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古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

       考古是近代越來越熱門的行業,如果要考古,我們可以借鑑哪些先進的做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考古有哪些先進的做法可以借鑑!

  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考古有哪些先進的做法可以借鑑

  可以借鑑的有埃及的金字塔、腓力二世陵墓和亞歷山大陵墓、秦始皇陵等等。

  但我國曆來不主張自主挖掘,只有在各種力量達成最大利益的時候才會做,一般都以保護為主,一定要挖掘的都是搶救性挖掘。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Pyramids***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一百多座,大部分位於開羅西南吉薩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孫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壯觀,它相當於一座五十多層的大樓。埃及金字塔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

  腓力二世陵墓

  大殿中央停放著高大的大理石石槨,上面設有鑲著寶石的、沉重的金質瓶狀墓飾。國王的遺骨就在其中,周圍是一些珠寶金器、王權標誌、戰盔等物,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其中有五個用象牙雕刻的雕像,製作相當精美,特別引人注目。這五個雕像是國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妻子、兒子亞歷山大和腓力二世的父母。這個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轟動,被認為是本世紀考古中最偉大的發現。

  亞歷山大陵墓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他於公元前336年即位後,大舉侵略東方。在短短的10餘年裡,東征西伐建立起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版圖的廣闊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下托勒密將軍***後來成為埃及國王***用靈車把他的遺體運往埃及,愛葬在亞歷山大城,併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

  家喻戶嘵的秦始皇,因完成統一大業而名垂千古,因實施暴政遭千古罵名。他50歲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臺”,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秦王朝雖只存在了15年,他的萬世皇帝夢也就破滅了。可皇帝制度、皇帝意識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不僅始皇帝的身世、生平、功過引人注目,連座落在驪山腳下的始皇陵也因眾多未解謎團而倍受關注。公元前210年夏,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王贏政逝世。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修築時間長達38年,修陵頂峰時用工達到70多萬人,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巨集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圍繞著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謎團和猜想。現代考古證明,秦始皇陵地宮完整的儲存在封土堆下,幾千年來未被盜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