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天的成語
成語是語言中歷史悠久,經過長時間篩選和提煉出來的固定的語言形式,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語言的精華所在,能夠從多個角度充分反映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包括生態文化、語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質文化和社會文化。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學習。
:
赤地千里、無冬無夏、夏爐冬扇、四時八節、夏雨雨人、揮汗成雨、
滿頭大汗、五黃六月、汗如雨下、爍石流金、赫赫炎炎、汗出如漿、
沉李浮瓜、夏山如碧、焦金流石、皎陽似火、蟬不知雪、春風夏雨、
夏樹蒼翠、肉山脯林、有腳陽春、顆粒無收、春生夏長、燕雁代飛、
綠樹成蔭、驕陽似火、爍玉流金、吳牛喘月、炎炎夏日、烈日炎炎、
暑雨祁寒、秋收冬藏、烈日當空、揮汗如雨、大汗淋漓、電閃雷鳴、
寒來暑往、桃紅柳綠、冬溫夏清、流金鑠石、豔陽高照、寸草不生、
燕語鶯啼、夏日可畏、海天雲蒸、渾身出汗、夏陽酷暑、暑氣逼人
解釋:
吳牛喘月
解釋: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暑氣燻蒸
解釋:指夏天天氣溼熱好像被蒸在籠子裡一樣。
流汗浹背
解釋:①形容出汗多,溼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慚愧不安之極。
出處:宋·無名氏《青瑣後集》:“每延英奏對,雖嚴冬盛寒亦流汗浹背。”
烈日炎炎
解釋: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
出處:“烈日炎炎似火燒”。
酷熱難忍
解釋:形容夏天非常炎熱,讓人難以忍受。
出處:同志們不怕酷熱難忍,每天工作到晚上七八點。
皎陽似火
解釋: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出處:今天,天氣陽光明媚,皎陽似火。我和爸爸媽媽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早早的來到鄉下觀賞美景清新的空氣撲入鼻中,隨著花瓣舞動起來,早晨,好清爽。
燋金爍石
解釋:使金石銷熔,形容天很酷熱。
出處:北齊·劉晝《新論·大質》:“大熱煊赫,燋金爍石。”
焦金流石
解釋:將金屬石頭燒焦熔化。形容天氣極度乾旱炎熱。
出處:南朝·劉孝標《辯命論》:“放勳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時,焦金流石。”
五黃六月
解釋:指陰曆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二七回:“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
綠樹成蔭
解釋:樹木枝葉茂密,遮蔽了陽光。描寫夏天樹木茂盛的樣子。
例句:秋天,雖不像百花盛開的春天那樣有生氣,也不像綠樹成蔭的夏天處處有生機;卻以誘人的秋色和金黃的果實吸引著人們。
流金鑠石
解釋: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出處:戰國·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淮南子·銓言訓》:“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
火傘高張
解釋: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酪烈;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出處: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驕陽似火
解釋:強烈的陽光好像烈火一樣。形容天氣非常炎熱。
例句:夏天的中午驕陽似火,但是交通警察仍然監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暑氣蒸人
解釋:形容夏天的時候,尤其是明天戶外,感覺熱氣浪一陣一陣的從地上往上鑽,或是迎面撲來,然後汗就嘩啦啦的流,那個熱呀,像蒸桑拿似,所以叫暑氣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