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的散文

  有哪些呢?你們想看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農村生活的感受

  鄉村雖然是樸素的,但是那綠綠的稻田,那清清的河水,那憨憨的笑容,把鄉村融入了一種和諧、令人嚮往的境界。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看見小路旁五彩繽紛的花朵向你招手,迷人的香味撲面而來。走進深處,你還會看到稻田依傍著青山。一陣微風吹過,稻田裡的禾苗就會搖擺起她那柔弱的身軀,像是在跳舞。一般的鄉村,他們的屋前或屋後,都會有一條小河。河旁還種著一些樹木。小河處處被綠樹青山環抱著,它們就像哨兵一樣守護著清清的小河。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躺在床上,會聽到潺潺的流水聲。

  你若是在夏天的夜晚出去散步,會看見鄰居們在家門口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團。他們搖著蒲扇,一邊乘涼,一邊聊一些家常事。他們和滿天的繁星、和煦的微風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鄉村,就是那麼的獨特,就是那麼的悠閒,就是那麼的迷人。鄉村是我夢牽魂繞的地方。啊真美。鄉村雖然是樸素的,但是那綠綠的稻田,那清清的河水,那憨憨的笑容,把鄉村融入了一種和諧、令人嚮往的境界。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看見小路旁五彩繽紛的花朵向你招手,迷人的香味撲面而來。走進深處,你還會看到稻田依傍著青山。一陣微風吹過,稻田裡的禾苗就會搖擺起她那柔弱的身軀,像是在跳舞。

  一般的鄉村,他們的屋前或屋後,都會有一條小河。河旁還種著一些樹木。小河處處被綠樹青山環抱著,它們就像哨兵一樣守護著清清的小河。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躺在床上,會聽到潺潺的流水聲。

  你若是在夏天的夜晚出去散步,會看見鄰居們在家門口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團。他們搖著蒲扇,一邊乘涼,一邊聊一些家常事。他們和滿天的繁星、和煦的微風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鄉村,就是那麼的獨特,就是那麼的悠閒,就是那麼的迷人。鄉村是我夢牽魂繞的地方。

  篇2:農村怪象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彭勃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藍圖振奮下,我們賴予生存的農村產生了一些奇特現相,令人困惑與震驚。

  一:科技的發展,糧食等農作物越來越高產,然農民卻無法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相反農民越種越窮,越無法跟上時代腳步。現在的農村空巢村莊,留守的是60、38部隊,農村出現了房子蓋得漂亮的是出外做工、經商或者國家公務員。真正農民的房子是破落老舊怪象,由此引起貧富分化嚴重,家庭結構鬆散關係不穩定社會治安案件多發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下面例舉一些農民除自身可以提供的糧食等農作物外的其它生活必需品及除生活開支外的一些必要開支比較。

  如1:衣服鞋子,30年前,100元可以置一身漂亮,今天想要一身大方體面一點的沒有500元以上你不必去看。 更不講什麼品牌服飾。

  2:學費,同樣是30年前小學5年級20元包含學雜費、書本費,現在業務教育了,單書本費,學雜費不用交的,就要100元以上。

  3:看病,一個感冒30年前1-2元可以解決,現在有了醫療保險政府補貼,可以報銷,東檢查、西化驗,打針吃藥掛水,個人也要發百八十元,恢復的時間還不如以前快,是藥漲價了嗎,不是,是中間層層加價、回扣等傷了藥,損了你腰包。而為什麼以前不要現在要檢查呢?那就只能說社會進歩,病毒也進步,沒有檢查就無法科學的判斷下藥。

  舉了這些例子,有人會問,30年前工資多少,現在工資是多少。我想請問一下,有誰給農民發過工資嗎?農民要不是靠地裡刨出糧食,拿去換錢,他們那來的錢。相比那些幾何倍數增長的生活品,糧食價格30年前1公斤2元左右,現在也才5元左右。你可能還會問,糧食增產了呢?我想反問一下,生產成本是不是也漲價了呢?

  而地裡刨食的農民,由於受自身知識侷限、市場資訊不瞭解、政府引導不力等因素的制約,可能因盲目跟風造成供求失衡量高價跌,因資訊不明供求渠道不暢賣不岀去農產品,更不必講因自然因素而造成的損失,使農民虧本。政府的政策不透明,社會資源的分配和福利政策的實惠,往往被一些"能人""關係戶"搶佔攫取,真正在土地上勞作苦盼收穫的農民無法受益。

  二:怪象第二可以說是由第一的延伸,現在的農村寺廟多。修橋造路,開渠挖鉤等靠政府支援撥款。蓋寺建廟無須政府反而富麗堂皇。寺廟活動捐款人人湧躍,從來不會說沒錢過日子這次我就不捐。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因為外岀人員掙到錢而少了投資渠道或其它因素,而又心靈之上對家的感覺總有空檔之處,自思捐款蓋寺建廟,尋一點心裡寄託,對農村的家一絲神往。再者,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的精神需求也在發展,而政府對農村的公共設施與服務缺失,又沒有對上面所提人士的有效引導,很多官員的追求城市發展政績效應,農村視野盲區。再者即使這些人士有了投資意向也會選擇城市,不會在農村,不要說那些各方面的便利,就如辦理證件,在城市一站式、快捷的服務,更有在開發區由開發區岀面辦理完成,而在農村你不花多多時間及多多菸酒溝通上,你不要辦齊。還有是稅收,在城市稅源多,不怎麼在乎你多少,只要你有交且帳面過得去就可以,而在農村由於稅源少,關注度高,那你就得實打實的來了。由此而來寺廟多且富麗堂皇,也因此引起農民的消極追求,更有可能產生如宗族間,房派間不穩定因素。

  怪象須治理、破除,重建農村就等於重建我們的生存之源泉。農村興旺等於國家真正富強,農民安康社會穩定,我是一個農民,我愛我的家,愛生我養我的黑土地。呼籲重視農村建設,維護農民尊嚴。

  篇3:鄉村的夜

  紅日西墜,夕陽晚照,在巍峨群山的掩映下,有一座風景宜人的小山村。這裡有青青的竹林,這裡有潺潺的溪水,這裡有我童年的記憶,這裡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

  我愛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對於腳下的這片土地,我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追根溯源,可能是我骨子裡的農耕情結。我仰慕家鄉的崇山峻嶺,千溝萬壑,巍峨從容,難以逾越;我喜歡腳下的潺潺流水,冰晶玉潔,清澈透明,沁人肺腑,源遠流長。在我的成長歲月裡,總是身在異鄉,四處漂泊,職場上的流汗流淚,都市裡的燈紅酒綠,都不能消褪我對故鄉青山綠水的熱愛,對疼我愛我父老鄉親的牽掛,對村旁路邊閒花野草的思念。

  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我總是更偏愛農村。畢竟,鄉音難改,鄉情難捨。很多時候,朋友會問我是哪裡人?我總是帶著濃濃的方言說:“我是山溝溝裡的,是如假包換的農民噻。”朋友可能不信,看我長相,白白胖胖,細皮嫩肉,沒有一丁點兒滄桑感。對於朋友的質疑,我真的無言以對,只能報以淺淺的微笑。農活,農村,農民,過去曾是愚昧落後的象徵,今天也很少有人以守土為榮,所以,對於我的農民身份,我自然不會到處炫耀,當然也不會刻意隱瞞。我很感慨如今的孩子,他們看不到農村那麼多古樸自然的景色,也不是每頓都能吃到綠色無公害的食品;我很感慨城裡的居民,他們享受不到農村遼闊高遠的天空,也呼吸不到清新醉人的空氣;所以,身為農民的孩子,我感到特別的驕傲和自豪。

  我沉迷於童年的美好時光,特別是夜幕籠罩下的鄉村。城市的夜晚,霓虹閃爍,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密不透風,連風都是熱乎乎黏糊糊的,夾雜著一股股熱浪,讓人大汗淋漓,也令人心煩意亂;鄉村的傍晚卻是另一番景色。剛下過雨的天氣清新明淨,空中瀰漫著淡淡的泥土氣息,隨風飄過是飯菜的清香,那種我生命中最熟悉的味道,我彷彿回到了童年,悄然想起了幼稚搞笑的“煮鍋鍋窯”遊戲。那時的我,每天光著兩隻小腳丫,梳著兩隻羊角辮兒,帶著妹妹玩得昏天黑地。我們用泥土作“飯”,用野草作“菜”,用瓦片作“碗”。有人把“飯”舀在瓦片上,感覺那做好的飯菜,聞起來噴噴香,吃起來嘖嘖響。如今,已為人妻人母的我,想起當年尿尿和泥的樣子,總是讓人忍俊不住。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中,天漸漸暗下來了。忙完了一天的農活,是該到牛羊進圈雞鴨歸巢的時候了。側耳聆聽,有挑水扁擔的“吱吱”聲,小豬搶食的“哼哼”聲,小雞小鴨爭奪小窩的“咯咯”聲,孩子們“嘰嘰喳喳”的吵鬧聲,聲聲入耳,構成了生動鮮活溫馨浪漫的鄉村交響曲。勞累了一天的家庭主婦,開始準備一家人的晚飯。被雨淋過的柴,有些溼,也有些冒煙,把灶間弄得煙熏火燎。那濃濃的煙霧,沿著煙囪緩緩上升,一縷縷,一片片,自主沉浮,美輪美奐。它們有的像龍,在五彩的祥雲裡遊戲盤旋;有的像鳳,在如潮的花海里舞姿翩翩;更多的則沉澱下來,形成一層薄薄的霧霾,給遙遠的山村添一層神祕的夢幻。

  入夜,一切的喧鬧都停止了。曾經熱情歡快的小鳥兒,早已歸隱到密林深處,刻意躲避天敵的來襲;天真爛漫的孩子,躲進了母親溫暖的懷抱,早已進入甜甜的夢鄉;只有不甘寂寞的山風,吹得月影光怪陸離,吹得大山樹影婆娑,吹得竹葉“沙沙”作響。

  這個時候,小狗們就是最警惕的士兵,只要有一絲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發出異常淒厲的吼叫。農村人家,一般不會安裝高科技的監控器,每家每戶都養有一兩隻看家護院的小狗。雖然,人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農村的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平日的治安情況相對較好,可人們的警惕性還是蠻高的。因為每到逢年過節,總有些喜歡不勞而獲的人們,把別人辛苦準備的薰腸火腿啤酒臘肉順手牽羊。農村人大都心地善良,不會為那點兒吃喝去報案,他們嫌麻煩,更嫌丟不起那個人。可是,要他們息事寧人,裝聾作啞,他們又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在失竊之後,繞著房前屋後,扯開嗓子大罵:“哪個好吃懶做的毛賊,偷了老子的東西,想吃就明說嘛,老孃給你留著呢。”都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有了丟失貴重物品的慘痛教訓,人們就開始養狗了。小狗們也是特別的盡職盡責,保證了山村的長治久安。當然了,小狗兒們也會捕風捉影,製造出一幕幕似小偷跳牆的驚險氛圍。因為,只要一隻狗受到了驚嚇,發出了傳遞訊號的“汪汪”聲,那全村所有的狗都會狂吠起來,貌似佈下了人民戰爭的天羅地網。這樣吵吵鬧鬧一陣子,小村又恢復往日的安祥與寧靜。

  鄉村的夜晚是寧靜祥和的。村子坐落在小小的山坳之間,四周群山環繞,林海濤濤,整座大山像一隻只光怪陸離的鬼魅,在肆無忌憚晃動著醜陋的身體。假如這時我在趕夜路,一定會感到毛骨悚然。小小的山村在夜間沉睡,只見他姿態優雅,神色安祥,猶如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靜靜地守護著我們。我想,那靈動的山樑就是他滿臉的褶皺,那耕耘了的土地就是他偉岸的脊樑,皎潔的月光為他披上銀色的長袍,褶褶星光陪他走進山村的每一個角落。大地知趣地沉睡了,山村知趣地沉睡了,只有我因激動而無眠。

  
猜你喜歡:

1.

2.關於農村散文

3.有關農村的散文

4.關於鄉村的經典散文

5.最新關於鄉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