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冶金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冶金,中國自先秦至明清兩代的冶金業發展情況。中國冶金是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採石和燒陶發展起來的。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中國古代冶金簡介

  採石時不斷髮現各種金屬礦石,燒陶窯為金屬的冶鑄準備了高溫爐和在爐內還原條件下冶煉礦石的技術。在甘肅東鄉縣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中發現的距今約5000年的青銅刀,以及在其他一些新石器晚期遺址中相繼發現的早期銅器和銅渣等,標誌著中國冶金業的誕生。《左傳》等古文獻中關於夏代鑄九鼎的記載和這時期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物,說明隨著夏王朝的建立,青銅冶鑄業有了初步發展。

  商周青銅冶鑄的興盛歷年出土的商周青銅工具有鋤、鏟、?、錛、斧、鑿、鑽、刀、削、鋸等,青銅武器有戈、矛、鉞、戟、劍、鏃等,禮樂器有鼎、簋、盤、盂、鍾等。青銅工具以超過木石工具的優良效能提高了整個社會生產力,青銅武器則成為維護奴隸制國家的物質力量。為數眾多而花紋精細、造型複雜的青銅禮樂器珍品更顯示出青銅業發展的精湛工藝,反映了當時社會文明的水平。

  商周青銅冶鑄作坊和礦山遺址的發掘,反映了青銅冶鑄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距今約3600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遺址,出土有陶範、化銅爐殘壁和銅渣。鄭州商代前期都城周圍的作坊遺址,僅南關外一處鑄銅遺址面積就有1000平方米以上,出土大量陶範、大塊煉渣、熔銅爐壁。安陽殷墟在今苗圃北地和孝民屯都發現有較大規模的鑄銅作坊遺址,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殘留有1.2 米長的大陶範。湖北盤龍城商代遺址出土各種熔爐多座,江西清江吳城商代遺址出土石範,說明在商代,不僅黃河兩岸而且長江兩岸青銅冶鑄業也有較大發展。洛陽北郊西周青銅冶鑄遺址面積達 9萬~12萬平方米。在試掘的 200平方米中出土了很多銅生產工具、上萬塊陶範、大量爐壁殘塊和大塊煉渣。山西侯馬發掘出東周時晉國鑄銅遺址,河南新鄭發現有韓國鑄銅遺址多處。這些遺址所反映的鑄銅業在規模上、技術上、產品上都有新的發展。

  商周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①鑄造出世界罕見的青銅文物。如商代精美的四羊尊、重875 公斤的司母戊青銅鼎及東周曾侯乙墓出土的音調準確的大型成套編鐘等。②掌握了先進的古代鑄造技術。鑄造工藝有範鑄法、分鑄法、鑲鑄法、失蠟法等;制範材料有石範、泥範、陶範、鐵範;鑄造型範結構有單面範、雙面範、複合範、疊鑄範等。③總結了最早的青銅合金配比和效能、用途關係的規律,即<考工記>所載的“六齊”。④不同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純銅-砷銅-青銅”發展歷程,至今尚未發現中國有砷銅階段。

  與青銅冶鑄一起興起的是錫、鉛的開採與利用。金、銀工藝也有相應的發展。東周時青銅表面加工的鎏、貼、錯等技術已甚精緻,並用金鑄造貨幣。東周時出現鑑別青銅劍質量的相劍術,實際是一種靠肉眼觀察鑑定金屬質量的金相學。

  東周、秦漢到南北朝時期冶鐵業的發展冶鐵業起於春秋時期。甘肅靈臺、江蘇六合、湖南長沙等地區都有春秋時期的小件鐵器物出土。早期的鐵是以礦石直接還原得到的含碳量很低、效能較軟的鐵。春秋末期,鍊鐵爐溫提高,得到含碳3.5%以上的生鐵,可以在較低溫度***1200℃***熔化、鑄造,並通過加熱退火,消除脆性,得到韌性鑄鐵器件。這一發明早於歐洲約2000年。戰國中期,鐵在農具、手工工具、兵器上大規模應用,冶鐵業中心逐漸形成。山東臨淄齊國故都冶鐵遺址有四處,其中最大的一處面積40餘萬平方米。河北易縣燕下都城址內有冶鐵遺址三處,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河北興隆燕國鑄鐵遺址出土鐵範共48付,87件。鐵範的應用提高了鑄鐵的生產率,促進了產品規範化和批量生產。其他如趙國的邯鄲、楚國的宛***今河南南陽***都是當時重要的冶鐵中心。

  秦漢時期,冶鐵業成為最重要的手工業。秦滅六國後,遷冶鐵業者趙人卓氏、齊人程鄭入蜀,使臨邛***今四川邛崍***發展為又一個冶鐵業中心。公元前 119年,漢武帝實行冶鐵官營,在全國設鐵官49處,每個鐵官下屬一至幾個作坊。已經發掘的漢代冶鐵或鑄鐵遺址有20多處,多數建在有鐵官的地區。這些作坊中,一種以冶鐵為主***一般設在礦山附近***,另一種以鑄鐵為主***設在城市郊區***,少數是冶鑄兼作。南陽瓦房莊遺址是一個大型鑄造作坊,面積12萬平方米,有熔爐17座。鄭州古滎河有一冶鑄兼作的作坊遺址,有橢圓形煉爐二座,有效容積40~50平方米,停爐後留下的積鐵塊重20噸以上,還有各種鑄範、風管、煉渣等遺物,反映出冶鐵生產的巨大規模。與東周比,秦漢鐵器具有品種多、質量好、數量大、分佈廣的特點,鐵器遍及兵器、工具和生活用具各個方面;材料質量有塊鍊鐵、各種不同硬度的鋼和鑄鐵等;製作工藝採用鑄、鍛、柔化、滲碳、淬火等技術。尤其是出現了用生鐵反覆加熱鍛打和淬火的百鍊鋼工藝,使鋼的質量達到較高的水平。遍及中原的各種秦漢鐵器的出土,表明鐵農具和手工工具已經普遍取代銅、骨、木、石器。鐵器的使用也迅速擴充套件到廣東、廣西、雲南、新疆、遼寧等邊遠地區。

  秦漢用黃金為貨幣,金產量有較大增長。

  魏晉南北朝時期冶金業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中國古代鋼鐵生產技術的獨特體系和某些產品的規範化、系列化。廣泛使用的灌鋼是一種生產工藝簡便、產品質量優良的重要制鋼方法。北齊綦毋懷文造宿鐵刀的精湛工藝,特別是淬火熱處理技術,使古代鋼鐵技術體系更為完善。河南澠池出土的近2000件鐵器中,有455件六角軸承是具有17種規格的系列產品;1101件V形鏵是互換性很好的成套組裝犁鏵的組成部分。這些產品反映當時使用鋼鐵器物所達到的普遍程度。

  唐宋元時期冶金業的繁榮這一時期冶金業的繁榮可以從採冶地區的擴大、產量的提高、生產品種增加和大型鑄件等方面反映出來。《新唐書·食貨志》載唐前期有坑冶168處,計銀冶58處,銅冶96處,鐵山5處,錫山2處,鉛山4處。實際民間採鐵決不限於五山,零星記載產鐵地點不下百餘處。宋代冶金業有重大發展。北宋初各路主管礦冶的機構監、冶、場、務有201處,到北宋中期增至 271處。利國監***今江蘇徐州東北***是當時最大產鐵中心,有36冶,冶各百餘人。萊蕪監***今山東萊蕪東南***有鐵冶18所,冶工1800餘人。磁州***今河北磁縣***亦有冶鐵中心,並以產鋼出名。宋代已較廣泛用煤鍊鐵,又推廣了用膽水從鐵中提取銅的技術。銅冶也擴大規模。廣東嶺水銅場有10萬人從事開採。元代較大的冶鐵中心有44處。綦陽鐵冶有冶戶2764戶;燕南燕北17處鐵冶用工 3萬餘人。

  據官方記載:唐元和初每年採鐵207萬斤,宋皇佑年間官府每年得鐵724萬斤,元至元十三年***1276***課鐵1600萬斤。這些數字雖不能確切反映全國產量,但可說明冶鐵量有明顯的提高。

  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多方面促進了冶金業的繁榮。首先,工農業發展需要大量鐵工具。元代潁州地區就有每年輸鐵100多萬斤,鑄農具20萬件供應市場的記載。其次,商品經濟發展使貨幣的需要量猛增,銅、鉛、錫等消耗日大,宋代部分地區還行使鐵錢。另外,宗教的興盛,藝術品和建築裝飾的發展也耗用更多的金屬。其中一些大型鑄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冶鑄的新水平。唐武則天時在洛陽鑄銅天樞,高105尺,下有鐵山圍170尺。鑄九州鼎,高14尺到18尺,用銅56萬多斤。五代時所鑄滄州鐵獅重10餘萬斤。宋代在太原晉祠鑄有四個大鐵人,在正定鑄大銅佛高73尺。元代用鐵1.6萬斤鑄鐵龜,又鑄銅殿長2.7米、闊2.5米。又有一些極為精巧的鑄件,如唐代鑄造的黃道遊儀,北宋鑄造的水轉渾天儀等。這一時期的金屬加工,工藝精湛,嵌鑲銅鏡技術達到高峰,金銀飾品及鎏金器物受到世界讚譽。

  明清時期冶金業的發展這一時期金、銅、鐵、錫、鉛、鋅的生產規模和產量都比唐宋時期有所增長,並生產白銅***銅鎳鋅合金***。銀兩逐步成為主要貨幣,銀產量亦有增長。

  明初規定各省的鐵產額為1847萬斤,高於歷史上記載的水平。洪武六年***1373***在江西、湖廣、山東、廣東、陝西、山西等省置冶鐵所13處,後增設長沙、茶陵 2處,永樂時又在四川龍州、湖廣武昌、直隸遵化、遼東三衛裡置冶鐵所。其中著名的是遵化鐵廠,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時年產生鐵48.6萬斤,鋼27萬斤。明後期,冶鐵已用活塞式風箱,並在世界上最早使用焦炭。鋅的冶煉臻於完善,可能已使用硫化銅鍊銅。清代冶金續有發展。雲南銅礦規模巨集大,開30餘廠,乾隆時年產逾1000萬斤。廣東鐵廠林立,用瓶型大容積高爐,日產鐵最高可達6000斤。廣東佛山鎮以鑄鍋、炒鐵、制鐵線鐵絲等聞名,產品暢銷國內外。陝西南部為新興冶鐵區,設廠於深山老林,亦用大型高爐,並就近製作鐵器。鍊鋼方面,在灌鋼基礎上發展為蘇鋼,質量提高。

  明清以來,冶金業的規模遠遠超過前代,並發展了鑄造、鍛造、有色金屬生產和加工技術,向歐洲出口白銅、鋅這些當時還是獨特的產品。不過,清代冶金業與歐洲崛起的資本主義近代冶金工業相比,已日見落後。這是中國封建制度長期延續、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