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物理教學論文範文

  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學生素質發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物理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物理教學論文範文一:大學物理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許多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教育活動中,有效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物理作為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其在各學科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科學素質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對大學物理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大學物理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應用

  物理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學科,其基本規律被廣泛應用於自然科學的各領域,對社會的進步和自然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大學各專業設定更趨向於多元化,不同的專業對大學物理的廣度和深度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對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當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需求,需要從教學的內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創新教學模式,從而促進現代化素質教育的長遠發展。

  1大學物理教學概述

  物理課程作為大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物理知識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當前由於物理課程教材不斷更新,高校具有更為豐富的文獻資源,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理論基礎,並且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生動詮釋了複雜難懂的物理定理與理論知識,這些都為大學物理教學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了基礎。一般來說,每位學生在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果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僅僅使用正規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樣學生會對所學知識感到迷茫,無法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2]。因此高校需要不斷改革與創新物理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層面和多角度激發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髮揮自身的特長,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

  2大學物理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對於多元化教學模式而言,其主要是從多層次、多方式和多角度等方面出發,讓學生能夠在同一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其具體可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考核等方面進行分析。

  2.1教學方法

  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案例教學。由於大學物理主要是針對理工科學生所開設,因此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科學選擇難易適當的案例,對不同的專業選取不同的教學案例,以此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自動化學院學生,教師可通過列舉電磁爐等電器工作原理讓學生學習渦電流、電磁感應等知識;對於材料專業學生而言,教師可利用X射線來分析結構原理。***2***啟發式教學。教學理念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就是啟發式教學,其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保證學生思索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當然教師在應用該方法時,需要合理設計教學目標,設定難易適中的問題,嚴格按照教材內容來講述問題,從而啟發學生學習和思考,使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提高學習效率。***3***網路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該方法主要是指在課程網站上配有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如線上自測、視訊、習題、電子教材和教案、教學大綱等,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其能夠以傳統的師生面對面答疑方式為基礎,實現網路線上答疑,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

  2.2教學內容和目標

  由於學生個體、社會需求和學科專業等方面不斷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大學物理教學的內容也需多元化,以基本課程設計原則為基礎,系統構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技能和專業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資訊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培養人才和培養怎樣的人才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主要內容[3]。由於社會對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呈現多樣化的特徵。因此大學物理教學的目標需要與人才培養目標保持一致,確保教學目標的多元化,重視專業培養目標的同時,對不同教學物件上的偏倚加以注重,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綜合技能的提高,使其符合社會多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2.3教學資源

  要想有效實現教學資源整合的多元化,首先需要對多媒體課件進行精心設計。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需要結合課程的內容和性質,將其與媒體進行有效融合,準確把握內容與形式的關係,選取適當的媒體種類,便於學生學習和接受相關內容,促進多媒體教學輔助作用的有效發揮。其次需要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於傳統的教育技術而言,教師可通過動作、表情和語言等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或者是通過觀察來分析和接受學生傳遞的資訊,然後調整授課內容。而教師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無法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應,課堂氛圍相對枯燥,師生之間難以進行互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有效設定課堂提問環節,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2.4教學考核

  考核是評價人才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實際需求,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革考核方式,從而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對於大學物理教學考核而言,其主要可分為理論考核和平時成績考核,並且採用多元化模式的試題,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專業來選擇試題[4]。這樣才能解放和發展學生思維,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出高素質和創新型人才,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教育多層次和多型別的發展需求。

  3結語

  多元化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於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需要從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考核、教學內容與目標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多元化教學模涵蓋的教學方法十分之多,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不斷研究和反思,運用更加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方法,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葉莎莎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孫秋華,姜海麗,趙言誠,劉豔磊.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物理與工程,2013,03:51~53.

  [2]鄭丹,賈芳.多元化教學在農林高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13:31.

  [3]賀藝華.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多元化評價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0,02:152~153.

  [4]宋青,權偉龍,李建豐,張磊.大學物理多元化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成功***教育***,2012,03:33~34.

  大學物理教學論文範文二: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初探

  摘要: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對於理工科學生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學習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而大學物理實驗中的成分分析教學是大學物理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對學生了解物理基本原理,提高動手實驗能力等方面意義重大。本文旨在探究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模式,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並與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改進方法

  本文將從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模式的現狀、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改進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大學物理教學模式現狀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方法,而在目前的大學物理實驗中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合理的考慮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水平。目前,我國高校的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模式沒有切實考慮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忽略了學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因此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對物理學習的需求,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在實驗課中物理成分分析的教學中往往不考慮學生需要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進度來講課,課堂效率不高,不能真正使學生學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再加上管理往往鬆散,不能很好地瞭解到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而導致學生在課程結束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到所需的知識和能力,這對於理工科學生今後在專業上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二***過分制度化,主體性教學缺乏。目前我國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這過於制度化的缺陷,單一的教學模式極大限制了學生自身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為教完了課堂上的內容就以為達到了教學目的,沒有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因此忽視了學生能力、情感和個性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中往往思維僵化,缺乏創新能力和對實驗的興趣。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創造生動、多元化的物理課堂,有利於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受益終身的學習習慣,因此,改善這一缺陷,增強學生主體性是我國高校物理實驗教學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二、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改進方法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是一項現代化的新技術,它具有數字化、資訊化的特點,它在教學中有著能夠調動學生多感官互動,生動形象,說服力強,資訊量大等不可替代的優勢,將多媒體技術用於教學,已經越來越常見,例如多媒體教室、慕課的出現,都為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突破和發展。多媒體技術正在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應用於高校教學中,因此,大學物理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增強教學效果。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成分分析往往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但通過教學視訊,讓學生觀看實驗過程,能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原理以及實驗細節,加深記憶,從而提高學習興趣,這是傳統教學無法實現和突破的。多媒體教學包含文字、視訊、音訊等多種多彩形式,極高地彌補和改進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和弊端。將教學資源通過網路技術傳至計算機,學員可以在教學之餘通過觀看教學資源,彌補紕漏,補會課堂上的欠缺。同時,教師也可以節省教學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加強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互動是增強課堂效果,提高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增強學習範圍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對於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大學課堂不同於中學課堂,往往比較鬆散,需要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由於老師對於大學生的疏於管理,往往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不能專注學習的問題和情況,傳統的老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操作的教學課堂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大學物理教師不能僅僅以講清實驗步驟為目的,要真正關注學生,加強課堂互動。例如,在物理實驗課堂中,可以劃分實驗小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給予學生充分的提問時間,認真解答學生疑問;讓學生將實驗過程及實驗中的問題和失誤寫成實驗報告,與老師交流分析試驗中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增進師生情感,共同完成對實驗原理及操作步驟的學習。大學物理教師要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緊跟老師思路,不斷進行思考,不能在課堂上走神、開小差等,當遇到較難的問題時,老師要適時給出提示或幫助,同時教師要學會恰當地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鼓勵學生質疑,用於反駁老師,在思維碰撞中不斷交流,從而使得課堂知識瞭解的更加透徹。

  ***三***重視教學的反饋。教學反饋是往往被大學物理教師忽視的一個方面,教師往往關注課堂上的教授而忽視了課後的反饋,因此,教師要重視反饋,積極改善課堂,使得大學物理實驗不再是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真正提高學生興趣。在每次課程之後,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自己出現的問題及原因以及對教師本節課的講解進行評價或打分,比如匿名寫出自己對課程的想法和意見,提出老師在課堂設定中存在的問題和講解不夠清楚的知識內容。教學反饋對於老師改善自身教學和構建更完善的課堂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及時瞭解和考慮學生的意見,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三、小結

  綜上所述,大學物理成分分析教學模式中仍然有一些方面需要改進,需要大學物理教師細心考慮,精心設定課堂。在教學模式改革的道路上,教師們任重道遠。但無論如何,作為新課程理念的踐行者,每位教師都應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是可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努力,讓自己的教學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功。

  作者:周虹君 單位:重慶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自嘉,王文栓.對設計性實驗的一些思考[J].大學物理,2000年2月.

  [2]姚利民,成黎明.期望與現實[J].中國大學教育,2007年3月.

  [3]蔡偉.“80後”現象的教育思考.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