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是什麼牙

  ,強調個“大”字,答案是“大牙” 實體比例世界上最大的牙齒是“蘭州龍” 蘭州龍最顯著的特徵是牙齒巨大。單個牙齒最大的7.5釐米寬、14釐米長,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龍中最大的。蘭州龍下頜長1米,每側有14個齒槽,單個齒槽寬約4釐米。下面,小編帶領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蘭州龍基本簡介:

  蘭州龍***學名Lanzhousaurus***是禽龍類恐龍的一屬,化石是在2005年發現於中國甘肅省,年代屬於下白堊紀。目前只有發現一副部份骨骼。蘭州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是新發現的新屬新種恐龍。現有標本存放在甘肅省恐龍博物館。蘭州龍是一屬於2005年發現的恐龍。它是生存於下白堊紀的中國甘肅省。發現時只有部份骨骼。模式種巨齒蘭州龍***L.magnidens***是由尤海魯、季強及李大慶描述的。蘭州龍的特徵是它那異常巨大的牙齒,與牙齒最大的草食性生物比較,顯示它是屬於禽龍類。下頜骨長度多於1米,可見它是非常大型的動物。模式種是巨齒蘭州龍***L.magnidens***,是由尤海魯、季強及李大慶描述、命名的。蘭州龍的特徵是異常巨大的牙齒,是已知最大型的草食性動物牙齒之一。牙齒的特徵顯示它是屬於禽龍類。下頜的長度多於1米,可見它是非常大型的動物。

  新華網蘭州10月21日專電***記者樑強*** 10月中旬,在蘭州發現的新屬新種恐龍正式宣佈被命名為“蘭州龍”。經甘肅省地礦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中國科學院鑑定,蘭州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是新發現的新屬新種恐龍。

  蘭州龍最顯著的特徵是牙齒巨大。單個牙齒最大的7.5釐米寬、14釐米長,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龍中最大的。蘭州龍下頜長1米,每側有14個齒槽,單個齒槽寬約4釐米,這在已知恐龍中為首次發現。

  經初步的科學研究發現,巨齒蘭州龍***新屬、新種***和非洲早白堊世的沙地笨龍關係密切,同屬早期的斧胸龍類。蘭州龍的發現,將原始斧胸龍的地理分佈擴充套件到了亞洲地區,表明在早白堊世歐亞大陸與非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

  根據共生的其他門類化石及區域地層對比,蘭州龍及與其共生的恐龍生活在早白堊世晚期,距今約1億年。

  根據岩石性質、沉積特徵、地層分佈和古生物化石分析,在蘭州龍生活時期,蘭州盆地為一內陸淡水湖泊,在盆地東南部分佈著一系列的古島嶼。當時蘭州盆地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水草豐美,陸地生物種類豐富

  據瞭解,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察院李大慶博士帶領科研人員,於2003 年在蘭州盆地發現併發掘了完整的巨型 恐龍化石,並在距恐龍足印群僅數十公里處發現了“蘭州龍”尾椎化石出露點。這是繼1999 年發現恐龍足印群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經過科研人員的艱苦努力,先後採集到了同一個體的包括下頜骨、頸椎、背椎、肋骨、尾椎、坐骨、恥骨等在內的共103塊化石以及 獸腳類恐龍的牙齒等,挖掘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果。

  2004 年,甘肅省地礦局和 中國地質科學院合作實施了《蘭州盆地東南緣早白堊紀恐龍動物群及其 遺蹟化石研究》專案。2004 年4月,第三地質礦產勘察院將採回的恐龍骨骼運往北京,進行化石修理、裝架復原及模型製作,2005 年8月,整個裝架復原工作結束。

  經甘肅省地礦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共同研究、 中國科學院鑑定,“蘭州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是新發現的新屬新種恐龍。

  “蘭州龍”最顯著的特徵是牙齒巨大,單個牙齒最大的7.5釐米寬、14釐米長,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龍中最大的。“蘭州龍”下頜長1米,每側有14個齒槽,單個齒槽寬約4釐米,這在已知恐龍中為首次發現;體態笨重是“蘭州龍”的又一重要特徵,根據其粗壯的下頜和肋骨,估計其生活時的體長約為10米,高約為4.2米,頭骨的長度約為體長的十分之一,體重大於5500 公斤,屬四足行走或偶爾兩足行走的恐龍。

  研究發現,巨齒“蘭州龍”和非洲早白堊紀的沙地笨龍關係密切,同屬早期的斧胸龍類。“蘭州龍”的發現,將原始斧胸龍的 地理分佈擴充套件到了亞洲地區,表明在早白堊紀 歐亞大陸與非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

  “蘭州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甘肅省境內發現的完整的巨型恐龍化石,填補了恐龍學研究中的一項空白,是甘肅省地質科研取得的重大發現和重大成果。

  “蘭州龍”的發現,對於研究蘭州盆地及周邊地區的 古地理環境與時代層位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較高的科研及科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