有幾分相似.

  “一個女人,應當多學點知識,衣服不求華麗,但求整潔乾淨;五官不求美麗,但求莊重,大方;談吐不求精闢,但求文雅有修養;有才而不張揚,有貌不以為傲.”外婆總是這樣教育我,她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能寫一手秀麗的毛筆字,她的畫,栩栩如生,真是妙筆生輝,她畫的花瓶曾經遠銷日本.外婆還有很好的剪紙手工,誰家結婚辦喜事都請她剪喜字和窗花.休閒的時候,她還會找來二胡,拉上一曲優美的“二泉映月”或找人下圍棋,她在當地深受人們的尊重.因此,媽媽總是讓我跟外婆學點什麼,但我卻總靜不下心去學,總認為這是過時的東西,外婆好像看透我的心思似的,她說:“你也許現在覺得這是一種束縛,但當你真正融入其中,你會知道這是一種美的享受.”

  內涵豐富,外表端莊整潔,談吐文雅善解人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華橫出卻不張揚,這便是我的外婆——一個我心中的“完美女人”.

  我的媽媽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生活中處處是學問,只要我們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做我們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

  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媽媽,我的媽媽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但是,她卻擁有一顆善良、堅強和慈愛的心。在我幼小的印象中,媽媽十分吝嗇。記得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每次帶我去超市,我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會好奇地央求媽媽買下來,那時,媽媽就會板起臉來責問我:“這些東西你真的需要嗎?能不買就不買,別浪費!”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極不情願的離開,心裡想:“別人要什麼,媽媽就給買什麼,可我的媽媽卻這麼財迷,什麼也不給我買,難道是媽媽根本不愛我嗎?”

  日子過的很快,寒來暑往,我上學了,媽媽為我辦了天津市和河北區兩個圖書館的借閱證,不管休息日家務多忙,都準時帶我到距我家很遠的圖書館還書、續借書。寒暑假裡,學校成立了課外興趣班,媽媽竟給我報了三個文化興趣班,暑假還有一個游泳班;平時一向節儉的媽媽為我準備了各種學科參考書和練習冊。不用說,媽媽這“慷慨”的原因一定是為了讓我取得良好的成績。

  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更加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上週,我國南方遇到了五十年罕見的大雪災,媽媽每天都守在電視機前關注災區人民的情況。前幾天社群舉辦了一次捐贈活動,平時為自己花一分錢都要算來算去的媽媽竟慷慨地捐了自己的一件平時不捨得穿的高階羊絨毛衣和兩百塊錢。我不解地問媽媽:“您這次怎麼這麼大方?”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家庭,全國人民都是兄弟姐妹,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讓他們度過難關。錢只有用在刀刃上,才叫花的值。該媽媽花的錢,媽媽花一百、一千都捨得。不該媽媽花的錢,媽媽一分也不會花,我們一定要學會節儉。”媽媽就是這樣一個有愛心,勤儉節約,可愛可敬的人。

  媽媽不僅是媽媽,更是我的良師,他教會了我怎樣做人。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要用心發現,用心學習,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