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禪的意思是什麼

  口頭禪的意思:

  口頭禪一詞來源於佛教禪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領悟,而把一些現成的經驗掛在口頭,裝作有思想,自以為懂得禪的道理,被列在禪之歧途中的一種。這個詞演變至今,則意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口頭禪可算是一個人的其中一個標誌,亦影響其他人對他的形象與觀感。口頭禪可以是心理的一種反射,可反應出說口頭禪者的心理狀態。

  不少電影或電視劇集,主角都會說一些獨特的口頭禪,這些口頭禪可能是演員為更鮮明地表達劇中角色的性格而創造。某些口頭禪會成為不少人模仿的物件,做成一種社會現象。

  英文解釋

  pet phrase;lip-service;shibboleth;commonplace sayings;tag ;

  起源

  口頭禪最初是佛教禪宗用語,本意指未經心靈證悟就把一些現成的經言和公案掛在嘴邊,裝作很得道的樣子。演變至今,口頭禪已經完全成了個人習慣用語的意思,彷彿未經大腦就已脫口而出。按照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口頭禪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它背後隱含著一些心理活動和心理作用。

  出處:宋·王楙《臨終詩》:“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

  禪宗重頓悟,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然而畢竟只有慧根的人才能悟得了。古人云:“富貴不還鄉,如衣繡夜行。”即其一也。儘管聖人教導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可那也只有聖人才做得到,故禪宗以現成的經語、公案,掛在口頭,以作談助,也是人之常情,無足深責的。名之曰“口頭禪”不免帶著些貶義。

  後世以口頭常說的一些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話為“口頭禪”,指的是某人或某類人的習慣用語。宋人王楙《野客叢書》詩云:“平生不做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 又《菜根譚》前集:“讀書不見聖賢,為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為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口頭禪也未必沒有意義,在某種程度上能見出其人的性格、品行或心理。說話一定要句句落到實處,也未免過“執”。至於說到“禍從口出”,“言多必失”,那是另一碼事。

  雙語例句

  他沒有多少空閒時間,是他喜歡說的一句口頭禪。

  He was not free enough, was how he preferred to phrase it.

  他的最出名的也是家喻戶曉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小點,小點聲,我在捉兔子呢!”

  His most popular catch phrase, "Be very, very quiet, I'm hunting rabbits!" has become a household saying.

  特別值得一提的法瑪拉和穆罕穆德的雙人喜劇,還有那位口頭禪是“為什麼不?”

  Special mentions are reserved for the comedy double act of Famara and Mohammed, and for the waiter whose catchphrase, "Why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