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情散文隨筆閱讀

  在“五四”以來的現代散文創作中,最早發端和得到發展的是議論性散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經典心情散文隨筆,供大家閱讀。

  :每一個昨天,都是陌生的經驗

  拼盡全力地跑過去,雖然滿身泥濘,卻也無比精彩。

  曾記得看過一場電影,老醫生在監獄裡奄奄一息,外面的病人傳來資訊,需要他診治。

  老醫生閉著雙眼,沉默良久,回答,每一個病人狀態不同,即使你描述得如此詳細,恕我無能,依然無法診斷。

  “可是,你有60多年的行醫經驗,只有你才能救他。”

  “60多年的行醫經驗算什麼,在每一個新的病人面前,這經驗都得清零。”

  “可是你明明靠經驗就能救人。”

  “但這個人只靠經驗救不了,我至少看他一眼,才有救他的信念啊!”

  在最關鍵的時刻,監獄長終於動容,決定送老醫生前往病號身邊,讓他親自診斷,無奈,老醫生死在了前往的路上,最終也未能救那病人,病人也在疼痛中死去。

  電影結束時,他那句“在每一個新的病人面前,經驗都得清零”,讓我感觸頗深。這是一個尊重經驗的時代,很多時候,經驗已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我們看簡歷時,喜歡看他們的年齡,他們從事工作的年份,他們在工作中做的事情,面試時,他們也會機械地把簡歷上的東西描述一遍,或誇張自己的能力,或不善言談。

  所以,我們總會看見很多迷茫而年輕的臉孔,應聘失敗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我沒有經驗。也曾聽到很多人嘗試後的嘆息聲,不如意時,他們會找藉口說,就當積累經驗。

  但我們往往忽視了一點,凡是昨日的,都已是陌生的經驗,過去的真的已成為過去,每一天都是新的,經驗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貴。在我看來,經驗更像是昨日的教訓,教訓會在我們身上留下疤痕,但疤痕可以大小不一,卻不一定會避免我們以後受傷。

  也記得我做配飾設計師時,我的主管不同於其他人,他招聘時,不喜歡看這個人有沒有經驗,卻喜歡拿出一張圖紙,讓來應聘設計師的人說說自己的感受。

  遺憾的是,大多數設計師介紹自己時侃侃而談,每一句話都精緻到像背誦的篇章,但談到自己對一件藝術品或一間房屋的感受,他們卻吞吞吐吐,說不出特別的感覺,大有一種“這個我沒有準備”的意味。

  我曾問主管,直接找一個有經驗的人,他們可以直接為我們所用,不是更好嗎?

  主管卻說,不是你想的這樣,設計師需要天馬行空,需要新的創意,更重要的,他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的審美和觀點與我們的不謀而合,這才是我們要找的那個人。我們不需要設計師對空間機械的理解,也不需要千篇一律的模板。

  主管一直沒有找到那個特別合適的設計師,他似乎也不著急。倒是老闆沉不住氣,直接高薪聘用了一個特有經驗的設計師,這位“大神”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腦子轉得很快,佈置空間的手法也很快,只要甲方有了新的反饋,他似乎幾秒鐘就能推翻以前的設計,做出迎合對方的設計。一開始,甲方很欣賞他這份迎合,沒想到,到了最後,甲方提出要換人,理由居然是,這個“大神”沒有主見,我們幾乎吐血身亡。經驗多了,也是一種負擔,總想著以自己的經驗征服他人,卻未想到最先失敗。

  所以,任何刻意的逢迎都是一種偽裝和慾望,它遠沒有堅持和信念來得更重要。突然覺得這人生啊,就像行走在海里的船,所有的經驗在海嘯面前都是空白,若你覺得只有一個老船長就已足夠,或許下一場海風就能將你席捲到海的對岸。

  最終,在主管的堅持下,老闆僱用了一箇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兩年的設計師。女孩不同於其他的設計師,她不僅有主見,更重要的是她會堅持自己的設計,如果與甲方有了意見的衝突,她也會修改,但她不會盲從,她會設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以供甲方選擇。那年,她工作間的燈夜夜開著,她沉迷並穿梭其中,這場景多次感動到我。我們不得不承認,經驗在設計面前,遠遠沒有投入重要,在設計面前,或許也無經驗可談。

  陳丹青老師所著的《陌生的經驗》的序言中,李靜老師寫道:“一切皆出於天性,那慷慨而專注的情熱。”於是,藝術家才有了目光、關切以及取捨。我們似乎可以想象陳丹青老師就站在街頭,他的目光越過人群的主角,去關注邊緣人的生長,他從不在意過去發生過什麼,只在乎眼前的人流,他找到自己所需的素材,去感受,去創作。過去的在他看來,如同死亡一般,可以被紀念,懷念,卻永遠不能為今日的創作提供新鮮的創意,所以,這世間也就不存在經驗。

  世界是陌生的,是需要被人探索的,所以它才充滿魔力,吸引我們往前走啊,往前探索。我們別在意昨日發生了什麼,也無須多想過去的時光你是成功還是失敗,手中捧著的紅酒不管陳釀多少年,它被開啟的那瞬間永遠是新鮮的,復古的裙裝無論源自哪個時代的創意,它在穿上身的那一刻都是專屬於你的。

  昨日的經驗,如同笑談,就像我向來不曾在意昨日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只想大踏步往前走去,帶著我對未知生活的情熱與執著,一直向前。我相信這世間混淆了許多假象,它們曾矇蔽了我們的心靈與雙眼,讓我們對應該愛和關注的人不以為意,我們更願意停留在昨日,那該死的經驗裡,不肯走出來。

  所以,我更願意做一個熱愛生活的孩子,不論新舊,無關遠近,只要它們能帶給我快樂,我就願相信它們,甚至迷信。

  每一個願放棄經驗、點燃信念的時刻,都無比珍貴,那笨拙的摸索,愚蠢的夢想,看起來生澀而可愛。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幸福的人生都是在別人的寬恕中,也是在寬恕別人中度過的,因為你有一顆博大仁愛的心,你會獲得幸福的人生,你的人生是如此快樂而又輕鬆。

  什麼是寬恕?馬克·吐溫曾經說過:“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馬蹄上,這就是寬恕!”

  日常生活中,寬恕並不罕見,也許就在我們身邊。公交車上,別人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腳,別人說一聲:“對不起!”你給他一個微笑,回一聲:“沒關係!”這便是寬恕。

  仔細想想,寬恕確實會使人快樂。懂得寬恕別人的人,心中沒有仇恨的擔子,擁有很多的朋友,天天都會開心。不懂得寬恕別人的人,整天斤斤計較,算計自己的損失,只會記仇,因此很難開心。

  寬恕是心靈盛開的花朵,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責怨,給別人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化干戈為玉帛。事實上,幸福的人生都是在別人的寬恕中,也是在寬恕別人中度過的,因為你有一顆博大仁愛的心,你會獲得幸福的人生,你的人生是如此快樂而又輕鬆。

  其實一個人過好生活的每一天並不輕鬆,只有把你的那些痛苦像包袱一樣一次次地扔掉,你才會帶著快樂輕裝前行。

  一個漂亮的女孩不幸遇到車禍而成了殘疾人,丈夫卻在她尚未康復時就殘忍地離開了她。她決定割斷自己和他過去的聯絡,不使自己的未來受控於沒完沒了的怨恨。她看清楚了丈夫是個什麼樣的人,於是成功地寬恕了他。

  這並不意味著她已把心中的創傷忘了個一乾二淨。她只是開朗地“不念舊惡”,認識到讓過去的事情隨風而去,興許是最輕鬆的選擇。

  當然,寬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比較需要我們寬恕的,往往是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和事,每當追憶起這些痛苦,心中難免會憤憤不平。

  然而仇恨從來不能造成“平衡”或“公正”,它往往會使你陷入越來越痛苦的精神煉獄中難以自拔。它像洪水一樣漫延,矇蔽住人的眼睛。聖雄甘地說得好:要是大家都把“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作人生法則,那麼整個世界早就亂作一團了。

  “二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發生激戰,最後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絡。他們之所以在激戰中還能互相照顧、彼此不分,是因為他們是來自同一個小鎮的戰友。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互相鼓勵、安慰。

  十多天過去了,他們仍未與部隊聯絡上,幸運的是,他們打死了一隻鹿得以維持生命。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遇到了敵人,經過再一次激戰,兩人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他們自以為已經安全時,只聽到一聲槍響,走在前面的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

  後面的戰友惶恐地跑了過來,他驚恐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趕忙把自己的襯衣撕了用來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戰士一直叨唸著母親,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生命即將結束,身邊的鹿肉誰也沒動。天知道,他們怎麼過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時隔30年後,那位受傷的戰士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他去年去世了。30年前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了他發熱的槍管,但當時我就寬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所有的鹿肉,但我也知道他那樣做是為了活下來見他的母親。

  “此後30年,我裝著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能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二十幾年的朋友,我沒有理由不寬恕他。”

  總有一些人這樣認為,只要自己不原諒對方,他一定會因為內疚而沉痛。其實真正痛苦的是你自己,你不能原諒對方,因此你的心情永遠處於那種責怪之中,為此你耿耿於懷,為此你鬱悶不樂,為此你寢食不安,為此你憤憤不平。

  我曾看過一篇題為《蘇格拉底與失戀者的對話》的文章,失戀者說他很痛苦,蘇答道:“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也就沒有味道了。”失戀者說:“到手的葡萄丟了真遺憾。”蘇答道:“丟了就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鮮美的葡萄還很多。”失戀者說:“他想用自殺來表示他的誠心。”蘇答道:“如果這樣你不僅失去了你的戀人,同時還失去了你自己,你會遭到雙倍的損失。”

  寬恕不但是原諒他人的錯,更是讓自己從那些傷害自己的情緒中解放出來。著名作家德斯蒙德·圖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說過這樣一段話:“為過去困擾、折磨、無法解脫,生活品質受到嚴重損害。無論我們多麼有理,我們的不寬恕只能傷及自己。氣憤、仇恨、惱怒、痛苦、報復……這一切都是死神的精靈,會像奪去蘇西的生命那樣,也會奪去我們的‘一部分生命’。我相信,我們要成為全面、健康、快樂的人,就要學會寬恕。”

  不懂得寬恕的人,拆掉了他自己也得通過的橋樑,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獲得寬恕。寬恕不僅僅是給別人,更是給自己的美好生活創造了一個機會和平臺,通過和解,相逢一笑泯恩仇。因為,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過往

  晚間百無聊賴的看著電視,卻不知看什麼是好,播來換去一幕韓劇展現眼前,以往從不喜看這類節目,停留片刻,看著那螢幕張張青澀臉龐,還是感覺劇情是那麼的幼稚可笑,不解為何那麼多的人追隨,可能對於他們而言韓劇是好看的,因為內心所向往,只是想言編劇真就是一騙子,他們的套路一定、故事多樣、愛情主要;男一號如是多金,女一號就一定草根;男一號帥氣,女一號就肯定可愛;車禍是一定要有,痴心也是必須,但生死難測,關鍵還得看編劇;演戲是瘋子,看這戲幻想現實情節就是這樣的還真就是傻子。

  此刻,心早已不在眼前,瞬間飄向以往。孤夜,深秋的夜很冷,落寞的心空總是感覺到有那麼一點蕭瑟,回望一路走來穿越季節的長廊,寂寞,總在冷悽的午夜將心包裹,那無法排散的孤獨是一種冷,是一種殤。

  望著時光的腳步隨著細雨的飄散而離去,心中不知為何產生了絲絲留戀。抬頭仰望著黑濛濛的天空,幾許惆悵的情愫悄然爬上心頭,昔年的童顏還定格在眼前,好似一夜美妙的童話定格在記憶深處,未到盡頭卻已呈消亡。

  緊閉雙眸,感懷那段被歲月掩埋的記憶,一段段陳舊的劇情,一個個模糊的身影,好似風中的細雨般,凌亂的舞動著思念的痕跡,瞬間飄散如煙。知道人有悲歡離合,世間沒有盡如人意之事;知道無論悲歡,人生還是要繼續前進,像時光一般,永遠沒有停下之意。歲月荏苒,時光斑駁,指尖流沙飛逝,我於茫茫長夜之中矗立窗前。瞭眼望空,心似涼水冷若冰霜,用沉寂來偽裝自己的難過,用平靜來融化內心的蒼涼,淚眼朦朧低眉淺心向雲告知,雲兒不理我;向夜訴說,夜兒不解我。懷戀曾經的美好,依戀曾經的人事。現實太過於蒼茫,夜晚總是彷徨。獨自一人的時候心是平靜無波安然靜止的,眷戀著曾經的物是人非深不自拔。

  窗外冷風襲襲吹來,渲染著這夜的淒寒,落葉飄過窗前,眸隨葉動飄向遠方。樹梢花兒蕭蕭落下,滿地紅花重淒涼,一夜花落便成冢,甚是惹人心傷濃濃。薄霧輕起,思緒悠悠忽忽如墜五里雲霧。晃晃悠悠猶如做夢一般,看見了曾經熟悉的風景,那是一幅校園唯美的畫面。那時的人、事、物、情、景歷歷在目,似深非淺在腦海一閃而過。於是難過爬上心頭,悲傷在嘲笑,嘲笑我內心的柔弱,無法看透往事如煙雲。

  人總是容易觸景傷情戀戀不忘過去,誰都無法逃脫記憶的牢籠。這一路旅程風景漫漫走來,細數過往曾經雲非月,直道滿心落寞情懷,一直無法做到淡漠幽雅靜心居。總會時不時的想起過往,既然是過往,那便是過之而往,若要說有墨跡,那便是有喜悅、憧憬、彷徨、悲傷。回憶在心間一直是一座無法觸碰的城堡,害怕被觸及也不敢去撫摸,那裡面住著一些無法回憶卻又不得回憶起的故事。只要一點點狂風暴雨便會襲來,或許那座城堡便有可能在轉眼之間被摧毀殆盡。而那些回憶的弦總是有一下沒一下的觸動我心,令我肝腸寸斷。

  追憶童年美好,卻是落地生花人蒼茫,時光淡化了一切的美好。花開歲月靜好,花落時光遷變,曇花一現美,靜候曾經的水墨年華。浮華塵世,放聲高歌卻是唱跑了年華的曲調,荏苒時光巧弄芊雲,年華滄桑成煙雲。變化太大,心傷太快,人走茶易涼,事物遷變過於蒼莽。稍縱即逝的年華,我曾經用心譜曲的歌已經在時光的流淌中逐漸褪色,褪盡繁華終剩黑白,彩色童話變成漫卷心過往。

  黑夜無邊,淹沒容顏,淺心聆聽風聲,帶來的是一片蕭條,閉眼,心沉浸在過往,思想已不復當初純美。眷戀的人,懷戀的事,想念的人已經面貌全非。時光悄然,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脫變,變的不止是我,還有依依不忘的那些人,我們都成了歲月的俘虜。在心間默唸,忘卻悲傷,放掉眼淚一切是必然,不傷、不痛,平靜對待一切。

  或許,在這慌亂的歲月中,我們誰都沒有錯,只是那不經意的一場雨,淋溼了我們的年華。或許,我們那青澀的記憶中也有一許苦澀的味道,但是,依然懷念,畢竟,那是我們走過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