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技術培訓心得體會

  教練技術成為一門通過完善心智模式來發揮潛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最近我在北京參加了一個八天的“管理教練技術”的培訓,回到家就在五歲的TIGER身上運用了一下,還真很奏效喔。回放一下當時的情景:

  中午,ANNIE媽媽感冒了,需要睡個午覺,TIGER在抽屜裡翻來翻去的,我問:你找什麼呀?TIGER說,我找針線,想做個項鍊送給媽媽。

  要是以前,我會這樣做:直接對TIGER說:“媽媽在睡覺,等她醒來再找好嗎?”通常他是不聽的,我會說:“快出去,不然你今天的“小星星”沒有了***他積累15個小星星就可以買個玩具***”,如果他還不聽,我會強行把他拖出去,教訓一下:“別人睡覺時不能吵,下次不能這樣。”這樣有效果嗎?也許有,但是還有更好的辦法!

  管理教練的課程裡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則:一、“人的任何行為都有正面動機”,TIGER翻抽屜是有他正面動機的,只是時候不對而已,不應該打擊他喔!二、“相信別人身上擁有一切的資源”,TIGER身上是擁有一切資源可解決這個問題,做父親的只是幫助他看到自己的資源,最好不要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我不能剝奪他成長過程中的思考權利喔!

  於是我在他耳朵邊輕輕的說:“謝謝你給媽媽做禮物,媽媽會很高興的。我們一起來商量一下,媽媽感冒了,她現在最需要的禮物是什麼?”TIGER想了想,說:“媽媽現在最需要的是睡覺”,我再問:“那你想把她最需要的禮物送給她嗎?”TIGER點點頭,說:“想!”我問:“那你準備怎麼做呢?”TIGER說:“保持安靜”我說:“太好了,還有呢?”TIGER說:“讓你,外公、外婆也保持安靜”,我說:“太好了,我一定保持安靜”,於是,TIGER就不再翻抽屜了,他輕手輕腳走出臥室,對外公外婆說:“噓!媽媽在睡覺,請保持安靜!”於是ANNIE媽媽就睡了個很好的午覺。我告訴TIGER該怎麼做了嗎?沒有,他自己覺察了,再採取自己選擇的行動方式才是最主動、最有效的。

  TIGER因為咳嗽,有一個星期沒上幼兒園了,第二天終於可以去了,晚上,他應該早睡,但他在床上蹦來蹦去的,不想睡覺。要是以前,我也是那個老套路,先禮貌的要求他,再明確的告訴他,無效的話就懲罰他,或者用獎品為條件來改變他。但是教練技術告訴我,還有更好的方法,因為這些方法更符合人性。我先是關了燈,再輕輕的在TIGER身邊躺下來,用很溫和的語氣問他:“TIGER,你想上幼兒園嗎?”TIGER說,“想啊,但是我不想早睡,我不喜歡張老師,還有一些小朋友我不喜歡”。

  我想起了教練技術的原理:不要聚集負面,因為你聚集負面,你得出的就是負面結果,就好像一杯水,你想喝,但裡面有很多灰塵,如果你不斷的去攪動灰塵的話,你得到了就是一杯混水,而如果你靜下來,告訴自己,這是一杯可以幹靜的水,讓灰塵自己沉澱下去,這樣你得到的就是一杯清澈的水。

  於是我問TIGER:“我知道有些小朋友你不喜歡,你想想看,你喜歡誰啊?”***這叫聚焦正面***,TIGER說:“我喜歡錢多多”***這是他最好的朋友,名字很酷是吧?***,我問:“那你為什麼喜歡他呢?”TIGER說:“因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啊!”我問:“還有呢?”TIGER說:“我們交換玩具啊”,我問:“那你明天希望怎麼樣呢?”他說:“見到錢多多!”我說:“你希望什麼時候見到他呢?”TIGER說:“明天一大早,要最先見到他。”我說:“那你怎樣才能起個大早呢”,TIGER聽了就鑽到被窩裡,說:“現在就睡覺!”我也很高興的說:“我也要早睡早起,明天和你一起去見錢多多!”。第二天,我們就起了個大早,一起手拉手的去上幼兒園,一起見到了錢多多。

  呵!這個過程真是愉悅啊! 也許有人說這是啟發式教育,是引導。但教練技術的原則告訴我們,最好的教練是不引導,不給建議,因為“別人身上擁有一切的資源”,他自己會覺察什麼是好的,什麼是適合他的。作為教練,任務是幫助對方找到他最需要的,並且採取他最適合的行動。教練不是燈塔,不指引方向,教練不是交警,對你說“停,這樣走是錯的,那樣走是對的”,教練是什麼呢?教練是朋友,讓你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中充分的思考;教練是伴舞者,人生的舞蹈,需要靠每個人自己完成,所以做教練時,對方是領舞者;教練是“無為”的,在“無為”裡面,又“有為”,教練的工具和技術,就好像一艘質量很好的航船、一個精美的羅盤,幫助駕駛者駛向他需要去的地方。要做到“無為而無不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學習教練技術的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標。所以教練自我的修煉與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教練內心有愛,才能給對方提供安全的環境,教練富有人生經驗,對方才會對你給予更充分的信任;教練擁有深厚的心理學和靈活多樣的工具,對方才能駕駛著它們駛向成功。做個好教練,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不容易是吧?沒關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從現在做起,從每天做起。管理技術往往只能用在工作上,而教練技術可以用於整個人生,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在這八天的培訓裡,我也嘗試用教練技術幫助我們董事長解決了一些問題,呵呵,很有成就感喔。希望能儘快回汕頭與大家一起分享!

  總結起來,我有幾點感受和計劃先與大家共享:

  一、自己需要靜心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願景究竟是什麼?明確後,將自己的整個人生系統調節平衡後,擬定切實的計劃,朝這個願景進發。

  二、每天早上用視覺化的方式看看自己的願景,把白天的行為調整與之切合。每天晚上總結一下自己白天的行為:1、有沒有支援願景的實現;2、有沒有給予別人幫助? 總結的同時感恩。

  三、學會愛自己、愛別人。學會賞識自己、賞識別人。相信自己和別人:1、一切都是OK的;2、每個人身上擁有一切的資源去解決問題;3、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正面的動機;4、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坦然面對;5、每個人當下的行為是他最好的選擇。

  四、以前是用頭腦在思考,現在學會用心靈去思考。學會力量、智慧、愛的成長,即身、心、靈的合一,並且去幫助到別人。

  五、自己需要確定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系統的學習***看書不能太散***,並且邊學邊用,希望有益於自己和他人。

  再歸納一下,即:願景明確、行動配合、相信自己和別人身上擁有一切的資源、愛自己愛別人--幫助自己幫助別人、學習並運用。

  篇2

  去參加教練技術培訓時,我打算做一家公司與人分享心靈成長,還沒有想清楚。有人勸我去參加培訓,也就去了,雖然之前接觸過一些參加過的人,聽他們滿口說好,但是他們人顯得很硬,有點強人所難之類的感覺,但我還是決定去體驗。

  非常慶幸的是,我在前一年就有所突破,決定在參加任何培訓之前歸零,把自己當傻瓜,因此我發現,我在教練技術中收穫巨大。

  我在教練技術二階段中找到了一直缺乏的激情,當我真的不那麼永遠保持冷靜,激情澎湃時,我發現我可以立刻感染他人,即時互動,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

  歸零是收穫多大的關鍵,這個課程老師很重要,老師放下小我,大家會受益很多。但自己更重要,如果心是封閉的,有時的確會學得更執著。

  一點淺見,僅供參考。

  篇3

  這場培訓總的來說是一場發現。如,發現自我的缺失,發現人性的些許層面,發現這個世界竟有這樣的培訓形式等。

  自我缺失方面:

  ① 對自己不夠負責任,不夠尊重。這就表現在不能坦誠的表露情感,不能正視對金錢的需求,沒能珍惜得之不易的大學學習機會,沒有全力以赴的去追求理想等。而這些就導致了情感扭曲,薪酬不理想,學藝不精,生活缺乏激情等。

  ② 對他人不夠關心,關愛。這就表現在與親人時有牴觸,沒有很好的為其排憂解難;朋友關係不夠密切,沒能替對方著想;與同事交流溝通不足,很少考慮對方感受等。而這些就導致了對親人的愧疚,朋友之間的遺憾,同事之間的不和諧等。

  自我改善措施:

  ① 肩負起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隊,對理想的責任。敢於去承擔責任,並盡職盡責。尊重自身情感經濟等方面的需求,尊重自己,也能尊重他人。給自己,家人,朋友,同事,周邊的人更多一些關心和關愛。常回家看看;瞭解朋友工作生活的需求,傾聽彼此的心聲;多聽聽同事的意見,並友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多給周邊的世界以微笑等。

  培訓中的缺陷

  不夠專業。

  論最終的感受,這次是一場不夠專業的培訓。沒有超出,甚至低於自己的期望。會感覺不值,會在清晨起來依然感到茫然,會在房間休息時不願再去會場。

  導師方面:

  ① 語言不能深入人心。回想不起導師有哪句精彩的話,有哪段令人深感觸動的語言。導師摻雜了些不雅的語言,如“***”等。幾個環節中的語言都是照本宣科,我很想放鬆而投入的去聽,卻感覺思維不能跟上,或想工作,或昏昏欲睡。

  ② 激情不足。不知道是這種培訓本身的要求,還是導師的年齡問題,從他的身上感覺不到激情。無論是他的形象,還是肢體語言,還是語音語調,都令我感覺他是個老頭子,充其量是個有些經歷、懂點什麼東西的老頭子。

  助教方面:

  資質不夠。幾個助教都令我覺得有些“傻”“愣”“話都說不清楚”。而他們在與我們學員相處的時候,都表現出類似“諄諄教導”、聲勢奪人的狀態,對他人並未作充分的瞭解,僅憑一些片面就妄下定論。這是對學員的不尊重。

  結論:因為自身的年輕,許多事還未曾經歷,關於人性還未理解透徹,初次體驗這樣“新鮮”的培訓,可以說還是有一定收穫的。但這種收穫因為人為操作力度不佳,導致欠理想,不夠深刻,缺乏實質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