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經典人生感悟句子

  漸漸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像表面上那麼快樂。一個健談並把你逗得哈哈大笑的人內心也有傷口和苦痛,我開始知曉生活是個不管你有多難過,它還是會日復一日不斷向前的殘忍機器。我感覺自己還是太幼稚,小小的困難總會影響情緒,一點點挫折也感覺可怕至極,我該學會勇敢和堅強,因為生活如此,弱小就該死。

  1 平淡真好!平平地,不令我們顛躓;淡淡地,不讓我們昏醉;使我們坦坦蕩蕩地處世,明明確確地看人。所以平淡也就是最美的“真”。

  2 自私自利是不好的,但是“自思自立”、“自力自司”,不但好,而且必要。

  3 困而學是最快的,不困而學是最難的。

  4 話到七分,酒至微醺,筆墨疏宕,言詞婉約,古樸殘破,含蓄醞籍,就是不完而美之最高境界。

  5 人難免有些疵缺,不事遮掩小毛病的人,更能顯得真而不假。相反地,那些被宣傳得盡善盡美,彷彿絕不犯錯、毫不自私的人,倒顯得有些不真實了。

  6 人們常以表面的感覺來判斷事情,卻不在實質上著眼。而當我們失望傷心的時候,常失去應有的觀察和判斷力,以致錯過大好的機會。

  7 知命不是認命;知是瞭解、認是無奈;知是得到,認是放棄,許多人把認命當作知命,以為是一種成熟與豁達,實在犯了大錯啊。

  8 清新、亮麗、爽朗,不事雕琢,於規律中表現不規律,於完美中帶有殘破,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精神吧。

  9 “學歷史也使人豁達”,在觀千古的興廢盛衰、枯榮消長之後,發現這茫茫人海、漫漫時空,千變萬變,卻說不出歷史的定則,而成王敗寇,邦國定、疆臣逐,怎能不令人看破世事,豁然達觀呢?

  10 教育比處罰重要,和平比紅十字重要,救助比同情重要,工作比金錢重要,正如同穀子比米重要一般。

  11 能成大事業的人,都善於舒散心情,他們多半有著豁達的胸懷和開朗的性格,能夠在繁忙激動之後,放鬆自己,享受寧靜,靜觀外界的發展,籌算未來的進度,並恢復元氣和衝力。

  12 人生就是如此,哭哇哇地墜地、笑嘻嘻地成長,然後學會了各種巧笑、嬌笑、傻笑、真笑和假笑,笑笑地過這一生,再於親友的哭泣中離去。

  13 早期的得意,常會阻礙了我們未來的更高發展,早期的失意,反倒可能強迫我們步上人生艱困的旅途,登上最高的山峰。

  14 人的頭腦就好像倉庫,可以堆藏各種知識和記憶,會用腦的人,能把知識分門別類整理得極有條理,分析得極為清晰,而且懂得溫故知新,不斷充實,使自己的觀念永不落伍。

  15 強打進入的螺絲釘遠不如慢慢旋入的結實,硬填鴨的學問,更遠不如真積力久來得深入。

  16 只要誠誠懇懇地做事,實實在在地研究,不自欺、不欺人,才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17 今天不論誰從世界上消失,明天太陽還是會從東邊出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多麼大的變化,人們都能適應。自以為重要的人,必須知道這一點。

  18 寫回憶錄不僅是晚年的事,且是早年的事;不但是自己的事,且是他人的事;不僅是悠悠的回憶,且是真真的記錄。

  19 生命是由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造、不斷地完成所累積的,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有最高的理想但不能只有唯一的目的,你可以沒有最輝煌的結束,但不能沒有閃耀的過程。

  20 拿破崙是由炮兵幹起,卓別林是從跑龍套的演員起步,如果他們當年不遷就那個低微的工作,可能有日後的成就嗎?所以我要說:“低不就則高不成”。

  留三分餘地給別人,就是留三分餘地給自己!

  即使你幫助人,也要把對方的面子做足。

  一個失去部隊的將軍,還不如一個會作戰的小兵。

  笨蜻蜓抱著自己的尾巴啃,還以為抓到了一隻大肥蟲。

  跟主子穿一條褲子打出天下的臣子,常第一個被殺掉。

  用非常的手段,應付非常的對手!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情歸情,理歸理,好話醜話最好都說在前面。

  如果絕對的權力,會造成絕對的腐化。那麼;不斷的競爭,就能造成不斷的進步。

  會打電話,天涯變咫尺,不會打電話,咫尺變天涯。

  當別人叫你往前站的時候,先看看是不是正有子彈。

  對付小偷,咳嗽總比菜刀好。

  當撒旦頭上有了光環,你還能不下地獄嗎?。。。。。

  正所謂字字珠璣,道出天機,有多少做人的道理,都一一的道出了,如果你真的能參詳透,那你就會成為完人了!

  當他對你特別好的時候:

  一個人為什麼對另一個人特別好?

  年輕時,可能為了佔有他。

  少壯時,可能為了親愛他。

  出軌時,可能為了虧欠他。

  老年時,可能為了怕離開他。

  描一次心靈的地圖:

  當有一天,

  我們離開這個世界,

  會覺得自己活了一生,

  還是隻覺得活了幾天,

  全看有沒有思考、回味、咀嚼......

  人生路,不回頭:

  我們可以轉身,但是不必回頭。

  即使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走錯了,

  你也應該轉身,大步朝著對的方向去,

  而不是一直回頭怨自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