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級別

  風速的單位用每秒多少米或每小時多少公里來表示。一般用風力***wind force***表示風的速度的大小。用風級表示的風的強度。風力越強風級越大。下面小編帶大家認識。

  

  南極不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大的地區。那裡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年平均風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亞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迪爾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這相當於12級颱風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南極風暴所以這樣強大,原因在於南極大陸雪面溫度低,附近的空氣迅速被冷卻收縮而變重,密度增大。而覆蓋南極大陸的冰蓋就像一塊中部厚、四周薄的“鐵餅”,形成一箇中心高原與沿海地區之間的陡坡地形。變重了的冷空氣從內陸高處沿斜面急劇下滑,到了沿海地帶,因地勢驟然下降,使冷氣流下滑的速度加大,於是形成了強勁的、速度極快的下降風。

  南極沒有四季之分,僅有暖、寒季的區別。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時,沿岸地帶平均溫度很少超過零攝氏度,內陸地區平均溫度為零下20至零下35攝氏度;寒季時,沿岸地帶為零下20至零下30攝氏度,內陸地區為零下40至零下70攝氏度。1967年初,挪威在極點附近測得零下94.5攝氏度的低溫。據估計,在東南極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至零下100攝氏度的低溫。

  風力測量

  為了更準確的測量風力大小,人們在野外常用輕便風速表測風。這種輕便風速表,一般由感應部分和計數器所組成***見左圖***。感應部分由三個風杯***也有四個風杯***裝於十字架上,風杯在軸承上可以自由轉動,外用小框保護風杯。中軸下部與計數器相接,風杯轉動,也使計數器隨之轉動。所以計數器是記錄風杯轉動的轉數的。計數器通常有兩個或三個記數盤,大指標指示個位和十位數,兩個小記數盤上的指標分別指示百位數和個位數。儀器的下部有一開關***啟動杆***,將它推上去,可使計數器與感應部分接合,計數器開始工作。把啟動杆拉下來計數器則與感應部分離開,計數器停止工作。當儀器置於高處,用手直接開動不便時,可用小繩連線開關。觀測時拉動小繩即可啟閉。輕便風速表一般安置在四周開闊、無高大障礙物的地方,表身垂直。觀測前關閉開關,記下指標的示數。等一兩分鐘後,開啟開關,同時開動秒錶記錄時間。此時,觀測員迅速離開風速表,站在儀器的下風方向。開動儀器後將近100秒鐘時,觀測員迅速走近儀器,在正100秒時關閉開關,記下第二次指標示數。根據前後兩次讀數算出其差數,此差數表示風速表指標在觀測時間內所走的刻度數,記入記錄表內。將此差數除以觀測時間,就得出風速表每秒鐘內所走的刻度數,取一位小數。再根據每秒所走的刻度數,從該風速表的檢定證上查出平均風速***單位:米/秒***,取一位小數。

  最好連續觀測兩次,取其平均值,以減少儀器本身及人為的誤差。

  有些輕便的測風器,除具有上面講的風速表的構造效能外,還在軸上裝有風向標,用以指示風向,稱為風速風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