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全法制教育論文

  安全法制教育對於大學生的成長、大學校園建設等多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大學生法制安全教育探究》

  摘要:法制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已明確要求各級學校要高度重視學校和學生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如何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依然成為一個關鍵而且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做好 大學生 法制安全教育

  一、概述

  法律是維護社會、經濟、政治秩序和民眾生活秩序的基本準則、規定,也是對每個公民規定的最低社會道德標準。懂法、守法、遵法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學生對法制觀念、安全意識瞭解多少?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又有多高?特別是在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使他們知法、懂法、守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大學生違法主要表現

  大學生思想和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面對社會中的種種現象缺少理智的判斷,往往容易衝動走向極端,悔恨終身。同時,大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其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如何,將直接關係和影響著我國社會的法制建設。筆者結合現今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認為大學生違法現象主要表現如下:

  1、群體性事件

  群體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人聚合臨時形成的偶合群體,通過沒有合法依據的規模性聚集、發生多數人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衝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湊熱鬧”的錯誤思維,很多學生被這種錯誤的思維支配行動,嚴重擾亂學校的生活秩序,無意識的走向了違法的不歸路。例如:某高校因為市政施工挖斷光纜,導致學校網路中斷,該校學生王某帶頭起鬨、摔砸物品製造事端,引發多個學生公寓樓起鬨鬧事,嚴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師生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帶頭起鬨鬧事的王某以及參與起鬨致事態擴大的其他12名學生一併開除學籍。盲目的衝動,斷送了自己的學業。網路訊號出現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這些學生卻無視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無視學校安全穩定,到頭來必將對自己的行為付出慘重代價。

  2、傳銷

  傳銷是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髮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要求被髮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牟取非法利益,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現今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傳銷組織誘騙大學生上當受騙,就是利用大學生急於成就自我的心理、急於成名的思想,以職業中介或高薪招聘作為誘餌,鼓吹所為團隊精神以及高額回報來誘騙和控制大學生。例如:某高校學生楊某,盲目加入傳銷組織,認為只有外出“與精英合作”才能掙大錢,體現自身價值。後經學校將其解救,才如夢方醒。所以,大學生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分析,理智的選擇,才能使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而健康!

  3、製造謠言

  謠言,是指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網路謠言已成為網際網路世界最大的“病毒”。網路謠言之所以能夠傳播,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一些人的心裡弱點,其中有一部分人由於自身素質不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對漏洞百出的謠言卻信以為真。各種網路謠言的擴散和傳播,不僅損害了公民權益,擾亂了社會秩序,還引發了公眾恐慌,破壞了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所以,大學生應該為營造良好網路文化環境合理使用網路,遠離網路“糟粕”,增加自身辨別是非,抵禦網路謠言的能力。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讓造謠者興風做浪、蠱惑人心。

  4、非法集會

  國家對群眾遊行示威活動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任何形式的集會遊行必須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審批,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而舉行遊行、集會,就是違法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部分大學生致國家法律法規於不顧,對於學校的要求不予理睬,我行我素,一意孤行。例如:2003年,因日本留學生表演粗俗、下流節目,引發部分高校學生大規模抗議遊行示威,部分學生在不瞭解真相的情況下,在沒有得到審批的情況下,聽從社會閒散人員教唆,盲目參與遊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抓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結果顯而易見,無論是誰,只要觸犯法律,就必須付出代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打架鬥毆

  現今社會,打架鬥毆已然成為校園內的一大公害,是在校大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的主要表現之一。大學生打架鬥毆易危及人身安全,釀成治安、刑事案件,甚至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不利於學生成長以及優良校風和學風的建設,損害大學生的良好形象,影響學校聲譽。本來是要好的宿舍同學,卻因為一個玩笑而致人傷害,這不正反映出大學生心理和思想不成熟嗎?年輕氣盛,遇事不冷靜,缺乏有效溝通,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無意識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生命是脆弱的,決不像電腦遊戲裡的人物那樣,身體被打得變了形還能恢復原狀。打架鬥毆造成他人的某些傷害是不可逆轉的,會給受害者造成終生的遺憾。所以,大學生應該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先成人,後成才、先做人,後做事。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本身就是遵紀守法。

  三、建議

  當代大學生只有認真學法,才能成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勢在必行。同時,筆者建議大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勤奮學習,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學、法律知識和勞動技能,提高辨別是非和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

  2、遵守社會公德,愛國愛校,敬愛父母、尊重老師,艱苦樸素,不做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事情,應當誠實謙虛,接受別人的幫助教育,克服缺點,改正錯誤。

  3、遵紀守法,誠實守信,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做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遠離一切不良行為。

  4、增加社會責任感,強化道德正義感,站穩立場,明辨是非。加強自我學習,學會自我約束,切實按照高校學生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

  5、學習法律知識,增強防範意識,樹立崇高理想,加強道德修養。

  四、結語

  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所以,我們要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首先自己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共同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我們的社會就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我們的校園就是和諧、文明、安全的校園。

  參考文獻:

  [1]崔長珍.關於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6,3.

  [2]陳金春,劉成榮.重視並搞好大學生的法制教育[J].鹽城工業學院學報,2006,4.

  篇二:

  《論高等學校安全與法制教育》

  摘 要: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的問題。在高等學校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即是新形勢下黨中央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培養大學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目前在校大學生中不懂法甚至違法的現象,暴露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問題。大學生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他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其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如何,將直接關係和影響著我國社會的法制建設。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對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採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搞好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關鍵詞:高等學校;校園安全;法制教育;法制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52-01

  高校安全和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如何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所有高校面臨的問題。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553所含獨立設定民辦普通高校447所,獨立學院275所,中外合作辦學7所,成人高等學校292所。[1]作為國家棟梁的大學生,也因法制觀念淡薄,不斷出現違法違紀現象。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一生當中人格和思想以及道德觀、世界觀、價值觀發展與完善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群體又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安全和穩定,直接影響到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一、高等學校安全現狀及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2013年4月14日,某高校一名學生過生日邀請了七名同學到某賓館網咖上網,晚上有四人住在賓館,次日早上五點因電路老化起火,從一樓燒到六樓,住五樓的四名學生在發現火災到大火撲滅的一個小時內沒有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最終喪失生命。2014年12月20日大學生張某盜竊同學兩臺膝上型電腦,在某典當行換了兩千元現金,被抓後還說以後有錢贖回電腦還給同學,不算違法。可見該學生對法律多麼無知!

  1、大學校園周邊環境日趨複雜。原教育部部長賙濟在全國高等學校安全工作網路會議上指出: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已經到了非整不行的階段。校園周邊,歌舞廳、遊戲廳、卡拉OK 廳、錄影廳、網咖等大量存在。一些學生出入這些場所,引發事端,影響到校園秩序,對在校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尤其是網咖,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聊天,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由此引發的治安問題也層出不窮。

  2、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愈來愈突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特別是高校招生就業制度、學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一些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如果這些心理障礙不能得到及時發現和治療,受到強烈的刺激,後果將非常嚴重。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壓力加大以及家庭環境和個人經歷等諸多原因,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大學生日益增多。

  3、對法制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由於法律基礎課的課時有限,合班上大課的情況十分普遍,如此教學要讓學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還不夠重視,只是將其作為一門普通的課程來對待,而沒有將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綜合素質與修養的重要舉措。

  4、法制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課師資是由社科部、學工處、德育處、團委或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擔任。他們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影響了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對法律課程不重視就不難理解了。

  5、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一。法制教育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侷限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偏重於法律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未能給學生提供參加有關社會實踐的機會。【2】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礎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礎知識的內容僅限於幾部法律,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的內容。

  二、對大學生法制教育改進措施的建議

  1、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積極主動地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1構建並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 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並將其作為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衡量標準和一個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上要做到系統化、規範化、具體化、制度化,改變陳舊的、落後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構建並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

  2制定並完善科學的學生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據《高等教育法》、《中國普通高校德育大綱》、《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等各項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度,根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需要,制定並完善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3】一方面要寓法制教育於課堂教學和各項活動中,使法制教育從單線型轉變為網路型,構建課堂內外、校園內外一體化的法制教育網路,鞏固法制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緊抓前饋環節,多方面多渠道地灌輸法律意識、滲透法制教育、培養法律素質。

  3高校要在法制教育中改進方法,積極調動各方面有利因素形成合力。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學方法上著眼於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並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標準要求,抓住大學生心理特徵,採取各種教學方式和渠道,發揮各有關課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深受法制的薰陶。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兩課”教育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法律知識的滲透,加大普法的力度和廣度,提高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

  3、加強法律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是搞好高校法制教育的關鍵。高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不同的學校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通過多種形式,組建精幹的專職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 張淑玲。大學生法律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20159。

  [2] 韓世強,陳秀君.試析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3。

  [3] 雷東麗。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教育與培養[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