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生活的啟示作文

  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啟示?分享一下吧,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範文吧!

  描寫生活的啟示範文1:恩師帶給我的啟示

  從小到大,我的老師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可以稱得上是“恩師”的卻沒有幾個,最可以稱得上是“恩師”的還是要數我六年級的班主任了。

  從五六歲開始,我那幼小的心靈中就萌發起了一顆小小的嫩芽,那就是長大後要像電視上的叔叔阿姨一樣當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女警察。可是後來我的眼睛漸漸近視,甚至戴上了一副難看的眼鏡,那時我說我長大後想當一名警察,可一些同學說:“都戴眼鏡了還咋當警察?”就是他們使我這美好而純真的夢想頃刻之間化為一片廢墟。從那以後,我便再也不敢去想當警察的事了。這時,我這可幼稚的心已經稍微有點成熟了,也逐漸敬佩作為一名老師而且人人愛戴的業,那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稱職而又出色的教師。

  升到六年級,我結識了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便是我前面第一段提到的班主任。是她,讓我明白了做人得道理;是她,教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知識;是她,帶領我們走出知識的迷宮;同時,又是她,叫我懂得了想要做一名稱職而又出色的教師起碼先應該擁有的道德準則…

  老師,您給了我多少啟示,可以說,您做的每一個動作,道出的每一句話語,付出的每一滴心血都給了我啟示。如:您讓我懂得了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團結、和睦相處;叫我悟出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蘊含的深刻道理並催我奮進。您是無微不至的,是和藹可親的,更是無私奉獻的,您教給我的深刻啟示,都記在心裡了,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的。

  老師,你是那辛勤的園丁,你是那無私的蠟燭,您又是那潔白的粉筆,我要向您學習,和您一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和您一樣深入到同學中間和我們做朋友。老師,我要讓您知道,您的心血沒有白費,您有付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的。而且,我從您身上得到的啟示將伴我一生。

  老師,我愛您!老師,我讚美您!

  描寫生活的啟示範文2:鏡子的啟示

  有一位小男孩不知道什麼是鏡子。有一天,他拿著鏡子在看。他說:“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想我的呢?”接著,他張開嘴巴,小男孩覺得很奇怪,就用手抓抓腦袋,那個人也抓抓腦袋。小男孩很氣憤,鏡子那個人也很氣憤。小男孩哭著向媽媽跑去,並說了全件事。媽媽說:“傻孩子,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只要你對他笑,他也有對你笑的!”小男孩恍然大悟。

  記得有一次,我看見了一位老人過馬路,我正想去扶他,有一位大哥哥看見我準備去扶她,他摸著我肩膀說:“小朋友,你還小不懂得怎樣做好事,還是讓哥哥來吧!”“我也可以做。”我爭辯道。但是那個哥哥根本就不相信,那也沒辦法。從他的身上,我學習到了怎樣做好事,雖然他不肯給我扶老人過馬路,但我知道他是怕我不懂得交通規則。

  還有一次,我看見爸爸正在給爺爺洗腳,媽媽在給奶奶洗腳,我好奇的問道:“爸爸媽媽為什麼要給爺爺奶奶洗腳呢??”爸爸媽媽笑著說:‘這叫孝順,你還小,不懂,等你長大了就懂啦。”我很不服氣,想:為什麼大家都說我小不懂呢,我一定要讓他們大吃一驚。我立刻端來了兩盤水,要幫爸爸媽媽洗腳,還說:“偉偉長大了,我懂得孝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一起其樂融融笑了。

  是啊,生活就像一面“鏡子”,從父母身上照出孝順老人的事情,讓你懂得了做一個尊敬長輩的人,弟子規上也有些尊敬長輩的話,比方說:“稱尊長,勿呼名、長者立,幼勿坐……這些都是尊敬長輩的話。還有從陌生人身上照出善良,寬容的行為,讓你學會做一個關心、包容的人。從現在開始,作為大哥哥大姐姐的我們,應該樹立一個好形象,好榜樣給小朋友們學習。“鏡子”讓我受到的啟示可以說是一生受用不盡啊!

  描寫生活的啟示範文3:生活中的啟示

  今天,我學習了一篇新的課文-----《釣魚的啟示》,文章講述了一個孩子在鱸魚捕撈開放日前兩個小時釣到了一條鱸魚,父親卻要他把魚放回去的故事。這篇課文對我的啟示很大。

  如果大堂裡貼著一張告示說不能拍球,那麼肯定會有人拍著球和保安吵架***就在我們樓下***;如果在博物館中貼著一張警告說不能觸控博物,那麼肯定會有人摸文物,還在保安發現的時候和保安爭吵。。。這就是世界人眼中的中國。規則,對中國人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有一次,我發現有人動了我拿去教室的花草,便大聲對他說不能這樣做。誰知他一仰頭,開始大聲爭辯起這個問題來。於是,我轉身走開,準備不理睬他。他則繼續擺弄那盆可憐的花草。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隨便找一處地方都能發現這種事情。誠信是什麼?規則只是寫給人看的麼?沒錯,誠信和遵守規則就好比課文中得那條大魚,雖然它又大又漂亮,但是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放了它。丟了誠信,撿到了小便宜,就好比“撿的是芝麻,丟的是西瓜”。現在不懂這一點的人遲早會懂的,因為生活就像一本書,它能漸漸告訴你很多深奧的道理。

  如果你讀懂了生活這本書,你就會比別人早成功一步。

  描寫生活的啟示範文4:生活中處處有啟示。

  有一次,我在地上看到了一塊磚,腦子裡便冒出了一個問號:磚是怎樣做成的呢?回到家,我立刻開啟電腦,刨起了根究起了底:原來磚是由泥土做成的。泥土變成磚要經歷六個階段:先挑選合適做磚的泥土,再把它們放在模子裡塑形,取掉模子後,還要把成形的泥磚放到太陽底下晾晒,晒好後再放到爐子裡燒製,最後再次晾晒,才得到一塊結實的磚。弄清磚的製作過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這麼一塊普普通通的磚頭,竟然也要這麼多道工序,經歷這麼多的考驗。

  仔細想一想,在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不是也給了我們一些人生的啟示嗎? 無形的泥土因為模子的規範,才變成了有形的泥磚。泥磚雖然有形了,但它還是脆弱的,不堪重負的。於是它又走進了熊熊大火的爐子裡來錘鍊自己。經歷了烈火的考驗,它最終成為一塊身負重壓也絲毫不動搖的磚。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好比泥土成磚的過程,也是要經過各種各樣的考驗和磨礪的。我們只有像磚頭一樣,在模子中改變自己,在烈火中錘鍊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