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的傳統文化_陶藝的介紹

  陶藝在我國曆史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那麼,關於陶藝的文化,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藝文化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為什麼說陶藝是一種文化

  當代人注視、閱讀陶瓷文物時,考慮較多的是文物的文化屬性。原因是作為文物的古陶瓷已經脫離了實用功能。然而,佔代陶瓷的絕大部分燒製目的是為了滿足當時人的日常生活。人類用泥土造物的目的往往是和滿足生活方便的渴盼相聯絡。

  追溯陶瓷的歷史起源發現:人類發明陶器是為了炊煮的生活需要,燒造陶質磚塊是為了建築構造,製作陶瓷質地的塑像是為了滿足禮儀。燒造壺、碗類器物的時代風格的改變是為了時尚飲食功能,用瓶子等點綴生活環境而不斷改變釉彩、裝飾、造型等等都是為了提高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品質。文化審美的企求是在生活實用基礎上為了人的心理、精神滿足的拓展。古陶瓷大都具備著物質功能性的實用價值,同時具有精神文化功能領域的內涵,兩者是很難截然分開的。

  人類用土造物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和滿足生活需要。隨著歷史的逐漸進化,在精神文化領域中升騰,超越物質使用功能形式羈絆。所謂“文化”,通常是指一定人群的生活方式,是一個複合整體,它包括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行為等等,是一群人的習慣與思想立全部複合體,而這些習慣與思想是由於所出現的群體而形成的,是社會成員們所共有的傳承知識、態度和習慣行為型別的總和。例如: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不僅指今天山西章丘龍山一帶境內,繼之還在河南、河北、陝西、山西等地都發現了許多相似的龍山式生活方式的文化遺址。這是群體的生活方式,包括中產勞動、經濟活動、宗教信仰、家庭結構等方式的一致。

  青瓷,是中國古代人對玉情有獨鍾的結果。古人將一切溫潤而又有光澤青、綠之美方都稱之為玉。石器時代良諸文化等就出土過大批美玉。聖人孔子有“君子比德於玉”的說法。漢代的許慎給玉下定義說:“玉,五之美者。”他曾列舉過玉的德性說:“潤澤以溫,仁立方也;鰓理自外,阿以知中,義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立方也;銳廉而不拔,潔之方也。”這就是把玉石文化性提高到人格化的說法,玉具有仁、義、智、勇、廉的優秀品質。玉器被儒家賦予了德,也為道家所認識。四世紀的葛洪在《抱朴子》裡說:“金玉在九竊則死者為之不朽”,認為把玉放在死者身邊,可以對屍體起神祕的巫術作用。而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用下來抬高佛的地位。隨歷史的發展,人們賦予玉器的神祕、神聖的宗教色彩和人倫面紗不斷地被層層剝去。對玉質色澤的追求在中國古代青瓷文化中可以找到答案,青瓷青色的歷史發展脈絡始終與中國人追求下質審美的感受有著關聯。青瓷遵循社會公認的標準,受文化美學公認的判斷標準的左右。唐代的陸羽在《茶經》中從文人的審美標準入手,提倡品茶用瓷——越窯青瓷,說:“青剛益條”、‘喚冰”、“類玉”,以至越窯產的青瓷深受唐代茶人崇尚。尤其是晚唐到五代的所謂“祕色瓷”,其實釉色只是追求玉色罷了。祕色瓷,青綠碧玉、釉質晶瑩潤澈,曾是中外陶瓷史學家們所力圖解析的千古謎案。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安法門寺地宮出土唐激宗供奉的十六件越窯產瓷器,才揭開了“祕色瓷”之謎。宋代的官窯和龍泉窯等窯口的青瓷釉色,豐潤之美如脂似玉。這些都可說明中國社會某種人群對玉質瓷器的偏愛,他們曾持久地共用一個文化性的藝術審美觀。

  中國陶瓷製品造型、釉色、裝飾等藝術符號都與每個時期的階段性精神和物質生活相聯絡。它往往是從物質的實用心理出發,趨向誘發出人的精神文化性心理滿足。它不是空幻飄渺的抽象於生活內涵的形式玩味,最為篤實地固守著實用原則。一把宋代壺在製作時,人們首先算計的在於最利於把握和傾倒的把手和流回部件如何地便於注水,還要求壺蓋製作儘量密實和無罐漏,在利於日用原則下凸顯其當時文化性觀念的審美。人造陶瓷絕大部分不是為了玩賞目的,但文化性精神本質有觀念思維的日用功能構成因素。文化的審美與欣賞習慣不存在難以消解的隔閡。每當日用功能性目的成為造物心理的主導作用因素時,審美文化形式甚至有時被忽視。在具有實用功能性基礎上日用器皿照常有著文化性。例如:陶質水缸,千餘年來都作容器用,具有著永恆和穩定的儲存水的實用功能。從它的歷史遺物上看,器形制作技藝的處理手法並沒有超過祖先,似乎缺少飾美意趣,僅是體量比例特別,體量比例差不多成了它的視覺語言的全部。樸素的造型始終固守著日用意識,每個時代視覺藝術處理元素也被精簡為實用,一見到它的形狀,就明白是祖輩相承的生活儲藏水的功能目的,這種日用功能構成了它的全部文化性。

  在“現代藝術”文化認識領域中,從理論思維角度常把實用目的的物質排斥在文化範疇之外,藝術常常強調物質的觀賞性,而陶瓷實用功能是這種文化型別的主體。多數造型形象都有約定而穩固的文化象徵內涵,這一現象深刻反映在這種藝術境域裡。陶瓷物質的實用預示了精神、動理滿足和生活期待,而不是抽象予生活內涵的形式。實用不僅僅是物質的使用功能,而是使用價值存在的同時,審美價值兩方面文化的功利延伸。陶瓷在實用的同時,始終有著穩固的精神文化性。在歷史上的陶瓷雖曾成為喜歡“把玩”的奢侈階層的消費物件,有一些品種漸趨非實用功能,觀賞功能成為陶瓷製作的主流。例如:宋代官窯燒製的青瓷器,釉面的冰裂紋路並非從實用考慮,釉層的開片不便於生活日用,裂紋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但對繁冗的冰裂飾美格局回視後發現,它仍具有時代文化生活守恆意義。宋官窯青瓷那些形態,主要還是生活日用器皿,它由實用創造心理漸次向形式審美過渡,始終頑強固守著原始器皿功能意識。實用的和審美的文化性高度疊合。陶瓷超越了其他藝術門類的窮研極巧,永久的承載著實用功能和精神功利兩大內容。 唐代開始,彩繪裝飾瓷大量出現,以後元、明、清三朝得到了很大發展。然而,陶瓷生活實用器物的裝飾都是為了審美服務的,審美與生活實用功能的結合處於對物質實用功能的依附關係,截然分明的背道而馳的情況似乎極少出現過。元、明、清時期景德鎮燒製的青花瓷瓶絕大部分器形都有實用性,在實用功能滿足的前提下體現審美需求的特殊目的。例如:梅瓶的器身大腹隆起而口小,是典型的為儲藏酒水目的的用器。“口流”小是為了便於密封,腹的隆起是為了增大容量,造型渾厚、活潑、輕巧,這種設計既實用又美觀,典雅秀麗的同時,又顯得豪華尊貴。梅瓶的加工精細、裝飾精緻,儀態適度、飽滿端莊、流朗秀麗早已經超越了其實用功能性。畫上青花的瓷梅瓶自燒造出來後,就始終沒能進入使用的場合,而是作為滿足人們文化審美需求存活在社會生活環境裡。

  宗教、巫術心態和特定的社會倫理思想規範會使得陶瓷創作目的迴避日用功能,強化造型藝術的美感,受特定時期的美學功利因素和目的特殊支配。日用功能和審美文化完整性可能被破壞。它表現在有一部分陶瓷包藏巫術心態和教化意向,文化觀念的滲透完全帶有娛樂性和觀賞性,美學的思維模式、觀念內涵和功利意向都強化了人情化了的社會理性內容,顯現為純粹的審美物件服務。

  儘管中國歷史上的陶瓷俑類燒造目的是在禮儀環境中完成的消費品,例如是作陪葬冥器用,但人們在其上傾注的審美熱情常常令人驚歎,為了適合特殊的用途,物品常常由於視覺美感的膨脹,實用目的只是處於從屬地位。漢、唐的陶塑,保持著社會發展上升期的樂天達觀的熱情態度,殉葬品功能的需要變得極為低調,賦予了審美情感以絢麗的形式,造型藝術的張力表現和表達到了陶塑藝術的頂點。明朝以後的瓷塑佛像反映了各時期的社會世俗生活,儘管眾多造像的捏塑相對而言是靜止的,但靜態之中達到了冥冥虛空的精神氣度。造型和表面的圖飾表達出時代文化精神功能性內涵。

  陶藝教育與傳統文化的傳承

  中國是傳統的陶瓷大國,離開中國也不可能構成世界現代陶藝的全貌。中國陶瓷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藝品。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陶瓷藝術傳播到世界各國,許多國家瓷器工藝的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中國陶瓷工藝的影響。陶瓷也與茶葉、絲綢並稱為中國三大特產而名揚中外。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在中職進行陶藝教育課程的嘗試,是順應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的需要,其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能力,從而達成與美術教育的目的相一致。讓學生通過陶藝教育的學習來表現自己的情趣,展現自己的個性,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自我實現。

  談到陶藝,總有一種神祕而遠古的氣息震撼著我們。我國原始社會就開始了燒陶,在捏好的泥巴上繪圖經高溫燒成陶瓷成為藝術品。因此從小孩玩泥的天性開始,就已顯示了陶藝的樂趣。陶藝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對中職學生的創新教育、培養、提高有著積極的潛在功能。“陶冶情操”正是陶藝的一種體現,而它獨有的魅力不正是開展創新教育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方式嗎?

  捏泥與製陶是人類童年特有的手工文化,伴隨著這種手工文化的發展而創造了生活器具和生活用品,這種看似簡練的手工勞作方式,卻是人類程序中的文明標誌之一。所以,大凡文明國家的現代美育教育都離不開手工勞作的體驗,因為兒童對材料的認識和形制的認識要超過影象和色彩,特別具有動手製作的天性,這種動手認知的經驗,培養了學生的心理判斷和審美判斷的能力,同時有利於開發和思維模式的培育。特別是製陶更具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它與道德教育有機地聯絡在一起,並引申為教育成材之涵義,故有“陶冶性情”、“陶冶情操”之說。的確,青少年應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和審美體驗的培養,這樣才能為以後他們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可見青少年時期對手工勞作體驗的重要意義,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在陶藝課中,通過對原始陶藝、民間陶藝和現代陶藝作品的欣賞,激發學生創作的思維與靈感,特別是通過富有生活情趣的兒童喜聞樂見的創作主題的設定,引導兒童在自由輕鬆的創作活動中,陶冶性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從而使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空間的想象力、形象的創造力等得到綜合性的鍛鍊。

  在陶藝課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採集與整理,問題的探討與分析等合作與獨創相結合的學習體驗,及對泥料粘合、色彩處理、焙燒溫度、陶坯的保護等初步的認識與嘗試活動,促進學生在藝術創作活動中萌發科學技術的精神。同時在陶藝課中,通過對不同時期與不同地區及同學之間作品的評價,對創作過程中的情節交流,成互相學習、互相關愛,不斷超越的人文精神

  陶瓷藝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標誌,它的產生和發展,是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陶藝教學活動在課堂中出現,陶藝教學是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的好場所,是進行審美教育、創新教育和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在陶藝課堂中,學生還可以研究文學,探討幾何體,可以進入動物世界,可以與古人對話,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東西。一句話,學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個的世界。教學證明,陶藝教學是素質教育非常有效的載體之一,它讓學生捏出了自己豐富多彩的世界,讓他們盡情地體會著創造的樂趣,學習的快樂。

  中職陶藝課是以陶土為製作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塑造的工藝課,是一種體現美術教學新理念,給學生提供休閒創造的藝術教學活動。以藝術性、科學性、文化性、休閒性等融為一體並賦予其獨特的思想內涵和教學基礎。因此陶藝課程的目標是:通過陶藝的學習欣賞,嘗試陶藝的工具、材料與製作過程,塑造體驗陶藝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瞭解人類文明的由來和發展,激發創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培養學生愛美,去感受美、理解美、鑑賞美和表現美,這一切都需要審美意識的支撐。我在開展陶藝教育教學中,發現通過創造陶藝形態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首先,是在欣賞陶瓷作品中,發展了學生感受泥塑工藝和現實美的能力。通過介紹一個個作品的含義、造型中,學生明白了“為什麼美,美在哪裡”。而泥塑的作品的直觀性、形象性對學生來講是特別適合的,當他們陶盤上的魚形圖案,體會到了什麼是裝飾美,紅黑分明的色差,讓學生體會了色彩搭配的巧妙,得到一種特定的感受。學生的強烈吸引力在於它具有的可塑性,具有魔術般的變化。這使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有一種“玩泥巴”的感覺。在陶藝課中,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變形體,從而激發其探索陶土塑造新方法的濃厚興趣。這樣,眼、腦、手等三者方面的協調使創新意識、創造思維、實踐能得到和諧的發展。

  陶藝的簡介

  陶藝,廣泛講是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現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發展可知,“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經歷了一個複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澱歷程。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等有著無法割捨的傳承與比照關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介入,西方的“當代陶藝”觀念對中國陶瓷藝術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陶藝”的概念也一度成為了陶瓷藝術界的新時尚。它所體現的仍然是一種東、西方文華的矛盾與碰撞,諸如“何謂陶藝”,“陶藝與陶瓷藝術的關係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問題的基本的問題,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統一認識和標準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分為傳統陶藝和以個人藝術創作為特點的現代陶藝兩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