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哲學思想內容是什麼

  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哲學家,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子的哲學思想內容

  老子哲學是指從老子寫的《老子道德經》中提取出來的哲學道理的總稱。老子哲學顧名思義是老子所創辦的哲學,在老子哲學中老子提出知識是沒有單一性的。同時老子還不相信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考量總結出治理國家建設發展的規律,所以他主張無為而治。

  老子哲學在後世的發展中不斷得到充實,例如漢朝時黃老學說就提出休養生息,治理國家。

  在老子哲學中老子主張“道”原本是沒有名字的,因為它指的並不是一個實在存在的物體,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規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根源。但為了更好地傳播和思辨這一思想他只好將他命名為“道”。老子哲學中還有許多學說,比如元靈學。元靈學是認為,元靈深處人們身體裡但卻獨立於人的身體。就像西方的靈魂說,元靈也可以脫離人的身體存在於宇宙之間。元靈不是人的器官和感覺,所以元靈是不會因為人的行為而改變的,一直都是純正善良的是不為人的行為所支配的。也就是說元靈就是人們最純淨善良的一部分,當一個人一生行善的時候,元靈就會如實反映,這樣當他死去時他就會隨著他的元靈重生,而一個人一生的善行不足時,他的元靈就會脫離本體,而他自己也就得不到重生。所以,道家文化強調人應向善,要多做善事這樣可以在輪迴之後元靈得到重生。

  老子的思想主張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無論什麼事都要遵循本源。並且要遵循發展的規律,不能強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分開來講,老子的思想主張分為政治上和權術上。

  其中最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無為而治了。他認為國家應該消極應對敵國的戰爭,不應該積極發動戰爭,最好的進攻是防禦。覺得即使和其他國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不過這一主張受到的支援並不多,因為當時處於戰爭時期,群雄都是積極的開拓疆土,保家衛國,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張不受歡迎也很正常。

  而在權術上,老子主張物極必反。覺得凡事都有雙面性,不能過於強求,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加不好的後果。這個主張比較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所以時至今日依舊值得人們研究。

  當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張遠遠超過上面所列舉的一些,所以說,老子被後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的很多主張已經超過了當時的社會發展,即使是拿到現在這個社會也依舊是比較先進的思想,難怪後世人會將老子神話,甚至連歷代皇帝也會特意去祭拜。

  老子辯證法思想內容

  老子認為道是這個世界的本源,他覺得這是一個典型的客觀事實。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從兩面出發,認為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轉換。當然他的辯證法思想,存在一定的問題的話,偏激的認為,如果對立的轉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條件。他認為福禍都是相依的,對立的相互轉換認為是迴圈的過程,這種片面的是形而上學的。

  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這是需要一種轉換的。的確,正的相對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對面就是失敗,就像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一樣,這是需要積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體現了唯物的辯證主義思想。這種辯證思想在本質上是對的,但是存在著濃厚的時代主義發展特色。這是有失偏頗的。

  就像他所以為的,在一定程度上掙脫了當時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他的理想藍圖與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相違背,歷史是不會倒退的。至於他所倡導的道法自然,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至少揭示了世間萬物的演變。但是我們不能全盤否定老子的思想。至少在今天他的思想還是用很大作用,更不用說在兩漢期間,無為而治的思想給文景之治的出現起了多大作用。

  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君主對百姓的剝削,在老子眼中,小國寡民才是最好的,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對那時的國家經濟以及後世道家思想的影響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