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傷亡最大的地震是什麼

  自然災害是我們人類無法避免的。一場地震就足以讓一些地方成為廢墟。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世界上傷亡最大的地震,希望對你有用。

  世界上傷亡最大的地震:陝西大地震

  1556年1月23日夜,中國陝西省南部秦嶺以北的渭河流域發生的一次特大地震。是中國人口稠密地區影響廣泛和損失慘重的著名歷史特大地震之一。據史書記載,以陝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的震災最重 ,故稱為華縣地震。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佈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範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 陝西、山西、河南三省97州遭受破壞。餘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

  陝西大地震的後果

  影響地區

  此次地震在我國曆史記載中是災害極端嚴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為古今中外罕見。101個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佈於陝、甘、寧、晉、豫5省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範圍為5省227個縣。震中區為西安市以東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朝邑至山西省永濟縣等,約2700平方公里。

  人員傷亡

  據估計,1556年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這次地震人員傷亡如此慘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壞而造成的。其中,黃土滑坡和黃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別突出, 滑坡曾堵塞黃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漲而使河水逆流。當地居民多住在黃土塬的窯洞內,因黃土崩塌造成巨大傷亡。地裂縫、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壞,使災情進一步擴大。這個地區的房屋抗震效能差,地震又發生在午夜,人們難有防備,大多壓死在家中;震後水災、火災、疾病等次生災害嚴重,加上當時陝西經常乾旱,人民飢餓,沒自救和恢復能力。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致災原因。

  震災損失極其嚴重。民房、官署、廟宇、書院蕩為廢墟;較堅固的高大建築物城樓、寶塔、宮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華陰縣城西駐馬橋斷裂,城北大員村地裂數丈,水湧數尺。大荔縣南的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後乾涸。黃河南岸的大慶關和蒲州河堤盡數崩塌。華縣鳳谷山石泉廢為幹泉。根據各縣州府志記載,地震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報上名字的就有約83萬人。歷史文獻記載"起者臥者皆失措,而垣屋無聲皆倒塌矣,忽又見西南天裂,閃閃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狀。人有墜入水穴而復出者,有墜於水穴之下地複合,他日掘一丈餘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盡***改***故跡。後計壓傷者數萬人"。

  地形變遷

  在上述極震區內,地表大規模形變,山崩、滑坡、裂縫、地陷、地隆等現象隨處可見。華縣"原阜旋移,地高不盡改故跡",地裂縫"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狀,人有墜於穴而復出者。有墜於水穴之下

  地複合,他日掘一丈餘得之者"。渭南縣城內"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許","自縣治至西城陷丈餘"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縣城東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毀削無存。距縣城東南9公里的張岑滑坡,長、寬、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體所過之處"原移路凸"。縣東張家嶺滑坡體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1000米,體積約1000多萬立方米。郭家溝滑坡體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550米,體相約300多萬立方米。華陰縣城西駐馬橋石橋摧裂,城北大員村地裂數丈,水湧數尺。大荔縣甫的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積可觀的湖沼,"經地震平蕪",湖水乾涸。黃河南岸的大慶關和蒲州河提,"下釘柏樁,上壘條石,中貫鐵錠",十分堅固,,地震後"提岸盡崩"。永濟至臨潼之間出現近東西向長100多公里的地震斷裂帶,斷裂帶以北大面積下降,以南大面積上升,斷裂的垂直斷距超過5米,其華縣地盤下降5~10米,赤水鎮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華陰下降2~3米。

  陝西大地震的傷亡解釋

  這次地震之後又引起了饑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員傷亡。地震當時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報上名字的就有約83萬人。震時正值隆冬,災民凍死、餓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後其它次生災害造成的死者無數可計。是世界上死亡人員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據有關專家分析,造成此次地震災害還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致災因素:

  1.震中區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效能較差;

  2.地震發生在午夜時分,地震前又沒有明顯的地震前兆,人們沒有絲毫的精神準備;

  3.水災、火災、疾病等次生災害嚴重;

  4.社會治安混亂,謠言四起,災民惶惶不可終日;

  5.當時的陝西經常乾旱,發荒糧歉,人民飢餓,無居,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加上人們有聽天由命的思想,缺少防震救災知識以及突發性地震事的應變能力;

  6.震中區位於河谷盆地和沖積平原,鬆散沉積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黃土窯洞極易倒塌。

  陝西大地震的地震遺蹟

  普救寺塔地震題刻

  "皇明嘉靖乙卯冬,地維告變,於是普救寺塔亦在傾頹。甲子春得銅梁張太守命僧重建。大明嘉靖四十三年春三月望日,蒲州知州,前進士,銅梁張佳胤修。""嘉靖乙卯冬地大震,催折無遺。......勝地曾為瓦礫場,浮圖今放海珠光。"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陝西臨潼寶峰寺鐵鐘地震銘文

  "嘉靖、隆慶地震二次,一方人畜,玄遭塗炭。"

  武鄉縣明代嘉靖皇帝地震致祭碑二面

  碑陽面文

  維嘉靖三十五年歲次丙辰二月庚寅朔二十九日戊午,皇帝遣戶部左侍郎鄒守愚致祭於焦龍之神曰:惟神受命上帝,鎮奠一方。茲者,山西蒲解、澤、臨汾、臨晉、翼城、聞喜、襄陵、靈石、安邑、榮河□□夏等州縣及河東運司,各因地震,接連千里,響聲如雷,震倒房舍、壓死***人畜***不計其數。惟茲災變異常,予深用惶惻,特遣大臣敬齎香帛,往詣祭告,伏冀明神贊天敷佑,旋斡化機,潛消劫難,錫福生民,地主其永賴焉。謹告。

  碑陰面文

  維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庚寅朔二十有九日戊午,戶部左侍郎鄒守愚謹率副使汪來都、指揮王玉以牲醴香帛,致祭於焦龍之神曰:天子明聖道,在位天地而撫神人,宵旰憂勤,期臻至化。乃者地震之異,出於非常。聖心惻焉,懼神之不安於居也,不以餘為不肖,亟遣以告於神。適然之變,母***毋***亦出於數而不可逃者邪?神其母***毋***或震驚,乃又知神之顯靈於茲土也。以餘為善事神者,亟禱以虔請於神,冀錫之鑑。和陰陽,興雲雨,蕃登五穀,以康義我人,則固神之能也。神其母***毋***或靳惜,守愚不揣,以不腆之羞,敢用犭敫惠於神,幸以餘言為信也,俾餘藉以上歡宸衷,下輯民和,庶簡用茲行,或者託神以 咎,而神不亦永顯耀於來茲也乎?維神其鑑之。尚鄉。

  在西安,地震造成高15層的小雁塔塔頂被震毀,餘下13層。

  震中位置:陝西華縣

  震 級:***8 1/4***

  地震日期:1556.2.2 明嘉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

  地震情況

  秦晉之交,地忽大震,聲如萬雷,川原坼裂,郊墟遷移,道路改觀,樹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嶽動搖,寰宇震殆遍。陵谷變遷,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湧者成泉,裂者成澗,地裂縱橫如畫,裂之大者水火併出。井泉涸廢,新泉湧流,噴高丈餘。山移河徙四五里,湧沙、陷沒亙數千裡。華山諸峪水北 瀦沃野,四處起火,數日火煙未滅;民天寒露處,搶掠大起。軍民因壓、溺、飢、疫、焚而死者不可勝計,其奏報有名83萬有奇,不知名者復不可數。

  陝西、山西、河南三省97州遭受破壞。波及陝西、山西、河南、甘肅、河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安徽等11省130餘縣***一說中原、川、廣、福建、甘肅、寧夏皆震***。餘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

  地震日期:1556.2.2 明嘉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

  震中位置:陝西華縣

  震 級:***8 1/4***

  其它地震

  本報渭南訊***記者 張超***昨日中午12時39分,網上釋出了"12月27日中午12時13分,華縣、華陰交界發生1.5級地震",引起各大網站轉載。經核實,並非地震,是一次爆破行為。昨日,縣城數名居民表示未感覺到地震發生。下午,記者從渭南市地震局證實,中午12時13分,曾接到省地震局通知,在華縣、華陰交界發

  生1.5級地震。但10餘分鐘後,省局發出更正簡訊:"據陝西省地震臺網測定,12月27日12時13分,在陝西華縣、華陰交界***N34.5度,E109.9度***發生1.5級地震***爆破***"。

  華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張衛華介紹,華縣與華陰交界處一個石材廠昨日中午有一次爆破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