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自己的勵志日誌

  無助的時候,心情低落的時候,告訴自己,抬起頭來向上看看,會有陽光灑向你。以下是小編為你精選的3篇,希望你喜歡。

  篇一:人生不妨大膽一點,反正只有一次

  上班那會兒,我看到那些整天戴著名牌手錶的女生,就覺得特裝;看到那些天天倒騰自己,面膜化妝服裝搭配的女生,一直覺得特輕浮,肯定沒什麼內涵;我愛上跑步,每週3次,有人跟我說,你不要這樣跑,你看那個誰,跑步跑得膝蓋受傷,最後連山都爬不了了;大學時候,我有個同學,性格張揚,典型的跟誰都能相見恨晚的交際達人。我心裡特別討厭,覺得這樣的人真虛偽,跟誰都好。我不屑做這樣的人,也不屑跟這樣的人來往。

  上面的事情,有些主人公是我,有些不是我,但是在裡面,我都能看到曾經自己的影子:有點墨守成規,有點偏激地固執己見;按照自己界定的規則生活,執拗地認為自己的觀念才是人生的不二法則;還看不慣其他不按照此法則生活的人。

  我想,過去的自己就是那隻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吧。因為得不到很痛苦,或是實現的過程很痛苦,就告訴自己葡萄是酸的。用這樣的方式安慰自己,從而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

  我一直以為我是對的,時間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風沙般侵蝕我看似堅強卻不堪一擊的“石頭”表面。

  思想開始動搖,慢慢發現,芸芸眾生,天才何其少,往往是普通人還沒做好,卻得了一身天才的毛病。那些原來固守的東西,未必有想象的那麼正確;那些一直討厭迴避的東西,也許並不如想象的那麼不堪。

  所以,以上幾件事情的發展也多了歲月這把刷子留下的印跡:有一天我發現,戴個有質感的手錶還可以增加自信;閨蜜看不下我整日不修邊幅的樣子,硬逼著我去打扮,教我簡單的化妝,每天出門都感覺自己精神奕奕的;說跑步不好的同事,後來我看見他自己發大汗淋漓的朋友圈,表示出完一身汗真是太爽了;因為工作需要,我學著跟人相處,跟很多人談笑風生,我發現這樣也沒什麼虛偽,反而大家還挺喜歡你的。學會說話是一門藝術,能減少直來直去的性格傷人的機會。

  你看,我們確實會變成我們自己討厭的人。不過,現在的我卻並不討厭現在的自己。因為我變得包容性更強,我開始學著去嘗試,學著清除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接觸不喜歡的人,做一些不喜歡的事。在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收穫不一樣的力量。

  有時候,我們習慣固守在自己劃下的圓圈內,圖一個安全舒適的空間。站在這個心理的舒適區,看著別人做錯了,就笑,你看吧,我就知道這樣不行;看著別人做對了,心情就不好,然後酸溜溜地說,哎喲嘿,還真的做成了。我們走著瞧,看你能得瑟幾天。

  反正別人是輸是贏,我的生活還是如此,並未受影響。最後,年年歲歲花相似,你還是原來的你,人家卻已不是原來的人家。

  不敢突破的原因很多,歸結起來無非是:害怕現有的生活被打亂,害怕新的生活不如現在好。一句話:無法承擔冒險的代價。嗯,悲觀的人,總是如此。因為只會看到新事物那不好的50%,卻忘了還有好的50%。

  所以,為什麼要劃地為牢呢?為什麼不走出圈圈去看看呢?如果沒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我們到現在都失去了品嚐美味的機會?如果沒有第一個發明電燈的人,現在我們的城市怎麼會燈火通明、五光十色?

  有的人自嘲,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自嘲的差不多都是如我一般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二三十年,僅僅是人生的其中一段吧。很多年輕人,包括我自己,總是想要睿智地表現出看透世事的模樣,其實是否就如辛棄疾寫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一樣呢?

  還有一個原因是,你就算知道所有的道理,可是你從未去踐行過,這些道理跟你的人生就只有很少的相關性。所以,在你年輕的歲月裡,你仍然還是過著什麼都懂卻什麼都不做的日子。然後故作滄桑,說道理都懂,可是我卻過不好這一生。

  指責別人是否永遠比指責自己更讓自己好受?因為貪圖不痛不癢,所以選擇忽視自己,責怪其他?

  有句老掉牙的英文諺語:No pains,no gains。

  沒有疼痛,哪來成長?當我決定開始正視那個“強說愁”的自己,正視那些我討厭、其實是逃避的東西,我覺得我好像比以前更加勇敢。這種勇敢不是固執已見的孤勇,而是敢於直面痛苦的堅韌。

  因為我開始明白,想要真正懂得那些人生道理,一定需要摸爬滾打,踉蹌前行,切身體會過傷害,感受過溫暖,這樣才能擁有鐫刻在生命裡的人生箴言。

  而這一切,都需要你大膽地跳出框架,正視痛苦,嘗試未知,去挑戰那個畏畏縮縮不敢前行的自己。

  篇二:德,決定命運;善,改變人生!

  人的一生須練就兩項本領:一是說話讓人結緣,二是做事讓人感動。惡語傷人心,良言利於行。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心術之惡,莫大於陰險;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傷人以言,甚於刀劍。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出言不慎,駟馬難追。

  不知而說,是不聰明;知而不說,是不忠實。君子言簡而實,小人言雜而虛。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刀劍。語言切勿刺人骨髓,戲謔切勿中人心病。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快樂之時說話,沒信用的多;憤怒之時說話,失禮節的多。面責人之短,人雖不悅,未必深恨。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悅,懷恨甚深。不必說而說,是多說,多說易招怨;不當說而說,是瞎說,瞎說易惹禍。君子一言當百,小人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對失意者,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喜聞過者,忠言日至;惡聞過者,諛言日增。

  言不可輕說,若說話更改,不如不說;言不可輕諾,若應諾更改,不如不諾。所以一言半諾,俱宜謹慎為要。有道德、信義、智謀者,必不多言;惟小人、狂人、妄人者,必會多言。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無用。口舌禍之門,滅身之斧也。

  與善人言,暖如布帛。傷人之言,痛如刀割。刀瘡易好,惡言難消。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好。得人善言,如獲金珠寶玉。見人善言,美於詩賦文章。與堅持夢想者同行與堅持信念者同行與相信者同行感謝這一分鐘的陪伴把這份能量和愛傳出去,和更多人一起,每天為自己種下一個善根,讓我們共同努力,把世界變的更美好。

  篇三:真正的好命,是有生命力

  有一天看到閨蜜在朋友圈裡寫了一句話,大致意思是:“你抽到什麼牌都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無論好牌還是臭牌,你都能打好。”

  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遇到大事小情,有的是好像怎麼都翻不過去的山,有些是令人頭疼的小事,轉頭去看別人:咦,怎麼他們的人生都那麼順遂,什麼事情都很順利,他的命真好!我只是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幸福。

  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不可能一輩子都順遂如意的,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每天愁眉苦臉,而有些人卻能夠生機勃勃地翻山過河,保持著陽光的心態繼續前行?是為生命力。

  某個深夜,有位讀者跟我聊了幾句,最後她感慨說:總體而言,你應該是個方方面面都比較順利的人吧?我忍不住笑。在那之前,不止一次有人這樣感慨過,有並不是很熟悉的網友,也有交往頗多的朋友,跟我在一起超過十年的克萊德先生也時常這樣說,偶爾會半是嫉妒半是感慨地說,“你就是太順利了。”

  別人這樣說的時候,我頂多笑笑,假裝自己很得意,誰不喜歡自己命好啊?但克萊德先生這樣說的時候,我一定會奮起反擊,因為我覺得他抹殺了我的努力。偶爾我會說:我命好也是我自己爭取來的!

  跟許多吃過苦受過累的人相比,我的人生的確是相對順利的——

  小時候沒有家境窘迫到讀不起書,長大了考上大學沒有因為交不上學費而輟學,大學畢業沒有找不到工作流浪街頭或者在家啃老,戀愛結婚之後沒有吃不上飯養不起孩子;家庭穩定,身體健康,雖然偶爾頭疼腦熱,但從無大礙——且慢,我說,難道你們大部分人的人生不也是這樣的嗎?

  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就算是順利了,相比那些從小生活在飢寒交迫的家庭,又或者受到病魔威脅的人而言,我們的確值得再三感慨自己的人生太幸福了。

  所以,我喝一杯茶會覺得自己很幸福,看今天的藍天很好會覺得很幸福,和家人一起覺得很幸福,哪怕是淋著雨走在山頂看到蔥翠綠色也覺得很幸福……我很珍惜這一刻的順利。若是把這些片段揉碎來看,我抽到的都是好牌嗎?當然不是啊。

  讀書時,中考之前我們那裡的政策突然改了,原本很有把握進入的那所高中,因為劃片需要更高的分數才能進入。我成績還不錯,但中考成績不理想,我爸為了讓我進那所高中甚至讓我多讀了一年初三,沒錯,為了上一所好高中,我蹉跎了一年的時間。結果呢?結果第二次中考,成績還是不夠好,最終還是與那所高中失之交臂,進入了一所三流高中。分數線出來,我失落得恨不得***——那時候小,一點點小事兒就會覺得是天崩地裂般嚴重,而且,覺得自己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特別對不起父母等等。

  這大概是人生第一次失敗,主客觀因素都有,但後來意外促成了我高中時候的努力。那是很叛逆的十六七歲,我曾經公開跟老師頂撞吵架,也曾經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學習。

  與我完全相反的是一位初中的女同學,她屬於那種天資聰穎的型別,學習不用多吃力,一點就通。中考後,她順利進入了那所好高中,一年多之後,卻因為早戀,鬧得不可收拾;後來終於勉強讀完高中,高考成績並不是很好,進了一所大學,但是還沒大學畢業就又因為戀愛問題休學回家不知所終了……

  所以,好多時候,我們真的不好說自己拿到的是好牌還是壞牌。好牌如果不好好打,也有可能一敗塗地;而壞牌,若是認真打,也許還有反擊的機會呢。

  我覺得,在許多的瞬間,你都能夠深刻體會到“禍福相依”的意思,當我一再回頭去看那些決定我人生走向的瞬間的故事時,我都在心中深深感慨。好像沒有那些令人沮喪的“壞牌”,就不會有我後來的“好牌”。

  許多的時候,我不喜歡攤開自己經歷過的苦難給別人看。我甚至曾經想,有些痛苦,不足為外人說。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與眾不同,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苦難、痛苦的深刻理解,無法企盼其他人也達到這麼深的理解;而若總是絮絮叨叨,我們很有可能就會走到“祥林嫂”的歧途上。也許真的有人一帆風順,但那個人不是我。

  小時候很害怕媽媽說“這個月的工資花完了”,因為我們家只有老爸賺錢,總是覺得捉襟見肘;讀大學時,我很早就決定不考研,因為妹妹比我晚兩年也要讀大學,承擔兩個女兒的學費對父親而言無疑是非常大的負擔;工作之後,我所在的雜誌社並不是強勢媒體,當你意識到自己有點邊緣化的時候,那種感覺是非常難以言狀的——你可以變得孤傲,獨來獨往,誰都不理,但你也可以變得更努力,因為你這個人足夠好,一切才會更好;畢業後,我曾經為了辦理戶口和檔案,求告無門,痛苦不已,最後是同事和一位早已失去聯絡的網友給我幫忙弄妥當。那時候年紀小,只會說“謝謝”,現在想來,這是多大的恩情啊!

  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有許多是別人給予的,比如我的原生家庭給我的,比如我的愛人給我的,比如我的同事朋友給我的。但是生命力這件事,是我自己的。而正是這源源不斷永不枯竭的生命力,讓我“註定”擁有了這一切:一切的好與一切的順利。

  蔣勳先生在講《紅樓夢》時,講到劉姥姥給王熙鳳的女兒起名字時,提到了生命力的問題:所謂生命力,就是災難不再是災難,危機不再是危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遇到一點小事兒就覺得過不去了,其實就是生命力弱了。

  那些永遠都陽光積極的人,那些永遠不會被打倒的人,那些可以東山再起的人,是他們沒有受過傷,沒有經歷過苦難嗎?當然不是,而是這個人生命力非常強。

  遇到山,他能爬過去;遇到河,他能渡過去;遇到困難,他能去解決,去承受;遇到一切,他都會想辦法,而不是坐在地上哀嚎痛苦:哎喲,我的那個命啊!

  當他們不把災難當災難,不把危機當危機的時候,他們的生命中還剩下什麼呢?當然就是那些快樂的、陽光的、積極的事情咯。那還有什麼理由不揚起笑臉,熱情洋溢地生活下去呢?

  天生好命的人實在太少,而天生命不好的人,也同樣很少。太多人是因為缺乏生命力,所以才導致自己總陷入“命不好”的泥沼中。

  想想看,我們真的不是命不夠好,只是有時候養尊處優又或者太過順利,令我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生命中最要緊的生命力。

  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就擁有了永遠不會失去的“好命”,因為任何牌,我們都能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