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論文

  小學低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學習積極性很高,如何保護和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值得每一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者認真思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

  【摘 要】 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論述分別從別出心裁的匯入、讓學生主動參與、幽默的教學語言、運用實物演示、利用多媒體裝置等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強趣味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充滿生氣的靈動的課堂,應該是師生融洽交流的課堂,更應該是一種生命的律動,是彼此欣賞令人愉悅的課堂,只有在這種情境下學習語文,才會使每個學生身心舒暢,才會真正學好語文。可是,當我們冷靜地審視現實中的語文課堂教學,卻發現部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顯得單調、枯燥、繁瑣與壓抑,學生語文素養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

  一、別出心裁的匯入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場白即導語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本節課效果的好壞。良好的導語像樂章的前奏、戲劇的序幕,令學生心馳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學生備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讓學生啟開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教師或激情演說,或引用詩文佳句,或講動人的故事,或巧設懸念質疑激趣,或溫故知新,或常識介紹,或學法指導,或激發想象聯想,或展示精美的圖片,或播放動人的音樂等等匯入,先聲奪人,產生巨大的吸引力,緊緊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出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整節課做好鋪墊。如學習《釣魚》一文時,我是這樣開場的:我們村附近有池塘、小溪,平時你們也看到過有人在那裡釣魚,你們釣過魚嗎?釣魚用的釣竿、釣鉤你們熟悉嗎?引魚上鉤的魚餌是什麼做的?魚兒為什麼肯吃呢?今天,咱們要學的內容就是有關釣魚的知識……本來,捉魚弄蝦是孩子們喜愛的樂事,這樣一問,就會引起更為深厚的興趣,他們不僅迅速回憶起“釣魚”這個熟悉的情景,而且迫切想知道課文到底又怎樣談釣魚的。這樣,學生就能在有趣的氣氛中跟著老師的思路步步深入。

  二、讓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語文課的匯入設計必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兒童的興趣,能使兒童情緒高漲,腦細胞活動迅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因而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創新力都處於最佳發揮狀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就能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並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學習《“你們想錯了”》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內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表演後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評論表演優劣。“演員”和“觀眾”全都進入角色,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又異常興奮的情緒中深入理解了課文。這樣,既給學生提供顯示錶演和活動才能的機會和場地,又刺激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幽默的教學語言

  幽默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又是通往教學目標的橋樑。在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幽默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係,還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在教學生們寫“蘭”字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注意三橫的長短之別,我對學生說:“人要有腰身才會好看,字也是如此,‘蘭’字三橫中間一橫要寫得短些,就像人的腰身。如果三橫一樣長的話,那就不好。”學生聽完之後,開心地笑了起來,全班50個人,作業時無一個出錯,“三橫要有長短變化”這一寫字要領也在笑聲中牢牢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裡。

  四、運用實物演示

  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學生便豁然領悟。實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師展示,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黃山奇石》一課後,讓學生把自己參觀風景名勝拍下的照片,帶進課堂,讓學生一邊展示自己的照片,一邊向大家介紹自己遊覽過的景點。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利用多媒體裝置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音畫結合的新境界、人機互動的新天地,聲音、影象、文字並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內涵,轉換成圖文並茂的可欣賞畫面展示出來,是語言與畫面、視覺和聽覺、感知和理解融為一體,創設出一個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的空間和環境。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能激起學生的極大的欣賞興趣,喚醒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如學習《九寨溝》時,我按課文順序播放九寨溝錄影的精彩剪輯,學生欣賞了幕幕優雅美麗的自然景緻之後,在看、聽、想中仔細體味“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的優美境界,從而激起一股熱愛之情、自豪之情、讚美之情,學生在趣味盎然情緒興奮的狀態下,何愁不能把握文章呢?

  其實,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和手段多種多樣。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運用,離不開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營造。有資料表明:人在輕鬆的時候,思維最活躍,對周圍的事物才會產生興趣。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輕鬆、愉快、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和基礎,是推進學生學好語文課的重要保證。

  總之,語文教學趣味化,就是強調教師在傳授語文知識和訓練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與“時代的活水”。希望趣味教學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能真正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能真正激發學生熱愛語文、享受語文的激情。

  參考文獻

  [1]黃志祥.讓學生快樂地學習[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2***.

  [2]鄭春苗.點燃學生課堂興趣的火花――淺談如何啟用課堂的點滴體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5***.

  [3]韓英.興趣的培養在科學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J].小學科學***教師***,2010***0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