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墨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墨子出生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偉大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那麼墨子是個怎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墨子是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為人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末戰國時期宋國人,但是墨子到底是哪國人也還未從得知,有說是楚國人,魯國人,更有現在一個大膽的想法――墨子是外國人!

  墨子出生貧寒,也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世的思想家,他曾經學儒之道,但是後來放棄了儒學,另行鑽研!墨子為了宣張自己的政治主張,四處遊歷多國,廣收門徒,他的行跡也很廣,東到齊國,西到鄭國、衛國,南到楚國、越國。他自立門派――墨家學派!墨家學派也成為當時最具有影響的學派!墨子不僅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他倡導以人為本的治國之道,主張“非攻”與“兼愛”的理念。

  墨子“好學而博”,並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中的大好人。墨子也是非常有勇有謀的一個人,例如《公輸》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墨子揭穿了魯班於惠陽的陰險計謀,還成功的勸退了其攻打宋國的念頭。

  他倡導勿要鋪張浪費,節約勤儉的觀念,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墨子也是個發明製造工業的偉大科學家。“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可想而知,墨子善於製造武器。墨子堪稱全能人才,他在我國曆史上所做的貢獻多之又多,他的一生都在傳播墨家精神,始終為民著想。歷史中,由墨子建立的墨家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嚴密且幹練的神祕組織,其領導稱之為“鉅子”,而其他的都稱為墨者,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赴湯蹈火再所不辭;墨家的規則也是非常嚴明的,輕則判刑重則處死!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發現人才,重用有賢能的人才,因此也受到了百姓的愛戴。

  有遊於子墨子之門者意思

  “有遊於子墨子之門者”,出自《墨子·公孟》一書,是墨子的傳世名言之一。意思是有一位遊歷到墨子門下的人。這句名言以一位遊歷到墨子門下的人的兩個小故事為主線,向世人講述了“有遊於子墨子之門者”其中一些深刻的含義及道理。直至今日,仍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故事一,有一位遊歷到墨子門下的人因才思敏捷,墨子便向該人許以官職,讓此人跟著自己學習。一年之後,此人要求墨子兌現當日讓自己當官的承諾,墨子以“魯國人葬父”的故事,告訴此人這樣一個道理:兒子為父親下葬是義務,不能談條件;學習增識也是應該的,更不能以官職為學習的前提。

  故事二,有一位遊歷到墨子門下的人,墨子問他為何不學習以增進自己的見識呢?此人回答:因為我家中無人學習。墨子便以“美”和“富貴”為例,告訴此人這樣一個道理,“美”和“富貴”如果是自己所追求與嚮往的東西,又何必因為他人不追求而放棄呢。同樣的,學習是天下最寶貴的東西,能增進自己的見識,明白更多的道理,是不需要因他人的做法而左右自己不去學習。

  “有遊於子墨子之門者”這兩個小故事都體現了墨子勸人學習的刻苦用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學習道理以達到改變自身的目的。從中體現了墨子愛才、惜才的觀點,也向世人道明瞭“學無條件”,“學不為他人”的深刻之理。

  墨子非命原文及翻譯

  一提起我國的哲學家,歷史上唯一是勞動者出身,大家不難猜到是我們偉大的墨子。墨子出生於春秋末期,當時墨子所處的朝代國家眾多,國與國之間的戰役接連不斷,百姓不僅要應付沉重的稅費,還要忍受戰火不斷的威脅,難以休養生息。

  墨子在各個國家之間遊學時,對於百姓的遭遇有著深刻的體會。為了讓百姓對於統治者的統治不心存不滿,統治者一直崇尚“天命”一說,一直向窮苦的勞動人民灌輸著身份與地位差異的思想,迫使勞動者只能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親身目睹勞動者的困境,勞動者出身的墨子提出了“非命”一說。

  非命的意思是不聽從命運的安排,要勇於反抗命運,對抗命運。墨子的非命,主張各人要勇於反抗命運,要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要相信自己奮鬥就會有所改變,以望鼓勵百姓敢於反抗,勇於改變生活現狀的目的。

  墨子的非命說在當時所處的朝代來說,是一個勇於挑戰王權,勇於挑戰統治者的舉措。“非命”一說的提出,如同石頭投進平靜的湖面而激起陣陣的漣漪。不少處於下層階級的勞動者為此受到鼓舞,不斷以此為鑑。

  墨子非命,也就是墨子不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勇於反抗命運,宣傳著各國與每人之間都是平等的,以期減少國與國之間的戰役,希望和平安穩的環境能讓百姓得以休養,也向勞動人民宣傳了要積極對待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