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二十四大文化遺產

  你瞭解印度嗎?那個被稱為世界五大文明古國的國家,印度有著名的二十四大文化遺產,下面就讓小編帶你見識一下吧。

  

  印度於1977年11月1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85-1991,2001-2007,2011-2015。

  截止2013年6月27日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印度共計擁有30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24項文化遺產,6項自然遺產。遺產數量名列世界第7位。

  1.阿旃陀石窟群 ***1983年***

  阿旃陀石窟群,是一個位於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旖陀石窟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達雅山的懸崖上,大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后7世紀期間建造。石窟始建時,正值阿育王時代。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

  2.阿格拉古堡 ***1983年***

  阿格拉堡,又名為阿格拉紅堡,位於印度阿格拉,距離泰姬陵西北2.5公里,是印度三大紅堡之一***另兩座是德里紅堡和法第普爾·希克利***。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它的建造與使用歷經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沙賈汗、賈漢吉爾、奧朗則布等多位皇帝。城門和城牆為阿克巴大帝所建,結合了印度和中亞的建築風格。沙賈汗晚年被兒子奧朗則布囚禁於此,在八角亭上眺望泰姬陵度過8年餘生。

  3.埃洛拉***埃盧魯***石窟群***1983年***

  埃洛拉石窟,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重鎮奧郎加巴德西北約25至30公里,境內有34座的石窟,佛教石窟共12座,印度教石窟有17座,耆那教石窟有5座,全長約2公里,是公元7世紀至11世紀時期,也就是早期遮婁其王朝、羅溼陀羅拘陀王朝時期的宗教建築,埃洛拉以雕刻著稱,形式上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其中第16窟凱拉薩神廟,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完美景緻,堪稱建築藝術史上的絕色,令人歎為觀止。

  4.泰姬·瑪哈爾 ***1983年***

  泰姬·瑪哈爾,又稱泰姬陵,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最知名的古蹟之一。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竣工於1654年。泰姬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

  5.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蹟群 ***1984年***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蹟群***馬哈巴利普蘭遺址群***,是7至8世紀期間,帕那瓦國王們沿著科羅曼德爾海岸開闢岩石而建的。展現出的是帕那瓦文化沒落時期的藝術風格,這些歷經歲月,經受風雨和大海洗禮的壯麗廟宇,在前一些時候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默哈伯利布勒姆曾是康切普蘭王國的首都城市,這座離孟加拉海灣馬德拉斯城僅五十八公里之隔的海濱小鎮,沿海岸線佈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鵝卵石,形成了奇特的鵝卵石風景線,而參觀者絡繹不絕正是因為這裡數英里的自然沙灘風景和石刻藝術。

  6.科納拉克太陽神廟***1984年***

>

  太陽神廟位於孟加拉灣附近的科納爾克,由13世紀的羯陵伽國王那羅辛訶·提婆建造,是婆羅門教的聖地之一。198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7.果阿教堂和修道院 ***1986年***

  果阿舊城***Goa Velha,Velha在葡萄牙語中意為老舊***是位於印度果阿邦北果阿區的城鎮,距離邦首府帕納吉10公里,曾是葡屬印度的首府。城內有很多教堂和修道院,其中最著名的是慈悲耶穌大殿,儲存有聖方濟各沙勿略的遺體。1986年這裡被列為世界遺產。

  8.法塔赫布林西格里 ***1986年***

  法泰赫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是印度北方邦Agra縣的一個城鎮。

  9.亨比村古蹟群 ***1986年***

>

  亨比村,是印度卡納塔克邦北部貝拉里縣的一個村,位於棟格珀德拉河南岸。村落距班加羅爾353公里,距貝拉里市74公里。這個村落在一片遺蹟的中央,此處曾經是毗奢耶那伽羅王朝在公元1336至1565年的首都。自1336年,此處開始成為王朝的首都毗奢耶那伽羅,與國同名,意為勝利之城。當時海上貿易蓬勃,宮殿和寺廟林立,一直是重要的宗教中心。繁榮的狀況持續至1565年,首都被北方德干高原上的五個蘇丹國聯軍征服為止。穆斯林在此搶掠了這座城市長達六個月後,城市洗劫一空,最終遭到廢棄。1986年,毗奢耶那伽羅的廢墟被認定為世界遺產。廢墟中有不少以達羅毗荼式風格建成的印度教神廟,其中一些仍有著信徒參拜,如位於亨比市集的溼婆神廟維盧巴克沙,早在王朝建立時便已存在。

  10.克久拉霍建築群 ***1986年***

>

  克久拉霍位於印度中央邦北部的本德爾坎德。它建於公元950年至1050年的一百年期間,當時的印度正是拉其普特時期,由位於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統治。後來穆斯林入侵印度,這座以性愛為圖騰的神廟建築群雖然沒有被破壞,但卻遭到遺棄,直至19世紀才再次重現世人的目光下。克久拉霍古蹟組群於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次會議中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1.埃勒凡塔石窟 ***1987年***

>

  埃勒凡塔石窟,又稱象島石窟位於印度孟買附近海面的象島上。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12.喬拉神廟***1987年***

  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廟,一稱羅闍羅闍希瓦拉神廟是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坦賈武爾地區的一座供奉溼婆的神廟,由朱羅王朝的國王羅闍羅闍一世建於1000年左右,是印度現存最高的神廟。1987年成為世界遺產。

  13.帕塔達卡爾建築群 ***1987年***

>

  帕塔達卡爾建築群,位於卡納塔克邦的帕塔達卡爾的石雕建築群建於公元7至8世紀遮婁其朝代。這些建築的成就在於把印度南北方的建築形式綜合協調,達到和諧折衷藝術的最高點。在那裡可見到9座令人難忘的印度教廟宇和1座耆那教神殿。最為突出的維魯巴克沙寺廟建於公元740 年,是羅卡瑪哈德維王后為紀念她的丈夫戰勝南方的國王們而建的。

  14.桑吉佛教古蹟*********

>

  桑吉是一個位於印度中央邦博帕爾的村莊。該村以眾多佛教古蹟聞名於世。這些佛教古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桑吉的佛教古蹟”之名列入世界遺產。

  15.德里的胡馬雍陵 ***1993年***

  胡馬雍陵建於1570年,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東南郊亞穆納河畔。此陵是莫臥兒帝國創始人巴卑爾之子,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胡馬雍陵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併為印度第一座花園陵寢,著名的泰姬陵也是以此為範本所建。1993年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次會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6.德里的顧特卜塔及其古建築 ***1993年***

>

  顧特卜塔也稱庫杜布塔位於印度德里,是印度最高的宣禮塔。在1192年,德里蘇丹國庫特布沙希王朝的締造者庫特布丁·艾伊拜克開始興建此塔,並在伊勒杜迷失時期建成。顧特卜塔是一個刻有阿拉伯語銘文的古代伊斯蘭建築,它以紅砂岩和大理石為建築材料,高72.5米,共有379級臺階,直徑從底部的14.3米逐步縮小至頂層的2.7米。它在1993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在1981年以前,遊客可以登上顧特卜塔眺望周圍風景。但是在1981年發生的一起事故讓景區方面停止了登塔的開放。

  17.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 ***1999年***

>

  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是印度最早的鐵路之一。1999年以環山鐵路系統的經典之作被納入世界遺產清單中。總長約60-80公里,行駛一種迷你的爬山火車,暱稱為玩具火車。整個鐵路連線印度西孟加拉省的大吉嶺和西里古裡。始建於1879年,1880年,長51.2公里的西里古裡至Kurseong段首先完工,1881年全線完工通車。

  18.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2002年***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位於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寺院,2002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傳說這裡是佛打坐四十九天後開悟的地方,在公元前250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這裡建寺,以紀念佛陀開悟的確切位置,真正成為寺院是在笈多王朝時代。

  佛教在印度衰落後,國王對它注意減少了,加上嚈噠與阿拉伯入侵後更衰敗。當時在波羅王朝護持下曾經復興,十二世紀後完全荒廢。在1880年後才重新有人注意,當時寺院被印度教徒管理,1891年斯里蘭卡僧人護法開始奪回寺院運動,在1949年成立管理委員會與菩提伽耶寺法的條款,委員會必須包含四個佛教和印度教代表,任期為三年。但現在印度教徒與佛教徒為控制權仍然執拗。

  19.溫迪亞山脈的比莫貝卡特石窟 ***2003年***

>

  比莫貝卡特石窟位於中心印度高原南部邊緣的溫迪亞山脈的丘陵地帶。在密林中大量沙石巖中,是五組天然石窟,裡面巖畫的歷史從中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古代。二十一個毗鄰石窟遺址的村莊居民的文化傳統與石窟巖畫中所描繪的內容有極大的相似處。

  20.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 ***2004年***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是一塊古老的土地,它具有無比悠久的歷史和極高的考古價值,一些古老的傳統文化依然可以從中尋得根源。它的景緻異常優美,包括一些古代印度都城的高地堡壘,古老的軍事防禦工程、宮殿、宗教性的建築物,以及住宅區的排水系統。從整個8世紀至14世紀,建立於PAVAGADH山上的KALIKAMATA寺,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聖地,終年吸引著大量的朝聖者。

  21.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 ***2004年***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位於印度孟買市內,是孟買郊區鐵路一座歷史悠久的火車站,也開行一些長途列車。它作為印度中央鐵路公司總部,是印度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2004年7月2日,這座車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22.德里紅堡建築群 ***2007年***

>

  德里紅堡,位於印度德里,莫臥兒帝國時期的皇宮,自沙賈汗皇帝時代開始,莫臥兒首都自阿格拉遷址於此。紅堡屬於典型的莫臥爾風格的伊斯蘭建築,位於德里東部老城區,緊鄰亞穆納河,因整個建築主體呈紅褐色而得名紅堡。

  23.簡塔曼塔爾天文臺,齋普爾 ***2010年***

>

  印度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古天文臺是由當時的統治者傑伊·辛格於1728年開始動工修建的。他一生共建了五座天文臺,簡塔·曼塔天文臺是最大的一座,也是儲存最完整的一座。2010年,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古天文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24.拉賈斯坦邦的高地城堡 ***2013年***

>

  該系列遺址位於拉賈斯坦邦,包括六座雄偉的要塞,分別分佈在奇陶爾加爾、 貢珀爾格爾、 瑟瓦·伊馬託布林、賈拉瓦爾、齋普爾以及賈沙梅爾。這些不拘一格的地堡建築,有的周長長達20千米,是自8世紀起在該地區繁榮長達10個世紀的拉普特王國政權勢力的見證。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