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中常見的反駁方式
辯論就是用我的觀點去評擊你的觀點,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以理服人
“理”往往不可能是“真理”,如例中“公平性”和“準確”是不是一個概念,跳水、體操的“公平性”如何靠“準確”來保證?結論:辯場上的“理”往往難以令雙方協調,對方更不會配合你,對方有對方的理,因此我更認為“論理”不能再一個層面上論……而是“另一個維度”:比如:對方辯友說的是“過分”強調準確,請論證“電腦裁判一定是過分的”等等……
二、針鋒相對
要求辯手能力至上……推廣意義……
三、順水推舟
這是要敏銳地發現對方邏輯中,更多的是語言中產生的漏洞,當對例中這樣的抽象表達“A的情況下,B不就C了嗎?”而反駁可抽象為“A不正說明,B確實會C,但當D***D為A的反面***不正恰恰非C嗎?”,因此需要慢慢訓練在言語中剖析邏輯的敏銳能力……
四、類比歸繆
這是比較好用的一招,但是類比往往是借“同”歸“異”,但是也恰恰因為是“類比”,所以較容易讓人剖析出說,你實際上是在“異”生“異”,例中“制高”確實有“較高的意思”而“頂樓”也有“較高的意思”此可謂“同”,歸出“異”固然讓人覺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仔細看“武力、實力上的制高”和“位置、距離上的最高”是一個概念嗎?“制高”本身有“比低位置有利”的意思,而“最高”則沒有,所以如果在此剖析……類比不當!因此,巧用類比也是一門藝術……不要隨便用,否則會出大狀況……
五、先發制人
類似於2004全辯的“猜測階段”,因此在一邊陳詞中加入未嘗不可,但也少有風險……被對方說“對方這樣想我們,但我們恰恰不是啊”就……慎用……
六、牽制對方,確立戰場
個人更習慣採用預設問題,或者預設邏輯架構的方法,所謂預設,就相當於一套簡練貫穿整套立論的“攻辯”或者“盤問”問題,相互之間有聯絡、有承接,在場上可以根據對方的側重來分配各個問題之間“糾纏”的回合數,比如我方預設“前提-定義-理由1-理由2-結論”的五個問題,而對方在前兩者都沒有太大沖突,則以兩回合就過,而重點在理由1、2之間牽拉,而牽拉則依靠精心預設的刁鑽“問題”,達到控制全場的目的……
七、連貫性和總結性
缺席審判時,個人在“排山倒海”時更注重連貫性和總結性,是在總結陳詞前的預先“清理戰場”,若所留時間較多,則以有連貫性的如“前提-定義-理由1-理由2-結論”的順序依次陳述和反駁並總結;若所有時間不多,則根據場上的局勢,挑選最關鍵的“幾句話”陳述如“今天的前提是”“今天的定義是”“理由1、2……為何不成立?”之類“總起句”“總結句”式出現,達到總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