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計稅基礎計稅基礎的分類
計稅基礎分為資產的計稅基礎、負債的計稅基礎兩類內容。那麼你對計稅基礎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計稅基礎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計稅基礎的分類
資產計稅基礎
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於稅前列支的金額。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某一資產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負債計稅基礎
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一般負債的確認和清償不影響所得稅的計算。
計稅基礎的舉例說明
1.資產的計稅基礎
舉例說明,企業擁有一項資產***比如說存貨***,賬面價值80萬元,企業為了收回賬面價值80萬元的存貨,必然將其賣出***轉讓***,這樣企業就取得了經濟利益,假如說得到的經濟利益為90萬元。企業得到這90萬元的經濟利益應該上交企業所得稅,如果讓企業按90萬元直接乘以所得稅稅率***假定為25%***,企業肯定是不樂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90萬元的主營業務收入減去80萬元的主營業務成本後的餘額1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然後再乘以所得稅稅率,所得到的結果就是該企業應該上交的所得稅。這樣做企業才會覺得合理。那麼這裡被稅前扣除的80萬元,就是稅法規定的這項存貨的計稅基礎。
舉過例子後,我們回過頭來,再理解資產計稅基礎的定義可能就會感覺到相對容易一些了。
資產的計稅基礎,就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的過程中。如果有關的經濟利益不納稅,則資產的計稅基礎即為其賬面價值。從稅收的角度考慮,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假定企業按照稅法規定進行核算所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應有金額。
仍然接著上面的例子,假如,這批存貨已經提取了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按照會計的處理,存貨的賬面價值應該是80萬元減去2萬元,也就是78萬元,因此,我們在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也應該是78萬元。那麼,這筆轉讓存貨的會計利潤就是12萬元***90-78***。在這種假設情況下,這項存貨的計稅基礎是否也是78萬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我國稅法上除了允許“壞賬準備”在稅前扣除***從2008年1月1日開始,企業計提的壞賬準備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企業應在損失實際發生時,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後允許稅前扣除。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發生的壞賬損失,應先衝減以前年度計提未使用的壞賬準備餘額,不足部分允許當期稅前扣除。***,其餘資產的減值準備都不允許在稅前扣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這筆存貨的計稅基礎依然是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