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讀

  周所周知,中外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但他們都有共通處,小編整理了,請欣賞。

  

  :關於教書育人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禮記》***

  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4.“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5.“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陶行知 ***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馬卡連柯***

  8.“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愛因斯坦***

  9.“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愛因斯坦***

  10.“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愛因斯坦***

  :關於為人師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身教重於言傳。***王夫之***

  3.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4.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贄***

  6.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愛因斯坦***

  7.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烏申斯基***

  8.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烏申斯基***

  9.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學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盧梭***

  10.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關於愛崗敬業

  1.學校要求教師在他的本職工作上成為一種藝術家。***愛因斯坦***

  2.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蘇霍姆林斯基***

  3.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 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時常要讀書, 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 上課就越輕鬆。***蘇霍姆林斯基***

  4.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和惡習的大機構中的一個活躍而積極的成員,是過去歷史所有高尚而偉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間的中介人,是那些爭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聖遺訓的儲存者,……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烏申斯基***

  5.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馬卡連柯***

  :關於啟發式教學

  1.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蘇霍姆林斯基***

  2.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蘇霍姆林斯基***

  3.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裡沒有求知慾,哪裡便沒有學校。***蘇霍姆林斯基***

  4.為了在教學上取得預想的結果,單是指導學生的腦力活動是不夠的, 還必須在他身上樹立起掌握知識的志向, 即創造學習的誘因。***贊科夫***

  5.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幹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張載***

  6.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斯賓塞***

  7.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斯賓塞***

  8.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隻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陶行知***

  9.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陶行知***

  10.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儘可能讓學生講。***魏書生***

  :關於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

  3.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贊科夫***

  4.從我手裡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

  5.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